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CAS治疗,评价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置入支架23枚,术后造影证实狭窄程度≤10%,术中出现5例颈动脉窦综合征,2例血管痉挛,1例轻度栓塞,经治疗均恢复良好。随访2~4个月,均未出现与手术血管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CAS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段,是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措施,而提高操作者本身技巧、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老年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ding,CAS)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致残率低、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3年11月27日,我院为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造影加支架置入术,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对5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共放置支架62枚。结果支架释放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20%,无死亡病例;4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静脉持续给药24h后恢复正常。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远端保护装置的应用是防止术中脑卒中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介入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和内科药物治疗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的效果,观察干预后再发脑卒中的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 2l例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A组8例患接受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B组13例患接受内科药物治疗;1年半后分别随访临床和超声波检查。结果 A组8例手术患支架放置成功,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为70%~98%,术后狭窄程度小于10%,除l例偶发1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外,其他患未出现脑血管病发作;B组9例(9/13)患再次发生脑卒中(其中4例患出现TIA发作,2例死亡),另4例(4/13)患病情无变化,超声波检查发现7例(7/11)患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动脉粥样斑块增多增大,管腔进一步狭窄。结论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中短期疗效优于内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对14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主要狭窄段位于颈总动脉14例,颈内动脉128例。狭窄段长度8-65mm.平均14.5±2.5mm。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拟行腔内介入治疗者,37例成功地置入了血管内支架,1例患者因严重狭窄与扭曲,导丝无法通过而改行外科手术治疗。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7%(64%-100%)下降到约32.4%(0%-58%)。2例患者在支架置入过程中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平均6个月的随访中,无1例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或脑梗死。结论:腔内介入治疗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联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时行经皮颈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CAS)和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C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02年6月至2004年9月,适合行介入治疗同时合并有严重颈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共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52—81岁,平均(60.9±7.1)岁。按是否同时行CAS及PTCA手术分为:对照组(PTCA术后1个月内行CAS)共17例,同时手术组(同时行CAS及PTCA)共21例。进行9个月的随访。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病人在脑梗死、死亡心梗等终点事件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时进行CAS及PTCA安全可行,疗效肯定,但并非可以不加限制,目前仍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6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娜  刘贤  岳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41-742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和并发症少的特点。因治疗中涉及到颅内重要的功能区,故手术前准备,术后的观察护理极为重要,护理得当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6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效果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扬  王峰  李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648-2648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4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周密细致的手术前后护理,合理有效的术中护理及术后健康教育。结果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结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使其更好地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脑保护伞下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前3位,致残率可高达50%以上,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病因.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类型和缺血梗死部位也不相同,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年卒中率可高达13%[1],治疗相当棘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EA)虽然疗效可靠,但其病死率和术后卒中率较高.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易于被接受,将可能成为颈动脉狭窄CEA的替代治疗方法[2].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支架技术及脑保护技术的应用[3,4],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应用更加广泛.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应用脑保护技术对21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19例,其中观察组60例,给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一年随访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共置入63枚支架,手术成功率达100%。治疗后观察组病变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行NIHSS评分随访,观察组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5.00%,病死率5.00%;对照组复发率达22.03%,病死率为18.64%,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复发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袁荣峰  梁辉  高小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1520-1523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18例症状表现为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用球囊扩张狭窄动脉后安装自膨式血管内支架,其中12例在狭窄动脉远端放置了脑保护伞装置.[结果]支架放置均准确,手术后15例患者颈动脉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2例狭窄程度减少90%,1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17例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 ,均未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发生,DSA复查9例患者均无再狭窄(6~12个月).[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为了预防出现脑缺血并发症,手术中使用脑保护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评价。本文旨在研究循证护理对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及术后6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华山医院东院89病房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的患者作为循证护理组,循证护理组对支架置入患者存在的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临床评估,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方法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的护理指导,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并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存在的潜在并发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出院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术后的患者中使用,可以使护理在工作遇到问题得以解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狭窄的DSA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 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颈动脉造影显示全部患者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面积狭窄百分比≤50%者26例,狭窄程度>50%而≤70%者66例,狭窄程度>70%者50例.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拟行血管内支架者,37例成功地置入了血管内支架,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7% (64%~100%)下降到约32.4% (0~58%).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雪影  陈淑良  任晓棠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42-1143
分析14例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支架置入术后可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心动过缓及低血压、高灌注综合征、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与创伤、穿刺局部压迫、置入支架刺激等因素有关。加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适于行血管重建术治疗避免颈动脉闭塞性疾病者占初发卒中的5%~12%[1].该法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特点,我科自2006年11月至今共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11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双侧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11月施行的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病人1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成功置入支架后临床症状改善,术中、术后均出现并发症,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病人康复出院。[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和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双侧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扩张术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芝梅 《全科护理》2008,6(36):3322-3323
[目的]总结双侧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11月施行的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病人1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结果]成功置入支架后临床症状改善,术中、术后均出现并发症,经过积极有效的处理,病人康复出院。[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治疗和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赵展  舒航  曾少建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69-2071
目的:探讨用Smart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疗效、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介入治疗对65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腔内支架成形术,共放置支架69个,应用脑保护装置19例。结果:通过造影检查65例患者的颈动脉狭窄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