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大静脉电隔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腔静脉的疗效。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36例,年龄(42.5±13.2)岁。经1次房间隔穿刺放置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导管)和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在Lasso导管的指导下,采用全肺静脉或上腔静脉与靶静脉节段性电隔离相结合的方法对肺静脉和腔静脉行标测和电隔离治疗。窦性心律时最早激动的肺静脉和腔静脉电位处和/或心房起搏时最短的心房和静脉电位间期处为靶点行消融。结果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接受一次电隔离治疗,共电隔离大静脉115根,其中左上肺静脉34根,左下肺静脉22根,右上肺静脉30根,右下肺静脉17根,上腔静脉12根,即刻电隔离成功率为95.6%,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78%。随访3~22个月,成功率(无房颤发作或房颤发作明显减少)为75.0%。结论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或腔静脉与心房间的电活动连接,可有效预防房颤的复发。治疗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和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行心房-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大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 方法选择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小于75岁,无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大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并发症与合并症. 方法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89例,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大静脉的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如能确定触发房颤的靶大静脉,则行靶大静脉的电隔离,如不能确定靶肺静脉,则经验性地行主要肺静脉(双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的电隔离,术后重复肺静脉造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评价心脏起搏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肺静脉内点消融治疗术后随访 2 2± 1 1 .1个月内的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复发病例 ,在Lasso标测导管指引下 ,进行再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探讨点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后复发的机制 ,并对再次经验性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5例患者共接受心内电生理标测和电隔离治疗 6次 (一例行第二次电隔离 ) ,除一例行右下肺静脉靶肌袖的电隔离外 ,其余病例均进行了经验性全部大静脉的电隔离 ,共电隔离心脏大静脉 1 5根 ,其中肺静脉 1 3根、上腔静脉 2根 ,即刻电隔离成功率 1 0 0 %。术后随访 1 1 .8± 8.9个月 ,均无房颤复发。因此 ,对于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点消融后复发病例进行经验性全部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可以满意控制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5例肺静脉内点消融治疗术后随访(22±11.1)个月内的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病例,在Lasso标测导管指导下,进行再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探讨点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后复发的机制,并对再次经验性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早期复发与延迟成功发生率的关系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阵发性房颤患者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靶肌袖和 或全部大静脉肌袖的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 ,对于术后一周内经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证实的房颤复发病例 ,继续随访其房颤发作情况。结果  131例患者共接受电隔离治疗 15 9次 ,随访 10 4例(79 3% ) ,失访 2 7例。平均随访 112± 37d时无房颤发作 5 9例 (5 6 7% ) ,房颤发作明显减少和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7例 ,总有效率 6 3 5 %。平均随访 380± 2 2 6d时无房颤发作 81例 (77 8% ) ,房颤发作明显减少和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4例 ,总有效率 80 8%。结论 阵发性房颤肌袖电隔离治疗后早期复发并不意味着房颤治疗的失败 ,部分病例 (17 3% )可以发生延迟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电学隔离心脏大静脉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发作的疗效。方法83例患者,男性58例、女性25例,年龄15~76平均(605±185)岁,有阵发性房颤病史2~15年,曾服数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41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改变。常规行心脏大静脉造影,测量靶静脉直径,将10极肺静脉环状标测导管(Lasso导管)放置在靶静脉开口内05cm处,以Lasso导管为指导,把温控大头电极导管放置于靶静脉开口处行电学隔离。结果83例患者共电学隔离大静脉343条。包括左上肺静脉(LSPV)83条,右上肺静脉(RSPV)83条,左下肺静脉(LIPV)82条,右下肺静脉(RIPV)42条,上腔静脉(SVC)53条,其中2例LSPV与LIPV共同开口。每条肺静脉行1~4段消融(平均每条消融25段),即刻电学隔离成功大静脉337条。随访2~31个月,其中50例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无房颤发生,13例患者房颤发作明显减少,20例患者房颤发作消融前后无明显变化。并发症有2例术中出现左侧大量胸腔积血,1例心肺复苏5天后出现脑死亡。发现肺静脉狭窄21例,其中轻度狭窄15例,重度狭窄6例,无肺静脉闭塞。结论(1)成功的心脏大静脉电学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总有效率达到75%左右;(2)由于很难确定靶肺静脉,成功电学隔离各心脏大静脉有可能提高治愈率;(3)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电隔离肺或上腔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 方法选择连续收治的行射频消融经验性电隔离心脏静脉的房颤患者58例,所有患者在术中均不能确定诱发房颤的靶静脉.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22~75(54±11)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 )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 ,评估心脏起搏和导管射频消融进行心房 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结果。 方法  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年龄 (6 0 7± 6 8)岁 ,5例有黑、 1例有晕厥发作史 ,病史 1~ 2 0 (7 6±6 0 )年。全部病例完成各项临床常规检查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作心房 肺 (或上腔 )静脉电隔离治疗。 结果  8例患者中 ,房颤每天均有发作的 5例 ,每周发作数次的 3例 ,有 4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后不能控制发作。动态心电图示房颤终止后的平均窦性停搏时间为 (5 0± 1 9)s。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与房颤相关的靶静脉为上腔静脉 2例 ,左上肺静脉 3例 ,有 3例未能确定起源点。作射频消融电隔离大静脉共 2 2根 ,平均随访 (2 78±15 9)d ,无房颤发作 6例 (75 % ) ,2例复发病例行第 2次电隔离后分别随访 2个月和 2 5个月 ,均再无房颤发生。其中未植入起搏器的 4例多次动态心电图复查无窦性停搏发生 ,2 4h总心率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 部分阵发性房颤伴病窦综合征的患者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大静脉能够完全消除房颤的发作 ,窦房结功能可以恢复 ,这一现象说明部分慢 快综合征患者的病窦综合征表现可能是继发性和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12.
