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巨细胞病毒感染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林艳红[关键词]婴儿肝炎,巨细胞病毒婴儿肝炎综合征(IHS)为起病于新生儿时期的一组临床表现,以阻塞性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但就诊时往往已过新生儿期。其病因多数是由病毒引起,可能在宫...  相似文献   

2.
3.
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的病因学地位,方法:52例以黄疸,肝肿大和血清转氨酶(ALT)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50例无黄疸,肝肿大和ALT升高的肺炎,败血症和腹泻病患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CMV-IgG,IgM(ELISA法)和HCMV-DNA(PCR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IgG,IgM和DNA的阳性率都高于对照组,分别是:IgG73%和50%(P<0.05),IgM40%和4%(P<0.001),DNA44%和24%。结论:HCMV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子,HCMV肝炎约占婴儿肝炎综合征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巨细胞病毒用美国stat Fax 2100酶检仪测定,肝功能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巨细胞IgM(CNV-IgM)感染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黄疸较重,病程长,肝功有损伤,有一部分患儿预后不好。巨细胞IgM(CMV-IgM)未感染的婴儿肝炎综合征,病程短,肝功能损伤小,愈后好。两组患儿的肝功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妇在妊娠早期应进行CMV-IgM-IgG的筛查,对预防CMV的垂直感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婴儿肝炎综合征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金红,吕绳敏,刘兰青,高红,刘庆成(第二临床学院病毒研究室)(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研究室)关键词婴儿肝炎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婴儿肝炎综合征可由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EB病毒等感染引起。以往用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有关问题。方法观察65例出生3d~7个月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探讨其病因、CMV感染的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结果婴儿肝炎综合征主要由CMV感染引起,肝是受损害最常见的部位,母婴之间传播是先天性CMV感染和1岁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来源。结论确诊患儿是否因CMV感染须借助于病毒学与血清学的检测,对CMV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对有症状感染时的对症处理,积极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邓安宁 《重庆医学》1993,22(6):377-377
婴儿肝炎综合征因其病因不一即时确诊分科住院常有困难,部份也因经济原因拒绝住院,故多数患儿只能门诊治疗。现将1991年2月至1992年8月本院门诊治疗资料完整的28例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8.
婴儿肝炎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岱明 《中级医刊》1994,29(1):9-10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0例婴肝患儿外周血EBV-DNA的拷贝数。采用PCR-Southern方法检测患儿咽分泌物EBV D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婴肝患儿血清EBV VCA-IgM。结果 80例患儿血标本EBV DNA阳性率为20.0%(16/80),40例正常对照儿童有1例外周血EBV DNA阳性,阳性率为2.5%,婴肝患儿组外周血E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80例患儿咽分泌物标本EBV DNA阳性率为31.25%(25/80),40例正常对照儿童有1例咽分泌物EBV DNA阳性,阳性率为2.5%(1/40),患儿组咽分泌物EBV-DNA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80例患儿血EBV VCA-IgM阳性率为11.25%(9/80),40例正常对照儿童EBV VCA-IgM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无显著性(P=0.066)。结论 EBV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致病因子之一,临床对年龄较小伴肝功能损害的患儿,在排除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感染后,应考虑EBV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和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 PCR对236例 IHS 患儿和对照组健康婴儿行尿 HCMV DNA 检测,并对254例 HCMV 感染阳性的患儿行肝功能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 IHS 患儿尿 HCMV DNA 阳性率为62.7%(148/236)。 IHS 患儿 HCMV DNA 和 HCMV IgM 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4例 HCMV 感染阳性的患儿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 )、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广西地区 IHS 患儿 HCMV 检出率高,HCMV 是 IHS 的重要病原体,对婴儿肝功能有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对婴儿肝炎综合征(IHS)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82例IH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均予保肝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UDCA 20mg/(kg.d),分2次服用,连续应用10~15d为1个疗程。治疗2周后观察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等,判断药物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组TBA、TBIL、GGT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可促进胆汁酸排泄、加速黄疸消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婴肝综合征HCMV感染临床与肝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酶标化学发光定量斑点杂交技术测定患儿尿HCMVDNA,并与血清ELISA法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用速率法检测肝功能。