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人酸(kainic acid,KA)侧脑室注射并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大鼠海马结构中noggin基因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方法:大鼠在侧脑室注射KA后1、3、7、14、30和60d等不同时间,采用RT-PCR研究noggin mRNA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化观察nogg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大鼠海马结构中noggin mRNA有少量表达。noggin阳性细胞主要位于齿状回及CA3、CA1区,数量较少。侧脑室注射KA诱发SE后,noggin表达持续升高,3d达到高峰;7d在脑内的表达开始降低;注射后2个月,noggin表达降至术前水平,仅见散在的阳性细胞。结论:侧脑室注射KA并诱发SE后,大鼠海马结构中noggin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海人酸(KA)癫痫模型中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方法采用KA癫痫模型,在造模后第7天应用碱性磷酸酶法显示海马脑片的微血管,光镜观察,定量分析。结果海马内的微血管呈层分布,构筑模式与神经元的构筑模式相一致;KA组的微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血管平均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血管总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血管的平均长度略高于对照组(P=0.085)。结论癫痫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的改变是癫痫发病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神经发生(neurogenesis)是指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或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ecursor cells,NPCs)的增殖、分化以及新生神经元的存活、成熟和迁移整合的过程.实验证实~([1]),成年动物及人类的室管膜与室管膜下区、嗅球、海马、中隔、纹状体及皮质与脊髓广泛分布有多潜能的NSCs与NPCs,这些细胞能分化为有完整功能的神经元并整合入神经环路,提示中枢的神经发生不仅限于胚胎期,在生后乃至成年的整个发育期均能观察到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海人酸致痫大鼠脑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癫痫组(EP组,n=12)、地塞米松干预癫痫组(DEX组,n=12).后两组采用海马注射海人酸方法制作癫痫模型,DEX组癫痫造模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4 mg/kg.分别记录各组大鼠达到Ⅲ级和Ⅴ级发作时所需的时间(潜伏期),初次至第6次≥Ⅳ级发作的间隔时间作为评价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的指标;大鼠术后24 h处死,使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海马CA3区、齿状回、杏仁核复合体区P-gp表达及脑损伤情况.结果:①Sham 组未见癫痫发作;DEX组与EP组达到Ⅲ级发作的潜伏期分别为(87.92±45.80)min和(67.50±22.91)min,达到Ⅴ级发作的潜伏期分别为(103.33±51.27 )min和(75.60±22.10)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P组相比,DEX组样发作严重程度降低(P=0.004);②与EP组相比,DEX组于所观察的脑区损伤均减轻,以海马CA3区和杏仁核复合体区较为显著;③与Sham组比较,EP组各观察脑区P-gp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EP组相比,DEX组海马CA3区和杏仁核复合体区P-gp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在齿状回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结论:地塞米松可降低海人酸致痫大鼠发作严重程度和脑损伤,抑制P-gp表达上调,其中以海马CA3区和杏仁核区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C57BL/6颞叶癫痫小鼠模型,观察其在行为学和病理学上的变化.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组(35μL/g)和海人酸注射组(12 mg/kg),进行单侧海马注射.注射5 d或5周后,取小鼠脑进行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结构改变;检测海马组织中mTOR通路标志物P-S6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用海人酸 (Kainic acid,KA) 10 mg/ kg给 Sprague- Dawley (SD)大鼠颈部皮下注射 ,诱发急性癫痫发作 ,在急性癫痫发作后一周 ,用阈下剂量 (5 mg/ kg)的 KA检测癫痫敏感性。同时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并发现癫痫敏感性形成大鼠额叶皮层胆囊收缩素原 (PCCK) m RNA明显增加 ;海马结构中 ,靠近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 (DGCs)基底部锥体样胆囊收缩素 (Cholecystokinin,CCK)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染色明显增强 ,但海马门尖部 CCK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而癫痫敏感性未形成大鼠未见上述变化 ,提示上述变化与癫痫敏感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癫痫大鼠海马内凋亡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鸿锦  宫瑾  李冬冬  张万琴  洪昭雄 《解剖学报》1999,30(4):322-324,I009
目的 为揭示海人酸癫痫模型海马内神经元的死亡机制。 方法 选用海人酸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对海马内凋亡神经元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结果 电镜下,实验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门区和CA1区内可见散在的凋亡神经元,凋亡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核周染色体的聚集和凝结成块,其核膜表现为皱缩和扭曲,在晚期凋亡的神经元有时可见核膜破裂。凋亡神经元胞浆内的细胞器保持完整。 结论 凋亡参与了海人酸诱发癫痫发作后海马内神经元的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8.
