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庞健  徐钢 《医学科技》1997,(1):20-2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2例骨巨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检测分析,探讨PCNA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分布及与Jaffe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结果显示,PCNA的阳性反应只在内巨细胞瘤波形蛋白阳性的单核基细胞的胞核中出现,而多核巨细胞均无阳性表达;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增殖指数虽随Jaffe病理分级增高有呈递增趋势,但各级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叠现象;PCNA增殖指数低即低度增生的骨巨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NO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胰岛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探讨一氧化氮在钠毒素血症大鼠胰岛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mg/kg体重LPS腹腔注射致内毒素血症大鼠为模型,观察血清、胰腺NO含量的动态变化,用NADPHd组化染色检测胰岛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外源NO供体和LPS在体对外胰岛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40例骨肉瘤和40例不同级别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PCNA表达与肿瘤组织内MVD之间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Ⅱ~Ⅲ级组PCNA表达明显于高于巨细胞瘤的P53骨巨细胞瘤1级组(P〈0.05),且骨巨细胞癌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VD〈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1例发生于成人的胰腺腺癌伴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进行临床、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位于胰体、尾部,体积4cm×3cm×2cm,切面灰白灰黄,质较硬,局部略呈胶冻状。镜下见导管腺癌和胰岛细胞瘤两种成分。免疫组化标记腺癌细胞表达Ker、LCK、CEA;胰岛细胞瘤细胞表达CgA、insulin。结论:胰腺腺癌是消化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合并胰岛细胞瘤非常罕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强度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了46例MFH细胞中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强度。结果显示MFH的P^53蛋白与PCNA表达间呈正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组PCNA的表达强度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组。P^53慢白表达阳必和PCNA表达强度值高组较P^53表达阴性和PCNA表达强度值低组的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6.
探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40例骨肉瘤和40例不同级别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PCNA表达与肿瘤组织内MVD之间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Ⅱ~Ⅲ级组PCNA表达明显高于骨巨细胞瘤I级组(P<0.05),且骨巨细胞瘤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VD<5的肿瘤组织(P<0.05);骨肉瘤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MVD<5组(P<0.05)。p53蛋白阳性率虽骨巨细胞瘤Ⅱ~Ⅲ级、骨肉瘤均高于骨巨细胞瘤1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PCNA过度表达与MVD有密切关系,p53、PCNA及MVD可作为评估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预后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AN)的表达,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的表达。结果: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CNA标记指数随病理分级增高和肿瘤体积增大,Ⅰ、Ⅱ、Ⅲ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PCNA标记指数高表达者死亡明显高于低表达表(P〈0.01)。结论:PCNA是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骨肿瘤切片。结果表明,各亚型和各组织学分级的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PCNA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的部分细胞核呈PCNA阳性,提示单核基质细胞是肿瘤性细胞,而部分多核巨细胞是由这些肿瘤性单核基质细胞融合而来。软骨肉瘤PCNA阳性率明显低于骨肉瘤的软骨母细胞型。  相似文献   

9.
益气养血保元方对肺癌细胞PCNA,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益气血保元胶囊(OQP0对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PCNA,p53蛋白异常表达的影响。结果:OQP作用后A-549细胞PCNA,p53蛋白表达减弱。提示:OQP可抑制PCNA,p53蛋白表达,其抑癌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PCNA,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PCNA和BCL—2表达预后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有随访资料的大肠癌石蜡标本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细胞性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大肠粘膜表面上皮PCNA和BCL-2表达均为阴性,而PCNA和BCL-2大肠癌组织均有较高表达,且PCNA在大肠癌中表达强弱与患者术后复发时间,死亡时间,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Dukes分期有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发病年龄,性别,肿块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及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3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43例均随访或追观5年以上。结果:NSCLC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79.1%,34/43)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阳性表达率(13.3%,2/15)(P<0.01);Ⅲ期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Survivin++~+++组的生存期明显较survivin-~+组短;Survivin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关系(P>0.05)。NSCLC的PCNA增殖指数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P<0.01);增殖指数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增殖指数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关系(P>0.05)。Survivin蛋白++~+++组中,增殖指数明显高于survivin-~+组(P<0.05)。结论:Survivin和PCNA蛋白过度表达与NSCLC的发展、预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评估NSCLC的进展及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Survivin在NSCLC中表达上调,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提示survivin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壶腹癌中抑癌基因P16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5例壶腹癌及11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16蛋白在壶腹癌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阳性与是否侵犯胰头及肿瘤大小无关;P16蛋白与PCNA的表达呈明显  相似文献   

