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12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服正清风痛宁40mg/次,每日3次,连服2月;对照组41例,服雷公藤多甙20mg/次,每日3次,连服2月,完成研究者治疗组76例,对照组31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u=2.59,P<0.01);类风湿因子(RF)阴转率治疗组为85.9%,对照组为69.6%.结论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多甙对类风湿关节炎均有很好的疗效,RF阴转率均较高,但正清风痛宁明显优于雷公藤多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实施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活动评分DAS28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DAS28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宏  朱宗海 《医药导报》2006,25(1):37-38
目的观察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R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正清风痛宁20~40 mg,tid,MTX 7.5 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MTX 15 mg,每周1次,疗程均为 12周,并于治疗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沉、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均值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但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RA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配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定点注射正清风痛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计数、关节疼痛计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晨僵持续时间均短于本组治疗前,关节疼痛计数、关节肿胀计数均少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晨僵持续时间(27.27±11.72)min短于对照组的(36.81±13.56)min,关节疼痛计数(6.01±4.36)个、关节肿胀计数(5.79±2.63)个少于对照组的(9.43±5.07)、(7.76±2.7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配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RA可以减轻症状,改善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能够更好地控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RA患者69例,随机分成2组,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组35例,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粒,每日2次口服,同时服用MTX10mg,每周1次;对照组34例,MTX10mg口服,每周1次,于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正清风痛宁组35例,其中显效21例,占60%,有效14例,占40%,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4例,其中显效7例,占20.6%,有效24例,占70.6%,无效3例,占8.8%,总有效率为91.2%。两组疗效相比,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治疗后正清风痛宁组与对照组晨僵、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握力、ESR、CRP、PLT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口服联合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用MTX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正清风痛宁片辅助贝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gA肾病住院患者61例,分为使用来氟米特组(对照组)27例和联合应用正清风痛宁片、贝那普利和氯沙坦组(治疗组)34例,治疗周期为2个月。治疗期间分别监测患者的血清清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和肌酐水平,并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期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9%和63.0%,而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率达到了32.4%和76.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0.6%。结论正清风痛宁片辅助贝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IgA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两种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两种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5例 ,第 1组服用甲氨蝶呤 (MTX) 1 0mg/周 +雷公藤多甙 2 0mg ,每日 3次 ;第 2组服用MTX 1 0mg/周 +柳氮磺吡啶 (SASP) 1 0g ,每日 2次 ,观察 3个月。 结果 MTX +雷公藤多甙组在 6、1 2周的有效率分别为 84% ,92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6 % ,MTX +SASP组为 56 % ,8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8%。结论 MTX +雷公藤多甙组及MTX +SASP组治疗RA的疗效相似 ,均优于单独应用MTX ,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照组(20例)采用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为主的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21/22),对照组有效率为65·0%(13/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不良反应小。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胜  王娜 《河北医药》2010,32(1):59-60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氨蝶呤和正清风痛宁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甲氨蝶呤7.5mg,每周1次,正清风痛宁60mg,2次/d;对照组30例,口服甲氨蝶呤15mg,每周1次,并于治疗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身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治疗组8例次,对照组19例次。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治疗雷公藤多甙片所致慢性肾小球肾炎女性患者性腺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服用足量雷公藤多甙片后继发的以月经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女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分为两组,均接受贝那普利基础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半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健脾益肾方合半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两组均在用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生化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联合半量的雷公藤多甙片用于治疗女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小,但与对照组比较,健脾益肾汤尚未能显著改善性激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2,Mrp2)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2(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s 2,Oatp2)初步探究雷公藤甲素诱导小鼠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单次灌胃给予雷公藤甲素(1.0 mg·kg-1)24 h后称重,摘眼球采血后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取肝组织做病理切片;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Mrp2和Oatp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肝重指数显著增加(P<0.05),部分血清生化指标显著上升(P<0.05),且肝细胞发生核碎裂和脂肪变性。雷公藤甲素组Oatp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了32.79%(P<0.05),而Mrp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了45.47%(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上调肝细胞膜转运体Oatp2和下调Mrp2,扰乱肝内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排泄平衡,可能是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雷公藤甲素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32只随机均分4组,每组8只。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姜黄素组:每天灌胃姜黄素100 mg·kg-1;雷公藤甲素模型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μg·kg-1;姜黄素+雷公藤甲素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μg·kg-1+姜黄素100 mg·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28 d。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UGT1)含量。 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雷公藤甲素组相比,联合组的小鼠ALT和ALP有显著的下降(P<0.05),AST和LDH没有显著性改变,TBIL有明显升高。姜黄素能升高肝组织中GST、GSH、SOD和UGT1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联合姜黄素给药改善了雷公藤甲素引起的病理改变。结论:姜黄素能增强雷公藤甲素慢性中毒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对小鼠雷公藤甲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梅朝阳 《药品评价》2021,(3):187-18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AG)经益气和胃胶囊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收治的AG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伊托必利,观察组予以益气和胃胶囊联合伊托必利,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胃功能[血清胃蛋白酶原(PG1/P...