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抽取3127名学生为被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高职高专医学生SCL-90评定结果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8个因子都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国内某综合大学生比较,除“恐怖”因子分差异不显著外,其余8个因子分的均值都明显低于综合大学学生。结论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正常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但高于综合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五年制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9名高职高专医学生进行测量,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性别、民族进行比较。结果(1)高职高专医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SCL-90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敌对P<0.05有显著性差异,各因子分除躯体化均高于全国常模。(2)男女生除躯体化,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3)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精神病性5项P<0.05有显著性差异。汉族学生分值较高。(4)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偏执、敌对、睡眠及饮食、恐怖、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结论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积极防范,及早发现,及时疏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487名昆明医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女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为接近;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体质健康测试优秀与良好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及格的学生.结论 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的进行心理卫生指导,也要充分发挥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某医科大学七年制硕士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七年制医学生硕士阶段36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全国常模、七年制医学生本科阶段、统招硕士SCL-90因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9.17%的七年制医学生硕士阶段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本硕硕士阶段在人际敏感方面均高于统招硕士和本硕本科阶段。3.女性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4个因子上与男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学校、社会、家庭应采取广泛措施,完善健全心理健康机制。  相似文献   

5.
《西北医学教育》2019,(5):761-764
目的对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结果进行元分析,明确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对2006~2018年文献进行检索与筛选,最终得到103篇文献,包含77 156个样本。以最新的全国成人常模和大学生常模为参照标准,使用RevMan4.2对所得数据进行元分析。结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介于全国成人常模和大学生常模之间,其中人际敏感、焦虑得分显著高于成人常模;不同性别和生源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大;近13年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总体上升趋势。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突出的问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相似文献   

6.
袁震 《中华综合医学》2002,3(9):780-782
目的:研究分析土家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整群抽样对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97级、98级、99级医学生中的土家族学生509人进行测评,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被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占21.41%,男、女及不同年级间比较,均无显性差异,在总体上,土家族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优于国内其他地区大学生,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男、女生心理卫生状况显示出土家人的一些心理特点,结论:土家族医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要根据土家人的心理特性对土家族医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7.
鲁彬 《中国医药导报》2009,(36):146-147
目的: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存状况,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中职教育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菏泽卫校护理专业女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输入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职生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全国女性常模比较,学习成绩与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除了学习成绩、经济状况二年级高于一年级外,其余各项均是一年级高于二年级。结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堪忧,现行中职教育存在一定缺陷,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加强人文关怀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成就动机理论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30名临床专业医学生实施辅导,在辅导前后采用《成就动机量表》进行测量,并收集学业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成就动机水平的团体辅导对帮助临床专业医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我目标设定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结束后实践成就动机水平升高,而对照组成就动机水平下降,2组之间在成就动机变化趋势、必修课成绩、选修课人次、参加专升本培训人次等指标上均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团体辅导可激发医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习成绩,拓宽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昆明医学院513名本科生和117名研究生进行测查,对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结果:医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与全国常人常模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心理健康水平在学历、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类型、经济状况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医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应对特殊群体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用90项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工具对本院130名四年级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①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常模(t=4.31,P<0.001);②性别上无差别;③外地学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上海学生,有明显差异;④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习成绩经卡方分析无差异。结论在医学生中建立心理档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上海市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2月选取上海市1 800名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SCL-90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18-29岁)比较确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比例,并比较不同特征(专业、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和学习成绩情况)学生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 533份。经与国内常模(18-29岁)比较,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占28.4%。男性、三年级、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和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较高,而不同专业、家庭所在地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间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结论上海市高等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性别、年级、家庭经济情况和学习成绩情况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某医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自评症状量表对某校中医、药学和医学影像专业一年级大专生153人进行测量,并与全国成人常模、全国青年常模、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U检验进行两组间均数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查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6.41%,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总和(14.67)大于全国成人常模(12.96)及全国青年常模(13.49),但小于全国大学生常模(15.59)。中医专业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是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并提示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郴州医专526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学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五因子差异有显性意义;男生除恐怖因子外,各项因子分均高于我校女生,其中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四因子差异有显性意义。结论:我校医学生心理健康不适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以及偏执五因子,男生心理健康不适状况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学院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学生临床实习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某医学院220名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临床医学生实习前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和偏执6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在EPQ内外倾向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在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结论临床医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常模好,个性趋于外向型,情绪较稳定,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专科生锻炼行为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相关性,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40名医学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锻炼行为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分别评定学生的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医学生锻炼行为总分均值高于3分,锻炼频率较高,但是每次锻炼时间较短;男生锻炼行为分值高于女生,男生参加锻炼多于女生;学生能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段。在锻炼项目上,医学生大多选择慢跑,选择传统养生项目的较少。②医学生心理健康9个因子得分均值都低于2分;男、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医学生的锻炼行为状况较好,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锻炼频率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寄宿学校学生智力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该群体的特殊性,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当地规模较大的一所寄宿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1140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水平调查(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团体实测法)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推荐的《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智力水平与该智测法常模水平对比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该市104所中小学共48950名学生及其父母用相同问卷普查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该寄宿学校学生智力水平显著优于常模组水平;心理健康状况除人际交往方面优于对照组外,其余均存在更多问题,尤以品行问题、学习问题突出。结论类似寄宿学校学生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养育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SCL-90及自制的一般项目调查表对北京市某区2所普通中学初、高中学生共139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本地区中学生SCL-90中部分因子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不同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与养育模式无关。城乡不同学校相同成绩段的学生比较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别。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医学专科学生(医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附加包括调查对象年龄、专业、性别、生源地、专业满意度、就业前景态度、学业压力等内容的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经总分筛查,45.1%的医专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各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医专生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大学生常模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症状无显著性差异外,医专生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有显著性差异,这些因子中除敌对、偏执得分低于大学生常模外,其余的均高于大学生常模。SCL-90总得分与生源地、就业前景态度、学业压力等因素有关。结论厦门地区医专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状况和全国大学生状况。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注意医学专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医专生的抗挫折能力,促使医专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9.
陈礼翠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7):121-122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使用SCL-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调查,用PEMS3.1for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亲家庭学生有6个因子(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亲家庭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应高度重视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考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考前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考前三个月对考生集体测试,并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同时以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可能影响中考生心理健康因素。结果:中考考生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中考生心理问题尤以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普遍,各因子异常率10.5%~42.6%。与高考生相比,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中考考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高考生一样存在轻中度问题。考生精神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期望值高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影响心理健康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