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探讨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类型、分娩方式及临床处理方法,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近5年来头位分娩产妇3584例的分娩资料,其中有246例发生头位难产.结果 246例头位难产病例中行剖宫产术63例(25.61%),阴道助产90例(36.59%),经处理后自然分娩93例(37.80%),无新生儿、孕产妇死亡发生.结论 产程中应严密观察,积极处理,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头位难产是在头位分娩中,由于产道、产力、胎儿过大或胎头位置异常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难产。分娩中90%以上是头位,头位分娩中往往需在试产过程中才能确定难产与顺产,有时不易做出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以致危害母婴,因此如何从大量头位分晚中鉴别出正常或异常分娩,是产科工作者经常面临和需解决的问题,积极总结经验,早期发现难产倾向,及时处理,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产科质量。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产妇201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田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219-219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与分娩方式,提高对头位难产的识别、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7例头位难产临床资料,对其原因、临床特点、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位难产产妇中,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72例(61.5%),在头位难产的诸多原因中居首位,其后依次为宫缩乏力28例(23.9%),产道异常10例(8.5%),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7例(6.0%);在79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中,剖宫产65例(55.6%)。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慎重选择分娩方式,可明显降低头位难产对母婴危害,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5.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产前并发症,胎膜早破的病因很多,胎方位异常是其中之一,也是头位性难产的主要原因。有难产因素存在易发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又可使难产及手术分娩增加,因此胎膜早破往往是难产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7.
8.
由于计划生育及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完善和发展。胎位性难产 (臀位、横位 )的发生率已逐渐降低 ,头位难产成为产科中较突出的问题。因此 ,为了对头位难产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为了降低围产儿病率 ,我们对 612例头位难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自 2 0 0 0 - 0 2~ 0 6,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13 4 0例 ,其中头位难产共 612例 ,占分娩的总数的 4 5 .6% ,其中剖宫产4 5 2例 ,占分娩总数的 3 3 .7%。产妇年龄 2 3— 3 7岁 ,平均2 6.5岁。孕周 3 7+ 2 — 4 2 + 3周 ,平均 4 0 + 5,其中经产妇 96例 ,占 2 1.7%。阴道难产 (胎头吸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处理原则及防止措施。方法:对380例头位难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位难产发生率为19.3%,其中胎方位异常占头位难产75%,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结论:头位难产发生率高,应重视早期识别和预防,积极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位难产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深圳市西乡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收治的78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分娩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方法给予镇分娩痛,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胎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以及疼痛VA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头位难产产妇给予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的缩短分娩时间,降低产妇疼痛,并改善胎儿结局,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位评分法对单胎头位分娩方式和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6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x。检验。结果评分≥12分者绝大多数可经阴道分娩;9~11分者可试产;≤8分者应剖宫产结束分娩。评分≤9分者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高。结论头位评分法和各得分因素有较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住院分娩发生头位难产的孕妇126例与同期头位顺产1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头位分娩评分,潜伏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位难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明显高于头位顺产组。结论:头位难产导致母婴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头位胎儿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先露胎儿脐带绕颈220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20例头位分娩无胎儿脐带绕颈足月妊娠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产程及其分娩情况作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分别为18.5%,8.6%,4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8%,26.4%(均P<0.05).脐带绕颈1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2.6%,1.4%;绕颈2周为27.1%,17.0%;绕颈3周及以上为69.2%,53.8%;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成正比.结论 加强产前B超检查和监护,重视脐带绕颈这一因素,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可降低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应及早选择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统计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围生儿死亡病例,对报表分类汇总,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围生儿死亡共166例,死亡率为27.08%0,死亡分类中死胎为126例,占75.90%。死亡原因分析中首位为出生缺陷,共69例,占41.57%,其中以胎儿水肿综合征为主;而脐带因素已升至围生儿死亡原因的第2位,共51例,占30.72%。结论提高孕期监护及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控制围生期出生缺陷的发生,多参数定期母胎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计算机分析电子胎心率监护(EFM)与围产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 935份胎心监护曲线(CTG)的计算机评分及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按不同的CTG评分分5组:≥8分组,7分组,6分组,5分组和≤4分组.分别对各组新生儿出生后记录Apgar评分,羊水量、羊水污染度及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等项进行统计对比.结果CTG评分7分组和≥8分组各项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6分组与≥7分组相比,新生儿Apgar低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羊水污染及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5分组与≥6分组相比,羊水污染、Apgar低评分及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各项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分组,围产儿预后全部不良,各项指标与其他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计算机分析电子胎心率监护(EFM)对预测围产儿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