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青少年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991年2月~2003年9月间,收治13例青少年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采用病灶彻底切除、皮瓣转移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术,辅以放射、化学或免疫等方法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与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鳞状细胞癌6例、基底细胞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4例和血管内皮肉瘤1例,是本组病例的主要类型,术后随访2~8年,随访12例,失访1例。局部复发与淋巴结转移3例,截肢(指)2例,死亡2例,其余术区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彻底切除病灶是皮肤肿瘤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皮瓣、皮片修复有助于术区外形和功能的恢复。放射、化学和免疫等辅助治疗是预防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较少见的皮肤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6年诊治的皮肤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皮肤转移首发多在躯干,以多发结节肿块型为主;皮肤转移发现时有其他脏器转移者23例。原发肿瘤部位不同生存期有差别,原发灶为乳腺癌生存时间最长。结论:皮肤转移为恶性肿瘤多脏器转移之一,预后差。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皮肤恶性肿瘤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近十年来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与手术疗效。方法 :综合分析 1991年 3月~ 2 0 0 1年 4月收治的 97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与恶性黑色素瘤三者共占本组病例的 85 5 7% ,且以5 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发 ,前两种类型中 ,4 0岁以下患者占 17 6 5 %。 96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 ,并分别于术后 7个月~ 7年随访 5 6例 ,5例复发 ,其中 2例死亡。结论 :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仍是近十年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 ,早期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彻底切除病灶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肤霜治疗恶性肿瘤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60例Ⅱ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我院烧伤科自制的康肤霜治疗;对照组30例用羊毛脂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及体力状况。结果:60例患者均可进行结果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30/30)、80.0%(24/3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7.5±1.7)d,对照组(9.6±3.5)d,治疗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1),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康肤霜可有效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皮肤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皮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名患者中,以皮肤鳞癌、皮肤基底癌和皮肤转移性肿瘤较多;男性较女性患者更易患有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皮肤基底癌、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日光性角化病、增殖性红斑以男性患者为主;皮肤转移癌、蕈样肉芽肿、Bowen病以女性患者为主;特别是癌前病变患者多见于男性.面部以皮肤基底癌、皮肤鳞癌为主,躯干前部以皮肤鳞癌和皮肤转移癌为主,躯干后部以皮肤鳞癌为主,四肢以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为主,臀部以皮肤鳞癌为主,乳腺以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蕈样肉芽肿及Bowen病为主.结论 分析皮肤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更好地认识皮肤恶性肿瘤及皮肤癌前病的发病特点,为今后临床皮肤癌研究及治疗提供进一步临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调查皮肤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皮损特点及其合并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 利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88例皮肤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有破溃的皮损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 结果 阳性结果为31例,其中革兰阳性菌1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3株,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72.2%。革兰阴性菌对多西环素耐药率达到了100%,对头孢类抗生素也高度耐药。此外共发现了4例多重耐药菌株。结论 皮肤恶性肿瘤有破溃的皮损合并细菌感染很普遍,应根据菌种鉴定及药敏结果给予相应的术前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择了3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及18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检测其腹水对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发现:卵巢恶性肿瘤腹水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免疫抑制率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肿瘤体积大小有关,肿瘤体积越大,其腹水的抑制率赵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择了3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及18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检测其腹水对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发现:卵巢恶性肿瘤腹水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免疫抑制率与肿癌的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肿瘤体积大小有关,肿瘤体积越大,其腹水的抑制率越高。提示;卵巢恶性肿瘤腹水中存住一种抑制见疫功能的物质──锡疫抑制因子.此因子可能上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是导致患者见疫功能低下及肿瘤腹腔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皮肤癌位置表浅,易早期发现,而且转移极少,此癌多发于头面部,特别是鼻翼、颊部多见。晚期多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极少,治愈率可达94%以上。最近我院收治眼睑皮肤鳞癌1例,治疗特殊,疗效尚好,报道如下: 患者男,72岁。因右上眼睑肿块1年而入院。于1995年4月发现右上眼睑内有一黄豆大小肿块,无破溃、疼痛,未引起注意,肿块逐渐长大,压迫上睑、上抬困难,并在右颞部发现蚕豆大肿块。1996年4月在当地医院进行眼睑、颞部肿块切除,病理报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Ⅱ级。1996年4月11日~1996年5月30日行术前放疗。疗前查体:右眼睑上方、眉弓外侧3cm处各见1.5cm的手术瘢痕,右耳前可触及直径为1cm、2cm质硬淋巴结各1枚,颌下触及1cm质中、1.5cm质软淋巴结各1枚,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直径3cm质软淋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皮肤转移七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7例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 皮肤转移表现为无痛性的皮下结节,经化疗后原发灶稳定或进展。皮下肿物均有缩小、变软,而无消失者.从出现皮肤转移至死亡时间为20天至1个3月,中位数为7.1%。结论 恶性肿瘤发生皮肤转移临床少见,出现皮肤结节时应常规病理检查,其多属晚期,疗效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D为脂溶性维生素,具有刺激肠道钙和磷酸盐的吸收,肾钙和磷酸盐的再吸收和调节骨矿物质的代谢作用。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及手足抽搐症;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引起维生素D中毒。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合成和食物。经常晒太阳是获得充足有效的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维生素D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主要集中在两点:①观察不同人群机体维生素D水平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②补充维生素D对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的影响。本文就维生素D和多种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皮肤癌等之间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发现,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机体较高维生素D水 平,可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由于目前关于维生素D与肿瘤发生、发展研究较少, 并且研究结果容易受到气候、地理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明确维生素D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实验及临床资料表明,荷瘤动物和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着诸多的免疫抑制因子,抑制或降低淋巴细胞的转化反应,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的产生,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已经发现在癌症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大量的抑制免疫活性的蛋白质,其中之一就是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acidic protein,IAP).IAP由Tamura等首先发现,并从晚期胃癌病人的腹水中提取并加以分析,IA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产生于肝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肿瘤细胞也能产生IAP,体外实验发现IAP对机体有多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受者中发生的恶性肿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78年~1994年间我院共行469例尸体肾移植,其中4例发生了恶性肿瘤,发生率0.85%。肿瘤分别为鼻咽癌,胰头癌,白血病和Kaposi's肉瘤。此4例患者移植时年龄26~48岁。从肾移植至发生恶性肿瘤的间隔时间为2.5~69个月,平均36.6个月。其免疫抑制剂除1例为硫唑嘌呤加强的松外,余3例均为硫唑嘌呤、环孢素A和强的松三联治疗。3例已死亡,死亡时移植肾功能正常,1例至今无瘤存活已达1年。建议对长期存活的肾移植受者应严密观察其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异质性细胞,包括多种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髓样细胞,如髓系祖细胞、未成熟的巨噬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在荷瘤小鼠的血液、脾脏和肿瘤组织及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MDSCs的扩增,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恶性肿瘤来源的多种因子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S100钙结合蛋白A8/A9(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8/A9,S100A8/A9)等是导致MDSCs扩增的关键因素。MDSCs可通过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侵袭、血管生成、转移前小生境形成等多种途径导致肿瘤发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MDSCs的亚群、功能、募集和活化机制,MDSCs作为预后标志物的价值以及当前靶向MDSCs的抗肿瘤治疗策略,以期加深对MDSCs与恶性肿瘤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