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急救和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救治和预后指导。结果综合组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的抽搐复发率为4.4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综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78%(P0.05)。结论给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综合性的急救与治疗以及预后指导,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快速把体温降下来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加强急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复发情况.结果 ...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组和个体化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施行常规急救治疗,个体化组患儿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抽搐发生率.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个体化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再次抽搐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中给予个体化急救治疗,有助于促进体温和惊厥症状快速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抽搐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共计68例,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接受传统急救护理,另34例患儿为试验组,接受传统急救与个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急救效果及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1周内惊厥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在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惊厥复发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予以急救及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急救质量,有效减少惊厥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治疗及预后指导,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退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及预后指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综合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急救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患儿进行有效积极的急救护理总结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策。结果高热惊厥发生因素中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因素其次是肠炎。6个月到3岁是小儿高热惊厥发生的主要年龄段;经规范优质护理(包括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热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后患者均退热退热率为100%患儿退热平均时间为(51.65±20.18)min患儿住院期间均未出现癫痈等并发症。结论熟悉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了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7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护理要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急救的护理,并辅以病因治疗,患儿惊厥很快缓解,不留任何神经精神症状,住院7d-10d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过程中,行之有效的降温措施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止惊措施。可迅速缓解小儿高热惊厥,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可防止高热惊厥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小儿高热和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几年由于呼吸道感染导致高热惊厥的患儿78例,对所有患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将患儿平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综合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其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高热惊厥,进行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和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焦金芳 《中原医刊》2004,31(13):56-56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婴幼儿机体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导致高热,加之小儿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能力非常薄弱,遇到兴奋抑制很容易扩散,而引起惊厥,若不及时控制,易危及生命。在11例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中,1例死亡,4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经急救与治疗后痊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救与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2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通过本院急救及护理措施后根据治愈情况、复发情况及后期随访的资料来研究针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的重要性。结果调查发现病因中上呼吸道感染人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家属焦虑等负面情绪及临床医务人员对患儿配合医疗的满意度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后的护理指标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积极急救与治疗后患儿无死亡病例;经过2年追踪随访调查,复发率近23.97%(29/121)。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因素复杂、复发率高、针对小儿脑组织损害严重。在发病初期急救与护理是救治该病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诊治的因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导致的高热惊厥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来随机进行对比研究,以治疗方法和急救的不同为参考,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等各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相对复发率而言也较低。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采用综合方法护理,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更快,惊厥消失时间更少,同时复发率也相对较低,值得日后临床借鉴及使用。  相似文献   

13.
73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颖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06-107
目的:探讨对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我院收治的7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急救护理方法及卫生宣教工作在治疗和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作用。结果:本组73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住院天数5~10d,治疗后随访,再次发作患儿12例,余患儿均未再次发作。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配合医生急救。做好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儿家长加强对高热惊厥及其并发症的认识,积极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余翔 《中原医刊》2011,(16):123-12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及一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资料。结果经及时救治和护理,6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未见明显脑损伤。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可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等不良后果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小儿惊厥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李芳 《大家健康》2016,(4):188-188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经验。结果:小儿高热惊厥发病年龄以1-3岁最多见,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支气管炎;本组26例患儿中,治愈25例,好转1例。结论:早期发现惊厥先兆可减少惊厥的发生,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上呼吸道感染并发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对本组36例上呼吸道感染并发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通过对该组患儿进行紧急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患儿全部转危为安,无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并发高热惊厥的患儿迅速准确地进行急救和护理,能够很快使患儿转危为安,并能有效地预防其他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急救中的要点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过分析,总结出了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流程及要点。结论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急救流程,分秒必争控制惊厥,减轻惊厥对患儿的影响及损害。同时还应加强责任心,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以有效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快速把体温降下来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9.
包丽蓉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300-3301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急诊儿科收治的6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及护理资料整理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过吸氧、降温、止惊、抗感染及抗病毒、有效护理干预等综合处理病情好转,观察后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综合性的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所采取的急救护理对策与效果,为提高小儿热性惊厥的预防与急救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将159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施迅速吸氧、降温退热、控制惊厥抽搐、保持呼吸道通。、防止脑水肿等急救护理对策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59例热性惊厥患儿经过及时控制惊厥和高热以及一系列护理干预,患儿惊厥、抽搐、高热等症状全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热性惊厥患儿应采取迅速止惊、给氧、降温等急救护理对策,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和体温控制,指导患儿家长掌握患儿日常有关护理知识,防止呼吸道感染,这对于大幅度降低小儿热性惊厥发生率和后遗症及早日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