海人酸对家兔海马和尾核神经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成年兔和幼年兔神经元对海人酸的敏感性,并观察了海人酸对家兔海马和尾核神经元的作用。主要结果为: 1.成年兔侧脑室内注射不同剂量的海人酸后,海马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注射剂量为0.8μg时,CA_3和CA_4区的大部分锥体细胞有明显的溃变,细胞皱缩,着色深,并有胶质细胞增生;同时尾核神经元也有严重损伤,胶质细胞大量增生。剂量为0.5μg或0.3μg时,CA_3和CA_4的锥体细胞约有1/2被破坏。剂量增至1μg时,锥体细胞损伤范围扩大,溃变更严重。 2.幼兔侧脑室内注射0.1μg或0.2μg海人酸后,海马的锥体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但仪限于CA_3a区。 3.向成年兔海马CA_2区注射0.3μg海人酸后,海马神经元即有明显的损伤,但只局限于注射的部位。成年兔尾核头部注射0.3μ海人酸后,可在注射部位观察到损伤的神经元和数在的胶质细胞。成年家兔海马锥体细胞对海人酸的敏感性较幼兔为强。海人酸对家兔海马锥体细胞的作用比较强,同时尾核神经元对海人酸也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EphA4在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天麻素对EphA4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海人酸模型组、海人酸+天麻素干预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AO/EB荧光染色、LDH活性测定检测神经元凋亡和坏死情况,CY3荧光染色检测EphA4表达变化。结果:海人酸模型组较对照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EphA4表达显著增高(P<0.01);海人酸+天麻素干预组较海人酸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下降,EphA4表达上调显著受抑。结论:海人酸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过程中EphA4表达增高,天麻素在这一过程中抑制EphA4表达,对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人酸诱导癫痫大鼠齿状回神经肽Y能苔状纤维侧枝发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海马苔状纤维侧枝发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在海人酸诱发大鼠出现癫痫发作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内神经肽Y能纤维的异常发芽。结果:首次证实在癫痫发作后7天时,在海马齿状回内分子层就已出现神经肽Y能纤维的异常增生。结论:这可能是对癫痫发作后齿状回门区神经肽Y能神经元缺失的一种代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海马巢蛋白阳性神经元及其出生后的发育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在成年大鼠海马 CA1、CA2和 CA3区锥体层某些特定部位的神经元呈巢蛋白阳性反应。巢蛋白阳性神经元出生后 3周开始在海马中出现 ,并且到 12月龄大鼠海马内仍有存在。双重反应结果显示 ,巢蛋白与 GABA在海马神经元内无共存。成年大鼠海马锥体层神经元表达巢蛋白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观察胎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海人酸毁损成年大鼠海马中的迁移和分化情况。立体定位注射海人酸毁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毁损一周后,将Hoechst33342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毁损区,分别于术后1、2、4、8周取材,利用荧光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追踪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毁损侧海马中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显示,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海马锥体层呈链状迁移,并分化为MAP2阳性细胞和GFAP阳性细胞。这些结果提示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海马锥体层呈链状迁移,大部分分化为胶质细胞,部分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海人藻酸致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光镜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成年Wistar大鼠70只,雌雄不拘,通过向腰髓内注射海人藻酸(5μl,0.001mol/L)建立了脊髓内注射神经毒导致大鼠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一部分向脊髓内注射盐水做为对照.动物按注射后存活2h、6h、12h、24h、3d、6d和14d分组.Nissl染色,电镜观察。注射后24h内,脊髓腹角神经元出现进行性细胞肿胀,尼氏作皱缩深染,形成许多微细的空泡,胞核浓缩。电镜下观察到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氏体的肿胀和胞质内的空泡和树突的膨胀.注射后3~6d,神经细胞发生明显的退变,细胞质浓缩,尼氏体分解,早期病变的小空泡形成较大的空洞,核偏移。6d后大部分细胞死亡,尚存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明显肿胀,细胞核的边界不清,尼氏体完全消失,电镜下显示细胞器完全被破坏,胞质内的空洞进一步融合形成几个大空洞,细胞核继续浓缩。14d后注射部位的运动神经元几乎完全消失,胶质细胞明显增生。