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字化成形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较分析采用数字化成形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行颅骨修补术的优缺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3例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A组)及66例采用传统手工塑形钛网(B组)进行颅骨修补术病例,对比分析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修补材料耗费、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区别.结果: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平均骨窗面积无统计学差异,A组钛钉用量、钛钉/骨窗面积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小于B组,B组住院时间、平均钛板使用面积、耗材总费用小于A组.结论: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所需材料总费用增加,但能够较完美地恢复患者颅骨外形,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致脑膨出行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时,脑组织膨出程度与手术前后颅内压的变化以及术后发生分流过度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沧州市中心医院因外伤原因行去骨瓣减压治疗,术后并发脑积水导致局部脑膨出,同期行颅骨修补及VP分流术的72例患者;行术前及术后腰穿刺测定脑脊液压力,并测量术前骨窗膨出高度;分析脑组织膨出程度与颅内压变化的关系,以及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脑组织膨出程度与颅内压的变化以3cm为临界值,膨出低于3cm的患者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不明显,膨出高于3cm的患者术后压力明显升高且与膨出程度呈正相关(r=0.98,P0.05);膨出高于3cm组的VP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与膨出低于3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分流术前脑组织膨出高于3cm的患者脑组织膨出程度与颅内压正相关,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对此类患者采用可调分流管调节压力,可改善患者颅内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数字化颅骨成形钛网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以往28例采用传统手工塑形钛网(A组)和23例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B组)进行颅骨修补术病例,对比分析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修补材料耗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住院治疗时间、钛网/骨窗面积比例和修补材料耗费方面无明显差异,但A组手术时间、钛钉/骨窗面积比例、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能够使患者的头颅外形达到解剖复位、塑形好、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采取颞肌外改良术式,结合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25例,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采取颞肌外的改良术式行颅骨修补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如外形的满意度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等作比较。结果平均随访8.6个月,2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对外形满意,术后无增加不良并发症。结论对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患者,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和颞肌外改良的术式进行颅骨修补,技术更简捷,外形满意,无增加不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塑形钛网与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修补患者155例,根据颅骨修补材料不同分为自体颅骨组和三维钛网组。两组患者均早期行颅骨修补,自体颅骨组与三维钛网组分别采用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和三维塑形钛网作为修补材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颅骨修补术后各项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颅骨修补后头颅外观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头皮不适及自觉头部畏冷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自体颅骨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三维钛网组(P 0. 05)。两组患者颅骨修补术前及术后Karnofsky功能评分(K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时,使用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较三维塑形钛网的总体并发症低,且患者术后满意度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同时机颅骨修补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按术后实施颅骨修补术的时间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5例于去骨瓣减压术后1~4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对照组35例于去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后实施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NIHSS)评分,观察2组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预后恢复良好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中度残疾、重度残疾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尽早实施颅骨修补术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采用硅胶、钛板、自体颅骨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修补材料将行颅骨修补术的229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A组(n=17,硅胶)、B组(n=58,钛板)和C组(n=154,自体颅骨)。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和C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三组修补术前、术后1及3个月的KP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C组的术后塑形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采用自体颅骨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的术后塑形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骨缺损合并慢性脑积水致脑膨出的患者在行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时,手术前、后的脑室压力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因外伤原因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慢性脑积水导致局部脑膨出的患者106例,术前及术后行腰穿测定脑脊液压力,测量术前骨窗膨出高度;检测脑血流相关参数,分析患者颅骨修补前、后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和左、右侧的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术前骨窗膨出超过3 cm的患者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而膨出低于3 cm的患者术前术后脑脊液压力变化不大;手术前后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颅骨膨出程度与术后颅内压升高相关,以术前骨窗膨出3 cm为临界值,对临床分流管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还应结合脑血流速度以外的其他指标对脑血供的改善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冻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时间间隔将40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每组20例。早期组于去骨瓣减压术后12周内接受颅骨瓣修补术,晚期组于去骨瓣减压术后12周后接受颅骨瓣修补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晚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深冻颅骨瓣修补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高凤兰  宋敏 《护理研究》2010,24(8):2080-2080