13.
Expression of CD44V6 and PCNA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 variant 6 (CD(44)V6)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ocul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Methods Streptavidin-biotin complex (SABC)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CD(44V6)and PCNA in 35 cases of ocul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20 cases of papillomas, and 11 cases of normal eyelid tissue.Results The CD(44V6)positive rate was 62.9% (22/35) in ocul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15.0% (3/20) in papillomas, but not detectable in the 11 cases of normal eyelid tissue.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CD(44V6)in ocul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benign tumors (χ[2=11.57, P<0.01)or control tissue (P=0.001), a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CD(44V6)in metastas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ithout metastasis (P=0.049). PCNA labeling indexes (PI) in tumors with CD(44V6)ex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t=20.21, P<0.01). Conclusions Overexpression of CD(44V6)is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 and metastasis of ocul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CD(44V6)protein positive staining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PI. CD(44V6)and PCNA are useful for evaluating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对36例ACC进行了研究。ACC按病理形态分为筛孔型、腺管型和实体型。结果:PCNA阳性表达率为77.78%,其中筛孔型69.23%,腺管型78.95%,实体型为100%。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6.11%,其中筛孔型为30.77%,腺管型为26.32%,实体型为100%。结论:PCNA表达指数与染色强度可作为评价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P53基因突变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其对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变、肝细胞不典型增生 (L CD)与肝细胞癌 (HCC)的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 2 7例 HCC、 90例肝硬变组织中 PCNA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 PC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变组织 (P <0 .0 5 ) ;伴有 L CD改变或 HBV感染的肝硬变组织 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 L CD改变和 HBV感染者 (P <0 .0 5 )。结论 :(1) PCNA可能是检测各种细胞增殖状态的很有价值的标记物 ;(2 )具有较高 PCNA阳性表达率的 L CD有活跃的增殖能力 ,可能是一群具有肿瘤性增殖潜能的癌前细胞。  相似文献   

16.
宫颈鳞状细胞癌的PCN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宫颈鳞癌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CNA表达。结果 宫颈鳞癌PCNA强阳性率为61.3%,正常宫颈组织均为弱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强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PCNA表达有助于判断细胞的增殖活性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CNA和MMP-2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性,为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标本中PCNA和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增高,PCNA表达率在Ⅱ+Ⅲ级较Ⅰ级增高;PCNA高表达者复发率和转移率较低表达者增高.②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增高,MMP-2阳性率在Ⅱ+Ⅲ级较Ⅰ级增高;复发组和转移组中MMP-2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结论 PCNA和MMP-2的表达变化与组织学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PCNA和MMP-2的高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和PCNA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HIT表达阳性率(57.5%)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90.0%)(P<0.01);腺癌组织中FHIT的表达阳性率高于鳞癌,且表达阳性率与鳞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HIT表达阳性率与患者是否有吸烟史有相关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CNA表达阳性率(60.0%)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10.0%)(P<0.01);FHIT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HIT和PCNA表达呈负相关(rs=-0.547,P<0.01).结论:FHIT表达下调是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的分子基础之一,FHIT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维吾尔族口腔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生物学特征问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有效防治口腔鳞癌提供实验科学依据。方法:对66例维吾尔族口腔鳞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CNA的表达及变化,采用PCR技术检测HPV感染率。结果:PCNA在口腔鳞癌中阳性率为84.8%,在口腔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1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在口腔鳞癌中阳性率为42.4%.在口腔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CNA在细胞内的过度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状上皮组织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过程起关键性的作用,可对良、恶性病变从分子水平进行评估,并可作为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鳞癌的分子生物学指标。(2)HPV16、18型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了解皮肤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分化,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鳞癌及52例基底细胞癌中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结果;皮肤鳞癌中p53积经为43.1%,其中高分化与中等分化,低分化鳞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