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42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了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缩窄和离断、大动脉炎。应用5mm床进速度和3或5mm层厚(螺距=1.67或1)进行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各种重建。结果14例主动脉夹层,多平面重组(MPR)较好地显示夹层和血栓范围以及弓部血管受累情况;表面覆盖显示(SSD)见内膜片呈螺旋状剥离,不能区分真假腔;最大密度投影(MaxIP)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22例腹主动脉瘤(AAA),SSD清晰显示动脉瘤的范围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MPR显示壁内血栓的范围;MaxIP则显示了血管壁的钙化和血管内支架的位置及支架周围情况。MPR较好显示了假性动脉瘤与管腔的关系及动脉破口。3例先天性主动脉病变,SSD能清晰显示血管的连接关系,而MaxIP和MPR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评价主动脉病变较好的影像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颅内病变三维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三维CT成像在颅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1例颅内病变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然后对颅内血管和/或病变进行三维重建。其中23例进行CT血管造影(CTA)扫描,48例非CTA扫描。结果:(1)23例CTA扫描者,血管表面遮盖法(SSD)与最大强度投影法(MIP)重建都能显示颅内动脉的第3组分支。SSD对显示血管的立体空间关系比较直观;MIP图像类似DSA图像。(2)33例颅内  相似文献   

3.
螺旋CT气管,支气管树成像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重点研究螺旋CT气管、支气管树成像(CTB)的操作方法、成像原理及局限性,同时对其临床实用性进行了初步观察。材料和方法:双螺旋CT气管、支气管薄层扫描25例,利用计算机的后处理功能(MinIP和SSD功能),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行气管、支气管树立体成像。结果:正常气管、支气管树显影清晰,90%段以上分支显示;有病理改变的气管、支气管树影像与纤维支气管镜及手术所见完全符合。结论: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的不需要任何造影剂的气管、支气管树成像技术是对传统气道诊断方法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SCTP)及三维重建对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SCTP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成像(SSD)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MIP和SSD显示51例门静脉1~2级分支增粗,肝内门静脉2组以下分支细小、扭曲,35例呈枯枝或残根状。6例仅见门静脉1~2级分支增粗,肝内门静脉2级以下分支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电子束CT血管造影(EBCT-Angiography)常规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自1995年7月至1996年12月经EBCT诊断的各种主动脉病变共189例,男152例,女37例,其中68例与手术结果作了对照。胸主动脉扫描采用单层增强扫描方法(SSM),心电门控采像;腹主动脉扫描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方法(CVS),无心电门控。三维重建方法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多层面或曲面重建法(MPR/C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结果189例主动脉病变包括各型夹层动脉瘤97例,真性动脉瘤26例,假性动脉瘤8例,马凡综合征39例,大动脉炎5例,各种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14例。68例与手术对照,EBCT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EBCT血管造影图像时间分辨率高,消除了呼吸及运动伪影,可以明确诊断各种主动脉病变;三维重建图像利于整体直观地显示病变,帮助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在主动脉病变的诊断方面,可望取代有创的常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6.
肺部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覃文  朱芳  王承缘  田芳 《放射学实践》2000,15(4):275-277
目的:讨论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部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病变均作螺旋CT扫描检查,层厚3 ̄5mm,pitch1 ̄2,重建间隔1 ̄2mm。所有图像均在GE Advantage Windows2.0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重建方式为表面显示法(SSD)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法。结果:37例1 ̄5cm大小的病灶在CT图像上全部得以显示。11你腺癌的供血血管,10例细小毛刺,  相似文献   

7.
双剂量法螺旋CT胆道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双剂量法螺旋CT胆道造影(SCTC0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50例临床拟诊胆胰疾病患者用50%胆影葡胺40ml加入50%葡萄糖60ml滴注45分钟滴注开始后60 ̄120分钟内行螺旋CT扫描。图像经3D最大强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法(SSD)后处理。结果 血胆红素定量小于2mg/dl(34μmol/L),胆系显影率为100%,小于68.4μmol/L,大于34μmol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目的探讨螺旋CT(spiralCT,SCT)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腹主动脉瘤(AAA)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以SCT扫描了41例AAA患者,资料经计算机处理进行SCT图像重建(CTA),所用技术主要为表面阴影遮盖技术(SS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少数夹层动脉瘤应用模拟的内窥镜技术。测量远近端瘤颈长度及直径,瘤体的大小、形态及与分支动脉的关系,双髂动脉形态、口径及肾动脉开口到髂动脉分叉水平的自然长度。根据EVGE手术适应证的要求,选择9例患者行EVGE。结果据上述参数选定移植物的规格、型号,经术中证实与需求相符。结论CTA图像质量高,无创、快速、准确,可获得EVGE术前评估所需全部参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目的:探讨合理的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CTangiorgaphy,SCTA)技术,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并对其临床价值作一初步评估,材料与方法:30例SCTA检查分为三组,血管性病变,肿瘤与邻近血管关系,门静脉系统成像,扫描技术和造影剂参数按受检部位,范围和病变性质具体设置,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或(和)表面成像显示(SSD)。结果:合适的扫描和增强技术可获各良好的血管成像,能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研究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结肠镜检查(CTVC),表面遮盖显示(SSD)和透明显示(Raysum)检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用螺旋CT机对23例结直肠息肉病例进行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应用4种后处理方法获取MPR、CTVC、SSD和Raysum图像。按息肉大小分3组及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病变均经常规结肠镜检查(CC)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3例共56枚息肉。MPR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CT仿真支气管内镜(CTVB)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 对5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和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其中中心型肺肿癌27例,气管癌2例,肺癌术后4例,支气管憩室1例,正常支气管18例。