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一种半合成广谱成抗生素,它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在细菌的繁殖期将其杀死,抗菌作用强,并且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抗生素[1,2]。由于其耐酸、杀菌能力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抗菌谱广等优点,极大 相似文献
2.
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抗菌作用,随着头孢菌素的发展,不良反应逐步减弱,但因临床广泛的应用,由其引发的不良反应日趋显现,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报道不断增加,现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利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6)
现代生活压力较大导致人们自身免疫力较大程度地下降,加之抗生素和一些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一旦人体发生细菌感染,通常会导致局部发生炎性反应或菌血症,这些都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主要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以便纠正患者机体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从而恢复患者的内环境稳定,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并且杀灭细菌.因此,抗菌药物对预防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临床使用此类药物存在着一个难点,即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并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合理用药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2010-2013年,我院门诊收治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100例,现对其临床治疗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组,470例用药无不良反应者为对照组,记录不良反应种类和数量,另依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精神状态和生活环境等指标分类汇总.结果:210例头孢菌素类用药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发生率约34.29%,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7.62%,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38%;年龄、饮食习惯、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和精神状态等对用药不良反应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过敏史、过敏体质和饮酒习惯则有显著的独立性影响(P<0.05).结论:抗生素临床用药要注意明确适应症,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方法: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500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主要不良反应症状包括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等,原因包括:药物质量、药物用量、用药后24h内饮酒、患者心理因素、年龄过小或过大、个体差异、环境原因、饮食因素和患者自身生理因素等。结论:在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的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为确保正确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近年我院发生的280例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统计各种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最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过敏反应和消化系统反应。而发生原因与患者的年龄、饮食饮酒习惯及其本身病症等因素均有关系。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应注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效,也应考虑到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所以在使用到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应注意严格对症治疗,合理用药。,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和及时抢救[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不同作用的药物联用或单用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42例临床资料,其中,与其他药物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22例(联用组),单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20例(单用组);比较两组患者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给药途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用头孢菌素类药物(P<0.05);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与药物联用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到45.45%,明显高于第1代和第2代头孢菌素,且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联合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症状可能累及神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以及过敏反应(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不同作用的药物联用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应从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类型、剂量和给药途径等角度考虑,采取控制和治疗措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近来有不少报道其不良反应,为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现综述如下[1-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在本次实验的8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二重感染13例,占16.25%;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8例,占22.0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6例,占20.00%;肾功能损害患者10例,占12.50%;过敏反应患者14例,占17.50%;其他9例,占11.2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所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重视,在用药过程中要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7,(27)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结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探讨,进而降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法本文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未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过敏体质、过敏史以及饮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以及泌尿系统反应等,其中以过敏反应和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居高。以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较为多发。结论临床上应该科学、合理的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严格依据适应证用药、掌握其禁忌证以及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等,积极的预防和制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菌药物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集的头孢类抗菌药物合并用药不良反应241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合并用药的药品种类及合并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主要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剂、抗病毒类药物、中药注射剂、激素类药物、其他抗菌药物等;头孢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用药前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过程中也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临床使用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医院使用头孢菌素治疗致严重不良反应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良反应类型、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诱发患者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患者个体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气候和环境因素等;不良反应类型包括:严重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需采取积极地预防措施。结论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类型及诱发因素多样,临床上应针对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全面判断,控制用法用量,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2010年该市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确诊肺结核患者1 36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7%,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BMI、月收入、诊断分型及肝炎病史为抗结核治疗相关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3.27,95%CI=2.073~5.439,P=0.002)、BMI〈18.5(OR=1.377,95%CI=1.021~3.548,P=0.037)及肝病史(OR=1.82,95%CI=1.003~6.248,P=0.046)为治疗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存在高龄、营养状态差及肝炎病史可一定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何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类型及合理用药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原因及涉及的药物,并据此制定合理用药措施。结果68例患者不良反应类型中,胃肠道反应占比最高为60.29%,其次是变态反应占比为25.00%;不良反应原因中未进行药敏试验占比最高为63.24%,其次是超剂量用药占比为26.47%;头孢曲松引发的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为33.82%,其次是头孢他啶和头孢唑林,分别占25.00%、23.53%。结论强制性开展药敏试验,强化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落实不良反应上报制度,均能减少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国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公开报道的1861例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1861例抗糖尿病药物所致ADR病例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60岁的病例占已知年龄病例数的76.3%,48.8%的病例存在不合理用药,50.2%的病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病例占较高比例的是格列本脲(40.3%),其次为胰岛素、消渴丸、苯乙双胍等;AD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低血糖反应为主(62.9%),其次是变态反应(14.0%)及乳酸酸中毒(11.0%);多数病例治愈或好转(91.4%),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8.6%),致残或致死病例占较高比例的是苯乙双胍(35.3%),其次为格列本脲、消渴丸、二甲双胍等。结论:使用抗糖尿病药物时须慎重考虑患者年龄、用法用量、药物品种等相关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有关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案例22例,分析案例涉及患者的基础资料,疾病史,药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史情况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等。结果 22例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年龄 60岁患者的发生率最高(72.72%);不良反应以肝功能异常最常见(95.45%),肌肉疼痛不良反应较少见(4.55%);所有患者在停药对症治疗后得以恢复,无死亡事件。结论在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时,应给予老年群体及存在合并症群体更多的关注,并尤其注意联合用药情况,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尽最大可能降低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游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4,(6):367-369
拉莫三嗪所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但无明显临床症状。该不良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联用其他抗癫痫药物、起始剂量超过推荐值和药物增量速度过快等。在初始应用拉莫三嗪及随后逐渐加量的过程中,须警惕可能存在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治疗时不应单纯依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决定是否停药或换药,若骨髓检查正常或骨髓前体细胞与红细胞系前体细胞比例增高,药物仍可继续应用;若上述比例减少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 L,则应停药或换药。对于既往患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者应定期监测,至少每季度进行1次实验室检查。给予此类患者行外科手术应尤其慎重,应进行术前血小板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月《中国药学文摘》不良反应项目下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的报道,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医学库》、《万方学术期刊资料库》,检测结果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为3048份,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为73份。结果累及器官与系统的前3位为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与泌尿系统损害,报告例数分别为41例、14例、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6.16%、19.18%、10.96%;全身性损害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与双硫仑样反应,呼吸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泌尿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为血尿。结论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严格掌握禁忌证,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制止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致急性胰腺炎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自上市以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其引起急性胰腺炎不良反应的文献,按照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史、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涉及11例患者,18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最高(36.36%)。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的为用药12 h,最长的为用药10周后,停药或减量或更换药品后不良反应症状可痊愈或好转。结论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致急性胰腺炎不良反应需引起医务人员重视,尤其是应用于儿童时。建议临床在应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和疗程给药,并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苯达莫司汀发表的有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病例报道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苯达莫司汀上市后ADR的病例报道,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累及器官/系统、处理及转归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收集27例病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62.11±9.47)岁。ADR多发生在用药3个周期内,累及7个系统/器官,其中以皮肤及皮下组织与血液系统最为常见(37.04%、33.33%)。结论 苯达莫司汀皮肤及血液系统ADR发生率较高,用药过程应密切监测。此外要特别关注苯达莫司汀长期给药及罕见ADR的监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