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糖尿病兔视网膜血流频谱,旨在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血流变化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03/06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6只,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46只进行糖尿病模型复制;糖尿病模型复制采用链脲佐菌素,耳缘静脉注射药物后(65mg/kg)24h内血糖高于18.87mmol/L,并能稳定5d即可为成功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时间点,2,4,6,8周时间点。每组在超声检测后处死,取视网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检查。常规超声检测视网膜动静脉血流频谱。结果:纳入动物56只,44只动物成功制备模型,且54只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在第2周显著增快,最大血流速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92±0.69),(12.23±0.43)cm/s],到第4周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11±0.41),(12.23±0.43)cm/s],从第8周起,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28±0.48),(12.23±0.43)cm/s],阻力指数和脉动指数在整个实验组变化不明显。②实验组视网膜静脉血流速度从第2周起显著增快,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3±0.12),(2.98±0.13)cm/s],直至实验结束。结论: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流为一过性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一过性增快,以后表现为缺血,而静脉血流速度增加,表明视网膜处于一种高回流状态。视网膜应对血糖改变的血流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鲁平  文世林  鲁豫 《临床医学》2004,24(10):15-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无眼部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分析其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和阻力指数的变化,所有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进行分期。结果:T2DM组的878只眼中,46只眼为DR1期,CRA的血流速度降低,RI增高,其余为NDR。但其中63只眼CRA的流速降低,但RI无明显增高,86只眼仅表现为流速稍低。结论:DR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在DR发现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提示视网膜血流灌注不良在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对24例(39只患病眼)增殖期(PR)和22 例(38只患病眼)非增殖期(NPR)视网膜病变及无视网膜病变(NDR)的2型糖尿病患者C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DR组与NDR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力指数(RI)增高、舒张期血流速度(EDV)降低(P<0.01),以PR组明显,其眼球壁厚度厚于NPR组(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DR程度的增加,CRA的RI增加,血流速度降低(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增加,视网膜的缺血性改变越明显.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用于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球后血管血流参数,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国内外学者积累了诸多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无创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分别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PSV、EDV 、RI,并与糖化血红蛋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DR组的PSV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DR组的RI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CRA的RI升高及PSV的降低存在相关性.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无创评价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DR的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彩色多普勒测定105例正常人与4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在数,计算其比值来研究CRA,CRV血流动力学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正常人CRA,CRV血流动力学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关系。DRP中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各项血流参数的幽会明显减小与正常组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在早期视网膜病变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CRA血流参数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临床已确诊糖尿病、但经眼底检查未见视网膜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进行CR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先根据血糖水平控制良好与否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血糖控制不良患者,B组为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然后将A组患者通过各种措施使血糖水平在4个月内均控制良好者重组为C组。结果A组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B组更明显;C组CRA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 <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CRA血流动力学改变先于临床病理改变;CRA血流参数与血糖水平有密切相关;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逆的功能性改变。  相似文献   

8.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雄性成年 Wister大鼠 7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 ,实验组经链脲佐素腹腔注射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两组大鼠均分别于 4周、 8周和 12周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的血流动力学 ,分析其收缩期最大流速 (Vmax)、舒张期最小流速 (Vmin)、 E/ P(Vmin/ Vmax)、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的变化。检查完毕即摘除大鼠眼球 ,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和观察。结果 :4周时实验组大鼠 CRA血流动态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8周时 ,实验组大鼠 Vmax、Vmin以及 E/ P均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 (P<0 .0 5) ;12周时 ,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大鼠 CRA血流的 Vmax、 Vmin及 E/ P明显降低 (P<0 .0 5) ,RI和 PI显著增高 (P<0 .0 5)。而光镜下实验组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观察仅在 12周发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于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之前早期发现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异常 ,提示视网膜血流供应和灌注的不良可能在 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尚无可见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资料。方法:经散瞳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定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48例,32例对照组。使用美国Acuson128XP/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平均血流速度、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及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正常对照值,二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无可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视网膜中央动脉已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检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颈动脉血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主动脉瓣病变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对正常组42例,观察组47例: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3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33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正常颈总动脉频谱形态呈三峰形,收缩期两峰Vs1>Vs2;舒张早期可有反向频谱,△T/T比值<1/10。