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2.0 mg/kg,每12小时1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10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NL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7水平、NLR均显著降低,血清IL-35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IL-17水平、N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槐杞黄颗粒对嘌呤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槐杞黄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槐杞黄组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大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嘌呤霉素15 mg/100 g,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用同等剂量蒸馏水和槐杞黄颗粒(2 g/ kg)灌胃,比较三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和槐杞黄组24 h 尿蛋白定量高于对照组(P<0.05),第2天、第5天和第10天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槐杞黄组增多(P<0.05),第15天和第20天模型组和槐杞黄组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模型组和槐杞黄组较对照组低(P<0.05),槐杞黄组较模型组高,第2天模型组和槐杞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可以减少肾病综合征大鼠蛋白尿的排出和提高嘌呤霉素肾病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在轻度持续期哮喘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门诊轻度持续期哮喘患儿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槐杞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槐杞黄组采用ICS+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3、6个月的临床评价指标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IL)-4、IL-17、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槐杞黄组治疗后3、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且C-ACT评分较高(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IgE、IL-4、IL-17、FeNO、气道总阻力、外周弹性阻力、共振频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槐杞黄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中心气道阻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ICS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期哮喘疗效更佳,可下调IgE、IL-4、IL-17水平,减轻气道炎症,改善小气道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96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袋/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用药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症状改善时间,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LT)、胃肠激素P物质(SP)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9.17%和9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AS、MLT、SP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IL-6、IFN-γ、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儿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症状改善明显,能有效调节胃肠道功能,促使炎性反应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6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5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槐杞黄颗粒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50例。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槐杞黄颗粒组口服槐杞黄颗粒,2~3岁:5 g/次,4~12岁:10 g/次,2次/d。联合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和槐杞黄颗粒,方法同上。各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的肺功能,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杞黄颗粒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65.33%、92.0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FEV1%和PEF%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和槐杞黄颗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和槐杞黄颗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g E、CD~(4+)、CD~(4+)/CD~(8+)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和槐杞黄颗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仁涛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78-2180,2199
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胶囊辅助利巴韦林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期间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86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胶囊和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胶囊、利巴韦林和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即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心肌损害程度指标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参照组为76.74%(P<0.05),治疗后血清IL-6、IL-10、TNF-α、CK-MB、CK和LDH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槐杞黄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胶囊辅助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较显著,有效改善了其炎性反应指标和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8月在扶风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10 mg/(kg·d),2次/d,症状消失后逐渐减量,2周后停药,并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2~3岁半袋/次,3~12岁1袋/次,均为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紫癜消退时间、关节疼痛改善时间和消化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4、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而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盐酸小檗碱片辅助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74例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小檗碱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8、IL-10、TNF-α水平分别为(44.87±4.73)、(56.93±9.62)、(42.63±3.82)、(8.66±2.03)pg/ml,对照组分别为(58.45±6.25)、(70.36±5.62)、(36.24±3.17)、(10.64±2.06)pg/ml。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片辅助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于某院就诊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槐杞黄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总体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经90d治疗后,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1s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与FEV_1/FVC高于对照组,血清IgE及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治疗时,可发挥抗炎、改善免疫功能的效果,进而改善肺功能,对总体治疗有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安全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观察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及IL-4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与对照组(63.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复发率(7.69%)低于对照组(3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升高(P 0.05),IL-4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显著降低(P 0.05),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FN-γ、下调IL-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