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婴幼儿腹泻的治疗中,由于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而引起小儿霉菌性肠炎者日益增多。有些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缺乏经验,常将霉菌性肠炎误诊为其他原因所致的婴幼儿腹泻,结果使有些患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我院1984年1月至1985年1月共收治婴幼儿腹泻580人,其中霉菌性肠炎48人,占同期婴幼儿腹泻的8.3%。现将我们诊治小儿霉菌性肠炎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霉菌性肠炎是指继发于身体其它疾病的肠道霉菌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发生率不断增高,近几年来,对小儿腹泻病采用微生态疗法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兴趣和关注。促菌生是大连医学院研制的一种微生态制剂,近年发展很快,治疗小儿肠炎治愈率达94.5%。但在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方面鲜见  相似文献   

3.
霉菌性肠炎多见于老年体弱患者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患者,临床常用制霉菌素片、酮康唑、氟康唑等治疗,副作用大,病人不易接受.近2年来,笔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霉菌性肠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导致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婴幼儿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霉菌性肠炎发病率逐年增多。我院门诊2005年1月~2007年6月收治小儿霉菌性肠炎80例,现将临床疗效分析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思密达和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对霉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霉菌性肠炎患者,采用三药联合治疗,观察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和平均止泻时间,并与制霉菌素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3.3%)(P<0.01);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22.2%(P<0.05)。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为(4.2±1.7)d,短于对照组(5.7±2.1)d(P<0.01)。结论三药联合治疗霉菌性肠炎,可提高有效率,减少副作用和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   

6.
对16例合并霉菌性肠炎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观察及护理,认为霉菌性肠炎的护理中应重点注意饮食护理、口腔护理、肛周护理,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合理应用激素与抗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注意饮食卫生是预防肝硬化患者并发霉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丽珠肠乐加酮康唑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疗效观察蔡少卿1994年10月~1995年12月,应用丽珠肠乐加酮康唑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收到明显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54例为住院及门诊随访患儿(住院患者占66.7%),年龄2.5个月~3.5岁,...  相似文献   

8.
作等于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试用3%碳酸氢钠溶液保留灌肠治疗霉菌性肠炎38例,取得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双歧、制霉菌素、蒙脱石散(必奇)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霉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霉菌性肠炎患儿28例住院和门诊病历,停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口服金双歧〈6个月内婴儿1片/次,6个月-3岁小儿2片/次,2—3次/d;制霉菌素10万u~15万u/(kg·d),3次/d;蒙脱石散(必奇):〈1岁1g/次,1—2岁2g/次,2—3岁3g/次,3次/d。结果显效21例,占75%;有效7例,占25%;总有效率100%。结论金双歧、制霉菌素、蒙脱石散(必奇)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霉菌性肠炎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继发性霉菌性肠炎是指继发于身体其它疾病的肠道霉菌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不断增加,我院1980~1985年所见32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3例,女9例.40天~3岁28例,18~70岁4例.原发病诊断为急性菌痢22例,慢性菌痢3例,婴儿腹泻5例,阿米巴痢疾2例。28例婴幼儿中,Ⅰ度或Ⅱ度营养不良12例,人工喂养16例。继发霉菌性肠炎前连续用过抗生素5天以上者28例。病程7天~4个月.属医院外继发感染者24例,医院内继发  相似文献   

11.
鹅口疮与肠道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肠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它的传染来源有两种:(一)外袭性传染源,如母亲患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霉菌性阴道炎),新生儿出生后经数日潜伏期就会发生鹅口疮;又如新生儿室如发生一例鹅口疮,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低,很容易蔓延而造成鹅口疮的流行。(二)内在性传染源,即人体肠道内存在有少量念珠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口服广谱抗菌素(如金霉  相似文献   

12.
使用抗菌素后引起的肠炎,即所谓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霉菌性肠炎等),是由于抗药菌株过度增殖所致。近年来,在实验动物及临床病因方面,对与抗菌素有关的肠炎,均有新的发现。1977年后认为,该病是由一种厌氧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所产生的毒素所致,病情严重者系伪膜性炎肠(Pseudo-membranons Colitis,PMC),病死率很高。历史1935年,Hall等自新生儿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细菌,因难于培养故称之为难辨梭菌(Bacillus difficile)。将此菌培养液注射于豚鼠及家兔皮下后,可引起死亡,且在注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一径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结果 30例鼻霉菌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均治愈,随后6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结论 霉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霉菌性食管炎诱因及发展趋势.方法对58例经胃镜诊断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诱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和精神不佳患者发病率高,同时发现服用中药和原因不明者亦有发病.结论霉菌性食管炎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内镜下发现霉菌性食管炎,应积极寻找可能的诱因,无诱因的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可能与环境、食物污染及精神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71年1月~1987年6月诊治小儿霉菌性肠炎80例,选其临床资料完整的50例分析如下。 1诊断标准 ①有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激素史;②常因并发其他感染,腹泻久治不愈,一般状况差,或伴鹅口;③大便黄绿色,稀便或水便,豆腐渣样便,以富含泡沫为特点,伴有粘液,3~4次/日,重症10~20次/日,并排除慢性结肠炎、菌痢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等;④大便涂片检出霉菌孢子或菌丝。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该科24例霉菌性鼻窦炎采用双进路手术方法治疗的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4例霉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手术均获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尖牙窝联合进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可达到根治和微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鼻窦病变的部位、密度以及窦壁的骨质改变等。结果:①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多局限于单侧,以上颌窦多发。②窦腔软组织块影内可见线团状、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影。③霉菌性鼻窦炎受累鼻窦窦口多数明显扩大,邻近正常结构受压移位或消失,④受累鼻窦窦壁骨质增厚硬化,可见骨质吸收或破坏。结论:鼻窦窦腔软组织影内线团状、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是霉菌性鼻窦炎的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诊断霉菌性鼻窦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近年本地区霉菌性食管炎诱因及发病趋势。方法:对181例经内镜诊断为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诱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期应用抗生素是主要诱发因素,应用激素、抗肿瘤药物、免疫功能低下及年老体弱也可发病。结论:霉菌性食管炎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引起医源性霉菌性食管炎发生。无诱因者可能与环境、水源、食物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婴幼儿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诊治措施。方法分析56例婴幼儿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56例患儿均经耳内镜检查及分泌物霉菌涂片确诊,经耳内镜下冲洗治疗。结果 56例患儿均于确诊2~3周治愈。结论耳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婴幼儿霉菌性外耳道炎诊断率,经耳内镜治疗可有效治愈婴幼儿霉菌性外耳道炎。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赵红霞1汪秀岩2赵春义3霉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之一,我们自1986~1995年间,自拟验方采用中药外用治疗148例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随访124例,效果满意,现将148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霉菌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