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分布及密度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食管癌巢周围和癌巢中心区以及正常食管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癌巢周围区LVD明显高于中心区和正常组织(P<0.01).癌巢周围区LVD与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癌巢中心区LVD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D2-40是淋巴管特异和敏感的标记物,食管癌功能性淋巴管主要存在于食管癌巢周围,检测癌巢周围淋巴管可能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腺癌中微淋巴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原发性胃腺癌组织周边区和中心区及其正常胃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其与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周边区LMVD明显高于中心区LMVD(P<0.05)和正常胃组织LMVD(P<0.05),且淋巴管为功能性的。周边区LMVD与肿瘤的Ming分型、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无关(P>0.05)。中心区LMVD与这些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胃腺癌癌周LMVD和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癌周LMVD是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腺癌中微淋巴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原发性胃腺癌组织周边区和中心区及其正常胃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其与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周边区LMVD明显高于中心区LMVD(P<0.05)和正常胃组织LMVD(P<0.05),且淋巴管为功能性的。周边区LMVD与肿瘤的Ming分型、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无关(P>0.05)。中心区LMVD与这些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胃腺癌癌周LMVD和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癌周LMVD是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情况并探讨淋巴管生成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免疫组化方法对63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直肠癌及相应切缘正常组织的淋巴管进行染色,并测定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同时检测促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结果 直肠癌肿瘤周边区淋巴管密度(peritumoral LVD,LVDpt)显著高于中心区淋巴管密度(intratumoral LVD,LVDit)及正常组织,而后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其中LVDpt与直肠癌VEGF-C及VEGFR-3的表达、淋巴结转移、低的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 直肠癌主要是肿瘤周边区存在着淋巴管的生成,淋巴管的数量不但与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且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进行检测,旨在探讨VEGF-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NSCL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VEGF-D在NSCLC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集NSCLC标本62例及正常肺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D在组织中的表达,应用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以计数淋巴管密度(LVD).结果:NSCLC组VEGF-D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0).VEGF-D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0).NSCLC组LVD高于正常肺组织组(P=0.000);有淋巴结转移组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6);相关分析证实LVD同淋巴结转移范围呈正相关(r=0.379,P=0.002).随VEGF-D表达强度的差异,各组LVD存在差异,各阳性组均高于阴性组,相关分析证实VEGF-D蛋白表达强度与LVD呈正相关(r=0.437,P=0.000).结论:淋巴管密度是NSCLC淋巴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VEGF-D参与了NSCLC的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NSCLC的淋巴管侵袭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是评估预后和制定治疗措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测定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理标本中COX-2蛋白表达,并进行评分,同时用D2-40显色淋巴管进行淋巴管密度(LVD)计数.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OX-2较正常组织表达明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COX-2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LVD计数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COX-2与LV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1,P<0.01).结论 COX-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淋巴管形成起重要作用,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podoplanin检测肾细胞癌(RCC)组织中淋巴管,用淋巴管密度(LVD)表示淋巴管生成情况, 探讨RCC 内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RCC和10例肾外伤致肾切除的正常肾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C、podoplanin 的表达,计算VEGF-C阳性表达率及淋巴管密度值,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RCC 组织内VEGF-C 阳性表达率(71.1%) 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10.0%),P<0.01,高中分化(70.6%) 和低分化(72.7%)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阳性组中VEGF-C阳性率(81.3 %)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65.5%),P<0.05.RCC组织内LVD(6.8±1.3) 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1.2±0.3),P<0.01;VEGF-C阳性组LVD(7.6±1.5)显著高于VEGF-C 阴性组(4.7±0.9),P<0.05, 淋巴结阳性组LVD (8.3±1.4) 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5.1±1.1),P<0.05.结论:淋巴管生成可能是RC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VEGF-C参与RCC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运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测定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1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病理标本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蛋白表达,并进行评分,同时用D2 40显色淋巴管进行淋巴管密度(LVD)计数.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OX-2、VEGF-C较正常组织表达明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COX-2、VEGF-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P<0.05);转移组LVD计数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COX-2与LVD(r=0.71;P<0.01)、VEGF-C与LVD(r=0.68;P<0.01)、COX-2与VEGF-C之间(r=0.65,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COX-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淋巴管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促进肿瘤淋巴管的形成,有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胃癌中E2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中E2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9例人原发性胃癌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中E2F-1的表达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情况以及与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侵袭深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E2F-1在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6%(39/49)和26.5%(13/49),差异有显著性(P<0.001).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中E2F-1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中E2F-1超表达和反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MIF在宫颈癌组织巾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官颈癌组织,20例官颈上皮内瘤变(CIN)及lO例正常官颈组织中Survivin和MIF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宫颈浸润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和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正常宫颈组和CIN组Survivin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F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CIN组和官颈癌组表达率增高,且正常宫颈组和CIN组及宫颈癌组中M1F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官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MIF在官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均无关(P>0.05).结论 survivin和MIF作为肿瘤相关因子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两者的表达与凋亡机制的紊乱及癌基因与抑癌基凶的水平失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