阵发性心房颤动大静脉电隔离后肌袖内自发电活动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大静脉 (肺静脉和 /或上腔静脉 )电隔离治疗后肌袖内自发电活动的特点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顽固性特发性房颤患者 ,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以及肺静脉和 /或上腔静脉肌袖的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治疗 ,电隔离后继续留置环状标测导管 10~ 2 0min ,观察自发电位发生情况。结果 电隔离前心内标测显示 32例患者的 36根大静脉肌袖有自发电活动。以心房 大静脉传入阻滞为终点行大静脉口部消融后 ,16根 (4 4 % )记录到大静脉内自发电活动 ,其中 2根呈偶发的单一电活动 ,11根呈平均频率 (38± 12 )次 /min的缓慢节律 ,3根呈偶发的由 3~ 6个电位组成的短阵快速节律。 15根示大静脉内电活动与心房完全分离 (93 8% ) ,1根左上肺静脉存在大静脉 心房单向传导。结论 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大静脉后 ,出现心房 大静脉传入阻滞时多同时伴有大静脉 心房传出阻断 ,心房 大静脉传入阻滞后大静脉内的电活动频率明显变慢、减少或消失 ,说明窦性心律时的心房 大静脉传导是引起大静脉内电活动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射频导管消融技术即使只阻断心房 大静脉单向传导也可通过稳定大静脉内电活动而减少或控制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性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2001年8月到2003年12月连续收治的13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107例行经验性肺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术中只要所标测静脉的肌袖电位明确且与心房之间存在传导关系,以及标测和消融电极导管到位不困难,则行环状电极指导下的节段性消融静脉电隔离。术后不用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症状缓解且无房颤的心电图证据判定为手术成功。结果:107例房颤患者中105例即刻静脉电隔离成功(98%),平均每人行3.3±0.8根肺或上腔静脉电隔离,共隔离静脉352根。21例因房颤复发再次行射频消融心脏大静脉电隔离(20%),3例进行了第3次手术,平均每人共完成1.2±0.5次静脉电隔离术。82例(78%,82/105)手术成功的患者随访13±8个月,66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及房颤复发的证据(80%)。结论:射频消融电隔离3根以上心脏大静脉可以预防约4/5患者房颤的复发,但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导管射频消融肌袖电隔离治疗后肌袖内自发电活动的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评价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4例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前 5 0例的消融靶点为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的起源部位 ,消融终点为自发和诱发的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消失 (终点 1) ;后 2 4例的消融靶点为致心律失常性肺静脉的开口部 ,消融终点为该肺静脉的肺静脉电位消失 (终点 2 )。结果 共发现 111个异位灶 ,行76次消融术 ,有 5 8例 (78 4% )达到消融终点。随访 1~ 31(12 9± 6 6 )个月 ,2 3例 (31 1% )消融成功 ,可以无需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术中达到消融终点者的成功率为 39 7% (2 3例 / 5 8例 ) ,其中达终点 1者为 34 1% (15例 / 44例 ) ,达终点 2者为 5 7 1% (8例 / 14例 )。并发症 :无症状的单支肺静脉狭窄 5例(6 8% )、气胸 1例 (1 4% ) ,均发生于本组的前 30例中。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较为安全 ,但成功率尚待提高 ,目前可用于部分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而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44例阵发性房颤在肺静脉环状电极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术后,有30例出现术后早期复发(1周内),但随访中有14例房颤发作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46%),这种延迟效应的可能机制与意义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前后的抗凝治疗。方法2004年7月到2006年1月连续收治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64例,导管射频消融前需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4例。所有患者术前华法林抗凝治疗使国际标准比率2.0~3.0维持至少3周。术中完成房间隔穿刺后,静脉给予肝素5000~8000U或75~100U/kg,以后每小时追加1000U或12U/kg。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持续性房颤患者中1例术中心腔内超声发现消融时消融导管顶端血栓形成,术后无血栓栓塞表现,3例术后出现血栓栓塞表现,血栓栓塞发生率4.7%。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未见血栓形成和栓塞表现。两组病例血栓形成和栓塞比较有显著差异(4/64vs0/84,P=0.033)。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易血栓形成和栓塞,应加强术中及术后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和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心内电生理标测中肺静脉和上腔静脉内肌袖电活动的特征以及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22例经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PV)或上腔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  相似文献   

20.
大静脉电隔离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原因和再消融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次电隔离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选择行电隔离后经动态心电图证实阵发性房颤复发且症状明显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择期行再次心内标测和电隔离治疗 ,术中对已作电隔离和未电隔离的大静脉和上腔静脉逐一进行标测 ,对存在静脉 心房传导的大静脉再次行射频消融电隔离。结果 :30例房颤复发的患者共进行 6 3次心内标测和电隔离。其中 2次电隔离 2 7例 ,3次电隔离 3例 ;第一次电隔离大静脉 80根 ,再次标测显示其中有 75支 (93.8% )的大静脉电位完全或部分恢复。第二次和第三次共电隔离大静脉 1 0 2支 ,其中肺静脉 94根、上腔静脉 8根 ,有 5根房颤复发靶大静脉为第一次未进行消融的大静脉。术后随访2 38± 1 82天 ,无房颤复发 2 1例 (70 % )。出现并发症 5例 (1 6 .7% ) ,其中肺静脉狭窄 3例 (1 0 % )、一过性脑卒中 1例、心包压塞 1例。结论 :静脉 心房传导恢复可能是房颤复发的主要原因 ,对复发病例 ,再次电隔离仍然有效 ,但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