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检测早产儿生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有无ROP发生分组,有ROP的30例设为ROP组,无ROP的选30例设为早产对照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分别在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32周、34周、36周、40周时收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IGF-1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足月对照组.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前血清IGF-1水平均随周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ROP组在生后1周及纠正胎龄32、34、36周时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早产对照组(P<0.05).ROP组及早产对照组在生后第1周时IGF-1浓度低于足月对照组(P<0.05).在纠正胎龄40周时三组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早期低IGF-1水平可能导致早产儿ROP的发生,于生后早期提高早产儿血中IGF-1浓度或许能有效防治RO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4例、微白蛋白尿组32例、高白蛋白尿组34例,另选3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及尿样,对IGF-1、TGF-β和VEGF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肌酐、尿素氮和收缩压随尿蛋白增高而增高(P<0.05).高白蛋白尿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微白蛋白尿组和高白蛋白尿组TGF-β和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白蛋白尿组TGF-β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P<0.05),高白蛋白尿组和微白蛋白尿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 检测IGF-1、TGF-β和VEGF水平能有效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程度,指导临床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IGF-1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变继续进展,减少患儿失明,无法使患儿避免视力严重受损,因此药物治疗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在ROP的发病机理中起主导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则是视网膜最主要的促血管形成物质,因此成为治疗ROP的重要靶点.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VEGF及其受体拮抗物质,包括VEGF抗体、VEGF类似物、抗VEGF适配体、VEGF受体拮抗剂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眼底筛查,随访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按眼底检查结果发生ROP的20例设为ROP组,20例未发生ROP的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早产儿综合管理治疗。按我国现行的ROP筛查标准,采用眼底照相方法进行眼底筛查。观察两组患儿母体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羊水异常等情况和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的浓度,将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母体因素方面,ROP组中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和羊水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ROP组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因素和外周血IGF-1浓度是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体因素包括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以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雌二醇(E2)在体外对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OB为体外实验模型,用MTT法检测OB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TGF-β1、IGF-1基因的表达。结果 10-9~10-6mol/L浓度E2的可促进OB的增殖,以10-7mol/L为最高峰值。10-5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抑制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可增加TGF-β1、IGF-1 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雌激素促进OB增殖及TGF-β1和IGF-1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雌激素促进骨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8.
9.
肝细胞肝癌组织TGF-β1和IGF-Ⅱ异常表达与HBV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收集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以巢式PCR扩增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基因片段,并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HCC组TGF-β1和IGF-Ⅱ表达阳性率均为83.3%,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阳性率均为100%,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组中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数目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94.7%),且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结论HCC组织中TGF-β1和IGFⅡ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关系.方法 以自身对照法收集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 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以巢式PCR扩增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基因片段,并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HCC组TGF-β1和IGF-Ⅱ表达阳性率均为83.3%,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阳性率均为100%,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组中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数日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TGF-β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94.7%),且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结论 HCC组织中TGF-β1和IGF-Ⅱ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的含量.阐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在结肠癌中相关性.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结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对照正常12例非肿瘤外伤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检测采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方法(IRMA),结肠癌Dukes分期(A期8例,B期7例,C期9例,D期8例)32例做术前术后两组血清IGF-1检测,与正常12例非肿瘤外伤患者对照.结果:VEGF在结肠癌患者的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合量显示,术前血清中IGF-1含量明显高于术后及对照组(P<0.05).依据结肠癌Dukes分期VEGF癌组织的阳性表达与IGF-1在结肠癌血清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有相关性.结肠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结肠癌Dukes分期具有正相关性,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增高,结肠癌患者IGF-1含量增加.说明IGF-1和VEGF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这两种因子的联合检测对发现结肠癌较单一检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YAP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YAP对RNV形成的作用。方法:取C57BL/6J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YA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高氧组视网膜可见大片无灌注区和大量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24.65±1.26)个,对照组的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5.12±1.48)明显减少(P0.05)。高氧组YAP蛋白表达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AP的异常表达可能与RNV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尹路  杨琦 《安徽医药》2016,20(10):1915-1918
