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以期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祛痰止咳、抗感染,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患者的凝血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凝血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FIB、D-二聚体、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FIB(r=-0.311,P<0.05)、D-二聚体(r=-0.325,P<0.01)与PaO_2呈负相关;血浆FIB(r=0.550,P<0.01)、D-二聚体(r=0.577,P<0.01)与PaCO_2呈正相关;PT、APTT、TT与PaO_2、PaCO_2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能明显降低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提高PaO_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杨芬 《家庭医药》2016,(7):264-265
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住院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到我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表抽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出现1例慢性呼吸衰竭,1例肺心衰,发生不良症状的几率为6.7%;对照组中出现5例慢性呼吸衰竭,3例肺心衰,发生不良症状的几率为26.67%;经过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X~2=4.320;P0.05);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住院期间应用优质护理,起到很好的护理效果,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5.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毕守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09-2810
目的:观察无创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对1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在标准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通气和通气后第七天动脉血中pH、PaO2.SaO2的变化,患者心率、呼吸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通气治疗第七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无创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确保有效通气,就能较快改善症状,避免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COPD急性加重期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意识障碍发生率为17.5%(42/240),原因构成肺性脑病27例、低渗性脑病7例、脑梗死4例、药物引起4例;42例意识障碍治疗后35例好转出院,死亡7例:肺性脑病4例、低渗性脑病2例、脑梗死1例。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应仔细寻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5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血清PCT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治疗后达稳定期时再次进行血清PCT水平测定及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作为自身对照。以痰中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PP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标准,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A组,20例)、无细菌感染组(B组,35例)。结果①55例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有25例(45.5%)痰培养出PPM,其中20例痰中PPM浓度≥107CFU/ml。稳定期时有9例患者的病原菌仍存留[3.8×106(1.6×106,2.2×107)CFU/m1],但细菌浓度较急性加重期显著降低[8.2×107(4.8×107,7.9×108)CFU/ml,Z=-2.566,P=0.006]。②在急性加重期,A组血清PCT水平[0.34(0.19,0.32)μg/L]显著高于B组[0.15(0.11,0.18)μg/L,Z=-3.231,P=0.001]。A组患者稳定期血清PCT含量为0.10(0.10,0.12)μg/L,显著低于急性加重期[0.34(0.19,0.32)μg/L,Z=-3.098,P=0.001];B组患者稳定期血清PCT含量为[0.09(0.06,0.12)μg/L],与急性加重期[0.15(0.11,0.18)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14,P=0.108)。在稳定期2组血清PCT含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0.362,P=0.62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PCT水平升高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OPD稳定期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因子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急性加重相关性。方法 将274例COPD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稳定期组(n=152)和急性加重期组(n=122)。检测两组患者肺泡灌洗液中IL-38水平,收集两组患者疾病相关临床特征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pesrson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分析,分析影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泡灌洗液IL-38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肺泡灌洗液中IL-3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的吸烟史率、血清IL-6、CRP、D-二聚体水平、mMRC、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DOSE评分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FEV1%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srson分析显示,急性加重期组的IL-38水平与血清IL-6、CRP、D-二聚体水平、mMRC、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DOSE评分呈正相关,与FEV1%水平呈负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IL-6是影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肺泡灌洗液IL-3...  相似文献   

9.
刘晶 《北方药学》2015,(8):171-171
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通过抽签取样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48例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相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评分、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等方面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而治疗组患者改善的更加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约为8.33%(4/48)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0.83%(10/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有效性高、安全性高的特点,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因COPD急性加重而入住ICU的137例患者,随机分为短疗程组68例和常规疗程组69例,所有患者均在第1天接受40mg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第2~5天口服强的松40mg/d。常规治疗组在第6~14天继续口服强的松40mg/d,短程治疗组患者在第6~14天服用安慰剂。观察2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和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缩短应用甲泼尼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程,可减少不良反应,且不影响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国产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吸入国产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吸入国产噻托溴铵,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临床症状积分和急性加重次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明显好转,6 min步行距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急性加重次数减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噻托溴铵对于轻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戴智康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55-295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在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 FEV1、FEV1/FVC)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0.85、0.93、0.7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 FEV1、FEV1/FVC)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1.98、13.75、9.51、5.87,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噻托溴铵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3.