结果:30例婴肝患 儿血中ELISA法检测HCMV抗体阳性,占16.67%,尿定量斑点杂交检测阳性,占56.67%,HCMV感染和肝功能损害,二者是显著正相关(r=0.9219,P<0.001),尿中阳性率越高,肝脏损害程度越重。结论:随着核酸技术的进展,方法愈先进,检出阳性率愈高,证实HCMV是婴肝综合征的重要病原,对有肝功能损害者,要想到可能存在HCM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胎合并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病因、临床发病特点、相关治疗及疾病转归。方法 对43例多胎合并IH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因和预后分析。结果高危因素分析:43例合并IHS多胎患儿与其未患IHS的同胞相比,小于胎龄儿和多胎之小显著增多(P<0.01)、并在建立稳定肠道营养时间(P<0.01)、静脉营养的使用时间(P<0.005)及静脉营养最大量(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及转归:经综合治疗后,近期有效率60.47%。远期有效率100%。结论 宫内发育迟缓、多胎之小、肠道营养建立延迟及静脉营养的长期、大量应用可能是导致多胎合并IHS的重要原因,此类患儿经综合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郑智育 《中外医疗》2009,28(17):85-86
目的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巨细胞病毒(CMV)肝炎和非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结果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中,肝脏大小在巨细胞病毒和非巨细胞病毒肝炎存在差异,而总胆红素(TB),直接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胆汁酸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效果显著。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应及早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同时应加强孕妇保健及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血氨水平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氨水平对评估CMV感染致IHS病情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130例IHS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130例婴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婴儿血清CMV-IgM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尿HCMV-DNA;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2例CMV感染致IHS患儿的血氨及肝功能指标,并分析血氨与肝功能水平的相关性。随访12月,观察CMV感染与治疗后复发率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CMV-IgM阳性率为36.15%,尿HCMV-DNA阳性率为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MV感染致IHS患儿中不同血氨水平亚组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分析显示,CMV感染致IHS患儿血氨水平与各肝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0.05),而与血清白蛋白(ALB)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94,P<0.001)。CMV感染阴性的IHS复发率为3.85%,明显低于CMV感染阳性患儿的11.54%(χ2=5.686, P=0.017)。 结论 血氨水平联合血清ALB可以反映CMV感染致IHS患儿的病情变化,有助于CMV感染致IH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杨晨  王晖  宋华 《黑龙江医学》2003,27(1):14-15
目的 观察用源首胶囊替代激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我院采用源首胶囊取代激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 75例。并设激素治疗为对照组 75例。源首胶囊的服用方法为每次1/2粒 ,3次 /d ,共服 3周。结果 源首胶囊可促进黄疸消退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缓解 ,其中腹胀、巩膜黄染表现 2组大致相同。而腹泻、吃奶差、皮肤黄疸等表现 ,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且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 通过分析益生菌对肠肝循环 ,肠道菌群生态平衡的影响及肝脏的保护作用等 ,阐明源首胶囊为辅治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特点,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CMV肝炎的30例婴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婴儿CMV肝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并可同时累及其它系统;应用更昔洛韦治疗,87%(26/30)病例黄疸及80%(24/30)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下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肝功能,肝脾肿大逐渐恢复。结论:CMV肝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丁型肝炎病毒(HDV)在十堰地区感染情况,探讨HD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同时或重叠感染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方法:取各型乙肝病人、HBsAg携带者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HDV和HBV标志物。结果:HDV标志物阳性率重症肝炎高达66.7%,HDV重叠感染主要分布在慢活肝,占50%。结论:HDV感染在十堰地区很常见,HDV和HBV重叠感染与临床慢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巨细胞病毒(CMV)核酸杂交技术检测3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尿标本的带病毒水平。结果表明其感染率(4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P<0.05)。并初步发现CMV感染在患者母婴间分布有较高的相关性(符合率为13/14)。对患者体液免疫分析的结果表明,伴发CMV感染的婴儿肝炎病理过程不涉及类似Ⅲ型变态反应的免疫病理变化,但其血清C_3水平明显低下,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婴幼儿肝炎综合征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63例肝炎综合征患儿与对照组30例非肝胆疾病患儿TBA的表达水平,后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TBA表达明显低于患儿组的TB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谷丙转氨酶(GPT)总胆红素(TBIL)有一定相关性(P<0.01),且TBA的阳性率高于谷丙转氨酶(GPT)的阳性率(P<0.05).结论 血清TBA的表达在反映肝功能损伤方面是一个灵敏的指标,对婴幼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