目的 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预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评价光疗效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出生第1天IGF-1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及光疗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每个早产儿对光疗初始治疗的反应性。若早产儿行脑核磁共振检查,分析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 出生第1天血清IGF-1的水平与血清胆红素峰值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光疗持续时间呈明显负相关(r=-0.7003,P<0.05)。光疗初始反应敏感患儿的IGF-1明显高于对光疗初始反应不敏感的患儿(39.6±17.7 μg·L-1 vs 21.1±13.2 μg·L-1 ,P<0.05)。3例早产儿发现苍白球T1W1异常信号改变,其血清IGF-1值明显低于苍白球正常信号组早产儿(10.8±0.4 μg·L-1 vs 13.4±2.2 μg·L-1 ,P<0.05)。结论 早产儿IGF-1的水平并不能预测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但IGF-1水平越高,需要光疗持续时间越短,光疗初始治疗越敏感,提示IGF-1水平与机体胆红素处理能力的恢复相关。IGF-1水平低下的早产儿越易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PFE)患者血清VEGF、TGF-β1、IGF-I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CPFE、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以及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CPFE患者为A组,共34例纳入研究,IPF患者为B组,共有78例患者纳入研究,肺气肿患者为C组,共43例患者纳入研究。比较各组血清VEGF、TGF-β1、IGF-I水平,分析CPFE患者是否吸烟与血清VEGF、TGF-β1、IGF-I水平的关系。结果 B组患者VEGF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IGF-I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FE患者中吸烟者VEGF水平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患者TGF-β1、IGF-I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水平下降、TGF-β1升高、IGF-I升高参与了CPF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肝星状细胞(HS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及胶原纤维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①将TGF-β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SC-T624h,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HSC-T6胞质蛋白中IGFBPrP1和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表达,并进行IGFBPrP1与Ⅰ型胶原的相关性分析;②应用IGFBPrP1处理HSC-T648h,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上清中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IGFBPrP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且IGFBPrP1的表达与Ⅰ型胶原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②IGFBPrP1处理组Ⅰ型胶原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TGF-β1可引起HSC-T6过表达IGFBPrP1;IGFBPrP1可使HSC-T6胶原纤维含量增多。表明IGFBPrP1具有促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TGF-β1在39例宫颈腺癌及20例正常宫颈腺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27/39),在正常宫颈腺上皮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00%(3/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7,P=0.000);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关(P〉0.05),仅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37).结论 TGF-β1对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步证实巴曲酶对IGF-1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再分别于成模后2个月和3个月时腹腔注射巴曲酶进行干预。通遏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双重检测IGF-1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DM造模后2个月时视网膜中IGF-1的含量明显增加,且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而巴曲酶治疗后IGF-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DR大鼠视网膜中IGF-1表达增加可能参与DR的发病机制。巴曲酶对DR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对IGF-1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 1)、Smad4、Smad7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OSCC临床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探讨TGF-β 1/Smad4或Smad7信号途径在OSCC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为OSC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2例OSCC患者,采集OSCC标本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GF-β1、Smad4、Smad7在标本中的表达,分析他们与OSCC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OSCC组织中TGF-β 1、Smad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Smad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均P<0.05).TGF-β 1、Smad7阳性表达率随OSCC病理分级增加而升高,随OSCC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TGF-β 1、Smad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mad4阳性表达率随OSCC病理分级增加而降低,随OSCC分化程度降低丽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OSCC组织中,TGF-β 1表达与Smad4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Smad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OSCC组织中存在TGF-β 1、Smad7过表达及Smad4低表达,因此,三者联合检测更利于OSCC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IGF-1及其受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05例肝炎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肝组织中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急性肝炎、慢性轻度至中度肝炎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急性、慢性轻度、慢性中度肝炎与慢性重度肝炎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正常肝组织与慢性重度肝炎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强度可以作为判断肝炎发展过程中不良转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GF-1R(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eceptor,IGF11R)在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发生和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对26例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染色,分析IGF-1和IGF-1R在PCa和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表达强度。结果:IGF-1和IGF-1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在PCa组织中阳性部位主要位于PCa细胞。结论:IGF-1和IGF-1R与PCa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以IGF-1和IGF-1R为共同靶点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