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时,颈总动脉收缩期可出现“M”形频谱,出现率为72.2%;1例主动脉瓣狭窄,颈动脉频谱形态呈“圆顶状”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颈总动脉出现“舒张期返流”频谱,即△T/T≥1/10。“舒张期返流”频谱的出现与瓣膜返流程度有关:轻度返流,△T/T比值正常或<1/4,中度返流,在1/4~1/2之间,△T/T≥1/2,均为重度返流。6例瓣膜置换术后,4全颈动脉频谱形态恢复正常,2例仍有“舒张期返流”频谱,其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结果表明: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时,颈总动脉收缩期可出现特征性“M”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可见“舒张期返流”频谱。“舒张期返流”频谱是区分轻与中重度瓣膜关闭不全的简便方法,也可大致区分中与重度关闭不全。比较换瓣前后,颈动脉异常频谱形态变化,可作为间接评价主动脉人工瓣功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各级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3例糖尿病患者,排除合并心衰、泌尿系感染、结石、肾血管疾病及其他原因致肾脏原发、继发病变,所有患者尿微量蛋白阴性,24h肌酐清除率均正常。同时选择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受试者的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进行检查,并对其血流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dmin)和阻力指数(R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各级肾内动脉的血流的Vsmax依次为(57.03±20.18)、(38.55±13.61)cm/s,Vd min为(26.94±14.20)、(19.29±7.52)、(14.35±4.42)、(10.47±4.27)cm/s,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4、1.77、1.90、2.95、2.32、2.13,P均<0.05)。而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3、4.33、6.19,P均<0.05)。结论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和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对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107只眼)糖尿病患者和60例(60只眼)健康对照组,分析其眼声像图特点。结果107只患眼,检出玻璃体出血32只眼,玻璃体机化膜61只眼,玻璃体下出血14只眼,玻璃体后脱离22只眼,视网膜脱离13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超声诊断符合99只眼,误诊7只眼,漏诊1只眼。结论超声在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成像的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71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进行了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0.01)。阻力指数(RI)比对照组增高(P<0.05)。糖尿病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C组)VPS、Vmean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A组)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异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Intraoperative color Doppler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with a 4- to 7-MHz transducer was performed on 28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o image and evaluate the transmural coronary blood flow before and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he transmural coronary flow was visualized in 26 (92.8%) of 28 patients in the inferior wall and in 13 (46.4%) of 28 patients in the lateral wall. The peak diastolic flow velocity of the transmural coronary artery in the inferior and lateral wal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a successful bypass graft to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from 34.0 +/- 19.7 to 64.9 +/- 30.9 cm/s, P <.001, n = 10) and to the 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 (from 35.1 +/- 18.6 to 62.1 +/- 21.1 cm/s, P <.001, n = 10).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no bypass graft to the right or 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 Coronary blood flow can be mapped and the velocity measured with Doppler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with a high-frequency (4- to 7-MHz) transducer. Assessment of the transmural coronary flow may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nd aid in decision making during surgical revasculariz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检测急、慢性附睾炎并发精索静脉曲张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直接检查法在清晰显示二维超声图像基础上,进行CDFI血流分类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速度(Vmin)和阻力指数(RI)的检测.结果 对56例急性附睾炎和92例慢性附睾炎患者血流检测表明,急性附睾炎组Vmax高于慢性附睾炎组,而RI前者低于后者(P〈0.01);急性附睾炎组CDFI血流以Ⅱ、Ⅲ级血流为主(50/56),而慢性附睾炎组患者主要表现为Ⅰ、Ⅱ级血流(77/92);精索静脉曲张是附睾炎的常见表现(89/148).结论 二维及CDFI可清晰显示急慢性附睾炎图像,在其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背景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是一组累及脊柱、外周关节、关节周围结构及关节外组织的疾病,多侵犯青壮年男性,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目前多数人认为肌腱韧带附着点是SpA病变的首发部位,因而附着点炎是SpA最重要的病理基础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的对比健康志愿者和SpA患者肌腱韧带附着点血流的差异,探讨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CD)在协助评估附着点病变中的价值.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非随机正常对照的基础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风湿科、超声科及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对象病例组纳入2001-08/2002-04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并愿意接受CD检查的30例SpA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1年欧洲SpA研究组关于SpA的分类标准,其中男24例,女6例;对照组纳入3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或学习的年轻健康工人和医学生,所有对照者均无关节病和慢性腰背痛病史,自愿参加,其中男22例,女8例.干预以CD测定每例人选的健康志愿者和SpA患者下肢18个附着点的血流,并以半定量法进行分级.主要观察指标附着点血流情况.结果30例健康志愿者,有5例(占16.7%)至少在1个附着点检测到血流,全部540个被检附着点中,共有9个检测到血流信号,均为1级血流,附着点血流阳性率为1.7%;而30例SpA患者中有24例(占80.0%)至少有1个附着点检测到血流,全部540个被检附着点中,共有84个检测到血流信号,其中检测到1、2、3级血流的附着点数分别为19,33和32个,附着点血流总体阳性率为15.6%,经x2检验,SpA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组间附着点血流阳性率及其血流级别构成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CD是检测附着点血流的一种有效手段,SpA患者下肢附着点存在明显的血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