血浆NT-proBNP检测在稳定期无肺动脉高压COPD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NT-proBNP检测在彩超检查无肺动脉高压或肺心病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意义.方法 选60例COP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并进行血浆BNP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定.对血浆BNP水平高的COPD患者和血浆BNP水平低的COPD患者进行2年的急性加重期情况的随访比较.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NT-ProBNP(680.6±54.78)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0.4± 15.65) pg/ml] (P<0.05).血浆NT-ProBNP水平和射血分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5)和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5).在2年的急性加重情况随访期间,以NT-proBNP≥500 pg/n1为截点值,血浆NT-ProBNP水平高的COPD患者从开始随访到初次的COPD急性加重的时间[(6.25±1.23)月]较血浆NT-ProBNP水平低的患者加重的时间[(10.13±2.08)月]显著缩短(P<0.05),且急性加重的次数(3.35±0.25)显著增加(P<0.05).结论 血浆BNP是一种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COPD潜在肺动脉高压及左室功能障碍的一个筛选参数,并可作为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氨溴索组、阿奇霉素组、联用组各30例,均按需予长效茶碱片和/或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氨溴索组加服氨溴索片,阿奇霉素组加服阿奇霉素片,联用组两药联用,疗程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NDA)含量及24h痰量、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联用组治疗后外周血SOD增加,MDA降低,24h痰量减少,肺功能得到改善,且较氨溴索组和阿奇霉素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能使COPD稳定期患者痰液减少,肺功能改善,可能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抑郁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43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规扩张支气管、化痰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舍曲林50 mg,1次/d,疗程6周、10周.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营养指标及进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营养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抑郁治疗对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抑郁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0.025%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确诊为稳定期COPD患者高压氧治疗前60min给予0.025%异丙托溴铵2ml雾化吸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1次/d,14次为1个疗程,面罩吸氧60min,间歇15min,治疗时间120min。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肺功能。结果HBO联合0.025%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能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症状,提高PO,(P〈0.01)。结论HBO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是治疗稳定期COPD的一个重要的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兰娜 《中国医药科学》2012,(16):21-23,34
目的探索综合祛痰治疗在COPD稳定期患者家庭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出院后被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沐舒坦片及复方鲜竹沥祛痰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加复方鲜竹沥祛痰治疗,两组1年后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于参与研究1年后进行评估,症状评估对照组mMRC分级0~1患者34例(57.0%),观察组47例(78.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功能评估GOLD1~2对照组39例(65.0%),观察组46例(7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每年急性加重次数评估≤1次对照组15例(25.0%),观察组28例(4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症评估,两组家庭治疗1年内均无死亡患者,观察组在代谢综合症、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3);综合评估,对照组A组11例(18.3%),观察组21例(35.0%),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对照组D组25例(46.7%),观察组11例(18.3%),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复方鲜竹沥化痰治疗在COPD稳定期康复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噻托溴胺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入选40例轻-中度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噻托溴胺粉雾剂(试验组)或吸入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对照组),测定患者基线肺功能及首次用药后0.5,1,2 h及治疗后2,4周的肺功能FEV1和FVC值,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首次用药后0.5,1及2 h的FEV1,FVC与基线值比,升高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用药2及4周后FEV1,FVC与基线值比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首次用药后0.5,1及2 h的FEV1,FVC升高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用药2及4周后,试验组FEV1较基线值分别升高(95.8±184.1),(52.6±172.2)mL;FVC分别升高(132.6±272.2)mL,(138.4±256.0)mL,而对照组FEV1分别降低(82.5±160.0)mL,(57.0±155.8)mL,FVC分别降低(113.0±259.6)mL,(79.5±338.9)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9.5%及85%的患者症状缓解或稳定。试验组4例有口干,1例心悸。结论:规律使用噻托溴胺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提高FEV1及FVC值,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前白蛋白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30例体检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前白蛋白的含量,同时测定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1.61和70.45,均P<0.05,q值分别为22.40,8.30;16.72,7.12;均P<0.05);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清前自蛋白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3,P<0.05,q值分别为15.26,6.31,P均<0.05).②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处于缓解期时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等于20.06及9.61,均P<0.05);而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处于缓解期时前白蛋白值明显升高(g=10.35,P<0.05).③血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FEV1%均呈负相关(r分别等于-0.73及-0.82,均P<0.01);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FEV1%均呈正相关(r=0.62,P<0.05).④血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PaO2亦均呈负相关(r=-0.81及-0.68,均P<0.01);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前白蛋白的检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211-2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降钙素原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相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患者和痰培养阴性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痰培养阳性患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痰培养阴性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加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降钙素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