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采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AS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TA治疗,观察组采用PTA、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生活质量、并发症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结果 观察组术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L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RR、术后ABI及跛行距离、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患者采用PTA或PTA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相当,但ASO患者采用PTA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可降低TLR,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ASO一种更为有效的介入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微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扩张成形术(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下肢动脉闭塞患者52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龄(68.0±3.5)岁,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联合PTA组26例和单用PTA组26例,前列地尔联合PTA组在PTA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qd,连用2 wk,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术前踝/肱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的变化。结果 2组间歇性跛行、麻木、疼痛感在治疗后均有改善,但前列地尔联合PT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PTA组(P<0.05),2组治疗后最大行走距离和A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比较,前列地尔联合PTA组最大行走距离比单用PTA组增加明显(P<0.01),但AB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膝下动脉闭塞、狭窄患者,前列地尔联合微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扩张成形术短期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TA对老年下肢ASO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直三院收治的70例老年下肢ASO患者,其中20例采用ABG治疗作为对照组,50例采用PTA治疗作为观察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等治疗,并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内再狭窄率、通畅率、保肢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VAS评分、SNCV、MNCV,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内两组通畅率、再狭窄率、保肢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的足背血流量均增多,血流峰速、SNCV、MNCV均加快,动脉内径均增宽,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与ABG治疗老年下肢ASO的效果相当,均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但PTA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足背皮温,截肢(趾)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3.56±0.38)分低于对照组的(4.95±0.4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患肢足背皮温(30.84±0.58)℃高于对照组的(30.01±0.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截肢(趾)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后,不仅可以缓解疼痛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肢足背皮温,降低截肢(趾)率,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均采用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术后ABI、TcPO_2两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FBG、PBG以及Hb Alc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能够达到较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糖得到下降,在临床中具有较高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SAP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死亡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第1天,两组APACHE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7、14天,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4.04±3.38)d与对照组的(15.13±2.82)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5,P>0.05);观察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37.75±9.00)h、肠鸣音恢复时间(42.50±9.00)h均短于对照组的(43.41±11.25)、(47.75±10.0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良好,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显著,并可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酸菌素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乳酸菌素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胃排空率及胃肠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0%、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早饱感评分、中上腹烧灼感评分、中上腹痛评分、餐后饱胀不适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日常活动评分、饮食评分、不适评分、疾病控制评分、忧虑评分、睡眠评分、健康感觉评分、压力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DDQL各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率、胃动素(MLT)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血浆胃泌素(GAS)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排空率、M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素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正性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缓痛止泻软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98例IBS-D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缓痛止泻软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7.76%(43/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7%(3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BS临床症状(腹痛、腹泻和肛门肿胀)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8%(2/49)、12.24%(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痛止泻软胶囊治疗IBS-D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慢性咽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102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情况;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复发率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151.23±30.02)ng/L以及(84.75±12.59)pg/ml,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152.32±29.56)ng/L以及(84.56±12.49)pg/ml,两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113.42±19.87)ng/L以及(63.56±10.84)pg/ml,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92.35±20.26)ng/L以及(54.63±10.95)pg/ml;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2.01±0.34)、(8.19±0.67)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1.58±0.31)、(5.39±0.63)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咽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两组病例,观察组(微创清除术)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1.0%),死亡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5.2%)。两组治疗效果及死亡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对颅内血肿的治疗方面,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效果相对较好。血肿消失显著且死亡率较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