原始图像预处理后,传至计算机工作站,CTVB用“导航”软件进行观察。结果 CTVB逼真地显示气管、支气管腔、软骨环、隆突、左右主支气管至5级支气管的开口,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所见。27例心型肺癌中,肿瘤呈肿块状或结节状,引起支气管狭窄23处,闭塞4处,肿瘤附近气管、支气管环模糊变平或消失,与纤维支气管镜所见一致。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呈光滑的盲端。支气管憩室在CTVB上呈局限性凹陷,在SSD上呈局限性突出。CTVB还能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不能通过的狭窄处,或从远端向近端观察。结论 CTVB是一咱新的无创性观察气管、支气管腔的方法,可部分代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轴位和MPR图像,能同时显示管壁厚度和肿瘤向管腔外侵犯的范围。与纤维支气管镜相比,不能观察支气管粘膜病变或获取组织学标本是其主要限度。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 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2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B)、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小密度投影(MinIP)和容积再现(VR)技术。结果共检出异物20例,其中1例位于气管,19例位于支气管。异物中瓜子、花生米碎片18例;小虾及塑料管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后处理图像清晰显示了异物的位置、形态和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总结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处理的25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仿真支气管镜(CTVB)、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多平面重建(MPR)等多种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PR、CTVB、SSD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外形改变。结论 利用螺旋CT的多种三维重建方式,结合轴位图像能提高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临床可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行MSCT检查,并结合MSCT多模式重组如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图像分析诊断,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结果:50例可疑病例中,有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30例,MSCT能显示这些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和堵塞情况,无异物20例,其中18例与临床相一致,2例误诊。结论:利用MSCT的多模式重组,结合轴位图像能提高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肺部疾病CT仿真支气管内镜的表现及成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常见肺部疾患的CT仿真支气管镜征象 ,探讨有关成像技术。方法 选择因肺部疾患接受胸部CT检查的 5 7例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 ,将重建后的图像源容积数据传输至同机工作站 ,应用机内图像分析软件选择适当成像方式及阈值模式最终获取仿真支气管内窥镜图像资料。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手术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肺癌 2 3例 ,肺结核 8例 ,肺癌切除术后 6例 ,肺部感染及放射性肺炎 16例 ,支气管扩张症 4例。CTVB显示气管、支气管各种病理征象共 81处 ,与纤支镜对照其敏感性为 82 %。结论 通过仿真支气管内窥镜成像可清晰地显示多种肺部疾患所造成的气管、支气管腔内病理征象 ;合理选择成像阈值 ,优化扫描及重建参数可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颌骨牙齿显示中的临床价值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16层)三维(3D)重建技术在显示颌骨牙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轴位扫描,层厚2.5mm。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多平面重建法(加艰)3种方式重建图像。将横轴位图像与不同方法重建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17例不易定位的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数目、牙轴的方向、牙体形态等,均被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23例中17例见牙体长轴排列不整齐,倾斜、旋转、重叠,牙齿长轴间距离不等,其中15例共有23颗埋伏牙。横轴位图像能包括全部信息。SSD可以显示牙齿与颌骨的外部轮廓、整体形态以及牙齿排列与颌骨之间的关系。MIP能清楚显示牙齿全貌、牙齿纵向排列关系;MPR则对根尖骨质、根尖与牙槽骨的局部关系显示更清晰。结论:多层螺旋Cr3D重建技术是一种能展示牙齿立体形态影像的新技术。轴位图像、MIP、SSD及MPR联合应用能明确病变性质,立体、直观、多方位提供信息。3D重建技术对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的定位精确,能清晰显示其形态、唇颊侧或舌侧位置、萌出方向及邻牙关系,3D重建技术可作为颌面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前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34例骨肿瘤患者行MSCT扫描后,做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三维重建(3D),四维重建(4D)4种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MPR准确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IP及3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4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及肿瘤的范围和细微结构。4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原始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及骨膜反应的形态。结论MSCT后处理对病变的显示全面准确,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做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例脊柱外伤病例,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后,传输到工作站进行MPR、SVR成像,并与2D图像进行比较。结果MPR、SVR图像清晰、直观显示骨折线的部位、形态,断端移位情况及空间关系,MPR图像能观察细小骨折,准确判断关节脱位。结论MPR及SVR重建图像是2D图像的重要补充,三者的有效结合,为脊柱外伤提供了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耳膜迷路、面神经及位听神经的MRI技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可疑内耳病变的急者采用平衡式三维梯度回波(B—TFE)尽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W序列(T2/3D/TSE)、轴位及斜失状位扫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多平面投影(MPR)法图像重建。结果:所有内耳膜迷路、面神经及位听神经结构均得到了良好显示。其中26例正常,9例异常。结论:MRIB—TFE和T2/3D/TSE扫描序列及MIP、MPR重建技术,可很好地显示内耳结构及其微小病变,对内耳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VB)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50例CTVB检查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分析。中心型肺癌27例,肺癌术后4例,支气管憩室1例,正常支气管81例。将螺旋CT扫描数据传室Aclvantage Windows3.1版本工作站(GE Medical Systems),用Smmoth Navigator软件功能建成CTVB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CTVB能100%地观察到以上支气管和80%以上亚段支气管。27例中心型肺癌发现支气管狭窄23处,闭塞4处,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4处,右中间段支气管憩室1例。结论 CTVB是一种极其优越的无创性观察支气管腔的方法,与纤维支气管镜相比,有其优点和限度。分析图像时结合原始图像和MPR图像,则可提供腔壁和腔外的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