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应用泻肝凉血解毒方辅助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银屑灵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给予泻肝凉血解毒方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血清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生成因子(VEGF)]、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较对照组(70.27%)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PASI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25.00%)较对照组(63.16%)低(P<0.05)。结论: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应用泻肝凉血解毒方辅助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内酯抑制大鼠再灌注损伤及延长供心存活时间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对减轻同种异位大鼠心脏移植供心再灌注损伤、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同种异位大鼠心脏移植模型 ,3组供心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雷公藤内酯或脂多糖处理。结果 :雷公藤内酯组心肌的再灌注损伤较生理盐水组 (对照组 )和脂多糖组明显减轻 ,且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1、E 选择素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 kB的活性明显降低 ,雷公藤内酯组供心存活时间 (15 .4d±s 1.8d)比对照组(6.8d± 1.4d)和脂多糖组 (3 .2d± 1.2d)明显延长 (P <0 .0 5 )。结论 :在同种异位大鼠心脏移植中 ,雷公藤内酯能明显减轻供心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影响睾丸支持细胞的人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蛋白表达及脂质代谢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系TM4细胞,CCK-8法检测雷公藤甲素(40、80、160、320、640 nmol·L-1)作用24 h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定雷公藤甲素(80、160、320 nmol·L-1)作用24 h细胞凋亡率;氟硼二吡咯化合物(BODIPY)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雷公藤甲素(80、160、320 nmol·L-1)作用24 h细胞内脂滴聚积情况;试剂盒法检测雷公藤甲素(80、160、320 nmol·L-1)作用24 h细胞内三酰甘油(TG)水平;TM4细胞经0.1 mmol·L-1三磷酸腺苷(ATP)预处理3 h后,再与160 nmol·L-1雷公藤甲素共处理24 h,用CCK-8法检测TM4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雷公藤甲素(40、80、160、320 nmol·L-1)作用24 h、或160 nmol·L-1雷公藤甲素作用6、12、24、36、48 h后TM4细胞中CD36蛋白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雷公藤甲素(40、80、160、320 nmol·L-1)作用24 h蛋白激酶1(PKD1)及其磷酸化蛋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HDAC7)和叉头框蛋白O1(FOX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80、160、320、640 nmol·L-1浓度组TM4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14.1 nmol·L-1; 80、160、320 nmol·L-1雷公藤甲素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89%、23.17%、32.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BODIPY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细胞内的红色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1),油红O染色也显示,雷公藤甲素160 nmol·L-1组细胞内脂滴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TM4细胞内TG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使用ATP协同给药显著减轻了雷公藤甲素对TM4细胞存活率的抑制(P<0.01)。与对照组比较,80、160、320 nmol·L-1的雷公藤甲素作用24 h后,TM4细胞的CD36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160 nmol·L-1雷公藤甲素作用于TM4细胞6、12、24、36、48 h,CD36的表达水平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24 h达到峰值(P<0.05)。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TM4细胞中PKD1及其丝氨酸744-748位点磷酸化水平、HDAC7和FOXO1的蛋白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0.01)。结论 雷公藤甲素对睾丸支持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损伤机制与其诱导的脂质代谢紊乱和ATP缺乏相关。CD36在损伤过程中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其初期代偿性上升可能是一种细胞的应激性保护机制,PKD1/HDAC7/FOXO1信号通路的抑制介导了CD36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ALI组)和雷公藤内酯醇处理组(%组)。Sham组只行开腹术,Au组和%组经胆胰管给予牛磺胆酸钠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雷公藤内酯醇0.2mg/kg。注射牛磺胆酸钠后6h处死动物。每组中6只大鼠在处死前15min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20mg/kg。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中性粒细胞(PMN)数。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EB含量、MPO活性、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PMNCD11b/CD18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与Sham纽比较,ALI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BALF中MPO、PMN水平和肺组织W/D、EB及MPO水平、ICAM-1及PMNCD11b/CD18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AU组比较,Tri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或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与下调ICAM-1及PMNCD11b/CD18的表达进而抑制PMN在肺组织的聚集、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及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69例采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及茵栀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只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62例患儿资料,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研究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对小儿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重症脓毒症住院患儿8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接受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4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CT、PCIS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低于对照组(P<0.05),PC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持续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提高重症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PCT与PCIS评分,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王宁  匡歆  赫宁宁 《安徽医药》2024,28(1):105-110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 IL)-35、乳酸脱氢酶( LDH)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临床意义,为探究 MDS的潜在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收治的 128例 M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根据指南在医院接受个体化治疗,于治疗 6个月疗程时评估病人治疗效果,分为治疗失败组( n=28)和治疗有效组( n= 92)。于治疗前检测研究相关指标[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 IL-35、LDH]并统计病人临床资料,分析血清 IL-35、LDH与 MDS病人治疗效果的关系,并检验 IL-35、LDH联合预测 MDS病人治疗失败的最佳阈值。结果 128例 MDS病人随访期间共剔除 8例, 120例 MDS病人,治疗 6个疗程时,治疗失败占 23.33%(28/ 120),治疗有效组占 76.67%(92/120);治疗失败组 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 IRSS-R)均高于治疗有效组,较高危病人占比多于治疗有效组(P<0.05);治疗失败组全血 ANC,血浆 Hb、PLT低于治疗有效组,血清 IL-35、 LDH表达量高于治疗有效组( P<0.05)。经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 MDS病人治疗失败与全血 ANC,血浆 Hb、PLT低表达,血清 IL-35、LDH高表达有关( P<0.05)。绘制 ROC曲线图发现,血清 IL-35、LDH单独及联合预测 MDS病人治疗失败风险截断值分别为 129.70 ng/L、324.28 U/L。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血清 IL-35、LDH与 MDS病人治疗失败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血清 IL-35、LDH水平与 MDS病人治疗失败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检测血清 IL-35、LDH有助于预测 MDS病人治疗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