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我院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及随访后患者机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6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4.08%)、心绞痛恶化发生率(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14.29%)、心绞痛恶化发生率(28.57%),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究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以9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知识宣教、饮食干预、药物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32/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77.7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护理,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各组均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4.29%,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14%和91.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 <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在患者口服比索洛尔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4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满意度为8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8.2%);护理满意度(96.2%)明显优于对照组(89.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并有效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57例)和观察组(n=5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无效9例,有效2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84.21%;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32例,显效23例,总有效率为96.49%;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满意8例,基本满意26例,非常满意23例,满意度为85.96%;观察组不满意1例,基本满意33例,非常满意24例,满意度为98.25%;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时开展全面整体护理的作用。方法 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开展全面整体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71.67%。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效率,对增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为5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