作为谷氨酸受体激动剂的海人藻酸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急性溃变,可作为除撞击、压迫、缺血或横断所致脊髓损伤以外的又一种动物模型,其损伤的病理变化以神经元退变为主,而脊髓的完整性不受破坏,类似于脊髓灰质炎的病变,适用于神经细胞移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红藻氨酸颈部皮下注射 ,诱发大鼠癫痫发作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 ,观察前额叶皮层多巴胺 D2 受体蛋白和m RNA的变化。在诱发 4,5级癫痫发作后 4周 ,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 层细胞多巴胺 D2 受体免疫反应活性及其 m RNA明显下降 ,而在 、 层则有明显上升。多巴胺 D2 受体蛋白及其 m RNA在 层的下调可能导致该层锥体细胞的脱抑制 ,从而导致其往皮层下核团如尾壳核和伏隔核的谷氨酸能输入增加。而 层的上调则可能导致该层输出信息的障碍 ,引起皮层间信息联系的改变 ,这种变化对于探讨癫痫并发的认知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规律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NTD的保护作用。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进一步分为3组,A组:孕前第8d开始灌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B组:孕后第1d开始灌服;C组:不灌服。孕鼠分别于孕第8d高温处理,对照组不灌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不进行高温处理。对以上各组胎鼠进行形态学观察,计算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stin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C组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最高,为77.5%;各组鼠胚神经上皮细胞胞质中nestin呈阳性染色,实验C组的染色明显弱于其它组;不同发育阶段各组染色强度不同。结果提示,nestin低表达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重要因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高温致神经管畸形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瑶  罗丕福 《解剖学杂志》1994,17(4):344-348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暂时性全脑缺血诱导的c-fos原癌基因蛋白(Fos)在海马表达的分布,强度和时间过程等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缺血40min再循环后2h,首先在海马齿伏回转折部的颗粒细胞和下托诱导出Fos表达,5-8h达到高峰,8h后锐减并逐步消失。CA4和CA3区的Fos表达在缺血再循环后3h出现,5h达到高峰,持续至24h消失。而在CA2和CA1区,Fos表达最弱,最晚(5h才出现 )  相似文献   

17.
红藻氨酸致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c—fos mRNA和Fos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瑞发  周长满 《解剖学报》1997,28(2):151-156
为探讨即早反应基因在神经损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用原位分子杂交和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脊髓内注射红藻氨酸后1h至14d的不同时间点,L1-3脊髓腹,背角神经元中c-fos mRNA和Fos免疫阳性信号的变化。结果表明,KA致脊髓损伤后2-8h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c-fos mRNA的表达和Fos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明显增加,12h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后3d又明显增强;而脊髓背角神经元内仅在伤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巢蛋白 (nestin)在骨骼肌卫星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分布状况以进一步探讨 nestin在肌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本实验对新生 Wistar大鼠股部骨骼肌传代培养后 ,在不同发育期进行 nestin单克隆抗体的 ABC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并以抗 actin,desmin单克隆抗体作同期对照 ;计算阳性肌卫星细胞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 :actin,desmin,nestin三组间在同一培养时间点上的阳性肌卫星细胞数量无差异 (P>0 .0 5 ) ,但在时间点之间的比较上 ,4h组较 2 h组的阳性肌卫星细胞数量有所增加 (P<0 .0 5 ) ,其余各时间组的阳性肌卫星细胞数量则显著高于 2 h组、4h组 (P<0 .0 1)。提示 :nestin在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发育过程中有表达  相似文献   

19.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系统应用马桑内酯所致的慢性癫痫大鼠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证明,整个海马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反应明显增强,并可见阳性细胞增生、胞体肥大,尤以齿状回门区和海马分子腔隙层及始层为甚。此外,本实验还发现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反应强度随发作后不同时间间隔(2 h~9 d)而不同,且直至发作后9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反应程度仍高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马桑内酯所致癫痫反复发作可使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