神经外科抢救危重病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去骨瓣减压术,可解除重度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水肿、脑出血等疾病对颅腔产生的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术中骨板多在开颅时咬除,造成颅骨缺损,形成一个窗,即“骨窗”。骨窗部位脑组织无硬脑膜及颅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性开颅后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贴敷脑供血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7例标准外伤性开颅后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87例均切口一期愈合,修补后外观满意,固定牢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贴敷对损伤脑组织有供血作用,特别是对脑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术前术后合并脑梗死、骨窗区有明显脑软化灶的患者,颞部保留部分颞肌供血,能保障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几年来,采用计算机设计的修复体修补颅骨缺损,使颅骨重建技术得到革命性的发展。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个体化塑形钛网,观察其用于大面积额颞顶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6-01/2007-08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对象: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患者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6~52岁。合并脑积水同时行V-P分流2例。缺损面积9.2cm×11.2cm~12.2cm×14.6cm。均于去骨瓣术后3~8个月行颅骨修补。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和快速自动成型技术,将钛网制成个性化颅骨修复体,将已塑形好的钛网置入颅骨缺损处,用钛钉固定缺损边缘。主要观察指标:颅骨修复后塑形效果、并发症。结果:1例出现少量皮下积液,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积液消失;钛网固定牢固,无浮动,头部正面观察对称适中,侧面观察曲度适合,无不规则凹陷,咀嚼无障碍。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无感染现象发生,无修补材料外露、塌陷、松动等常见颅骨修补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颅骨缺损成型技术,对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种颅骨修补材料颅骨成型手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加网硅胶材料颅骨成型25例,自体颅骨颅骨成型18例,三维金属钛网颅骨成型29例,随访5年,比较三种材料颅骨成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加网硅胶修补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0%,自体颅骨修补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三维钛网修补的29例无1例并发症,三维钛网修补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加网硅胶组与自体颅骨修补组(P〈0.01)。结论 三维钛网是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4.
神经外科抢救危重病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去骨瓣减压术,可解除重度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水肿、脑出血等疾病对颅腔产生的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术中骨板多在开颅时咬除,造成颅骨缺损,形成一个窗,即"骨窗".骨窗部位脑组织无硬脑膜及颅骨,只有头皮保护,病人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由于颅骨缺损与脑压之间的变化,致使骨窗部位膨隆或塌陷,易发生危险.护理人员经长期实践,自行设计了一种骨窗保护带,经76例病人临床应用观察,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数字化成型三维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经验。方法2008年11月~2014年1月共收治外伤后颅内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行数字化成型钛网修补病例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改进后的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在修补标准大骨瓣颅骨缺损中效果满意,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在修补标准大骨瓣颅骨缺损中值得推广应用,但在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中有值得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患者早期颅骨修补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9例患者按照导致脑膨出的具体原因分为三组:脑积水组、脑软化囊变组及硬膜下/纵裂积液组,术中颅骨修补时分别针对不同病因做了相应处理。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共有7例出现并发症,经分别处理后恢复良好。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3—6个月,术后意识障碍、认知能力及肌张力等较术前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并同期去除引起膨出的诱因,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中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6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颞肌下组、改良颞肌下组、颞肌外组,每组12例,对比三组患者术后的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并对比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改良颞肌下组患者在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方面优于其余两组,并未增加颅内出血、感染、硬膜外血肿、钛网松动、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颅骨修补术中,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能够使患者在外观、咀嚼力、颞部疼痛等方面得到改善,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自信心,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3例颅骨缺损患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修补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随访1年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修补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 33%对比,观察组11. 5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修补28例(A组),与普通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20例(B组),在手术操作时间,钛钉数量。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对头颅的外观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术前塑形质量明显提高,外观完美,并发症少,节约修补材料,手术时间缩短约57min。结论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钛钉数量,并发症少,患者及术者对术后头颅外观的满意度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体骨瓣头皮下埋藏早期颅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2003~2007年38例病人自体骨瓣头皮下埋藏早期颅骨成形术的治疗经验,术中将颅骨埋藏于头皮下,4周行自体颅骨修补术.结果 38例自体颅骨成形术后经6个月至1年随访,均有骨痂生长,全组病例塑形满意,术后2例发生头皮下积液,1例发生头皮感染.结论 自体骨瓣头皮下埋藏早期颅骨成形术能形成骨性愈合,塑形满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颅骨修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