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置换前后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的变化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早、中期生存率明显改善,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早中期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置换前后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的变化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早、中期生存率明显改善,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早中期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80例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转归,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等量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与血浆置换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胆碱酯酶升高(P<0.01)。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总死亡率为41.25%。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人工肝治疗进行得越早,疗效越好。掌握好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36例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血常规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氨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PTA上升(P〈0.05),不良反应轻,早期重型肝炎9例全部存活100%(9/9),中期重型肝炎8例存活5例62.5%(5/8),晚期重型肝炎3例存活1例33.3%(1/3)。结论:血浆置换对早中期重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5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117次,比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PTA上升(P<0.05)。早期重型肝炎24例存活22例(91.67%),中期重型肝炎17例中存活12例(70.59%),晚期重型肝炎10例存活3例(30%)。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人工肝血浆置换对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好,对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差,宜早期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申红连  周志红  方宜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07-2007,2032
目的了解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98例重型肝炎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肝肾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血常规、电解质等。结果98例重型肝炎经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胆汁酸和凝血酶原时间水平显著下降(P〈0.05);生存65例(66.3%)。其中早期重型肝炎生存47例(94.0%),中期重型肝炎生存17例(43.6%),晚期重型肝炎生存1例(11.1%)(P〈0.05)。结论血浆置换是综合基础疗法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补充。对于重型肝炎的治疗应争取时机,在综合基础疗法上及早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是提高存活率,延缓坏死后肝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型肝炎病人经过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方法:对近两年来的67例重型肝炎病人在综合的基础上,在对其用2000~3000毫升的血浆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观察比较其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主要实验室指标以及人工肝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重型肝炎经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变现出消化道症状减轻,乏力改善,食欲增强,意识渐清,尿颜色变浅。主要实验室指标有较大的变化,肝肾功能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原活度明显上升(P<0.05),电解质变化不大。人工肝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早期,中期治疗效果更佳,晚期治疗效果较差。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能够减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而且不良反应少,对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对观察组40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对照组为同期38例肝炎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ALT、TBiL、ALB、AM、PT、CHE)的变化。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ALT、TBiL、ALB、AM、PT显著下降,ALB显著提高。④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置换量(2000ml)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同期45例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为对照组,观察二组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存活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85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血氨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P<0.01),胆碱脂酶升高(P<0.01).85例重型肝炎近期有效率为62.4%.结论 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炎能缓解病情,获得病情恢复的时间,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人工肝治疗进行得越早,疗效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9-22
目的评估重型肝炎患者持续缓慢血浆置换透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200例,均予持续缓慢血浆置换透析治疗,治疗405例次。收集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CHE、ALB),凝血功能(PTA、INR),血常规(WBC、HGB、PLT),电解质(K~+、Na~+、Cl~-、Ca~(2+)),肾功能(BUN、Cr)。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乏力、纳差、腹胀、精神状况等),以及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持续缓慢血浆置换透析治疗后,患者精神、食欲、乏力感及消化道等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ALT、AST、TBIL均显著下降,CHE、ALB显著升高,显示肝功能明显改善。PTA上升,INR下降,凝血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K~+、Na~+、Cl~-、Ca~(2+)明显改善,持续缓慢血浆置换透析治疗能调节电解质。患者发生并发症69例次,经一般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恢复正常,对人工肝治疗没有影响。结论持续缓慢血浆置换透析治疗重型肝炎的黄疸下降显著,调节电解质、肾功能,既能去除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素,又能清除水溶性毒素,对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117例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人工肝支持系统选用用血浆置换,对117例重型肝炎进行456例次治疗,平均3~4次。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胆固醇、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等生化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84·76%。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分析两种人工肝即血浆置换与血浆灌流在重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51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血浆置换组、血浆灌流组和基础治疗组.前两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分别给予血浆置换治疗或血浆灌流治疗.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血浆置换组、血浆灌流组及基础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43.59%和19.04%,2组人工肝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置换组与血浆灌流组差异也有明显差异(P<0.05).血浆置换组治疗后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上升,PTA升高,总胆红素下降明显,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灌流组胆红素明显下降,与基础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而总蛋白、白蛋白、PTA、白细胞与基础治疗组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为发热和皮疹,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结论 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均能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血浆置换较血浆灌流更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化指标,有助于提高重型肝炎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选择性血浆置换技术对8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共计173次人工肝-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2例患者比较肝炎不同时期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ALT、AST、γ-GT、AKP、TBIL、DBIL、TBA等肝功能指标以及PT、INR、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54%,总有效率51.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31.82%和32.69%(P均〈0.05)。结论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中间型(血浆置换)和混合型(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1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浆置换(17例)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34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PT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两种治疗方法间比较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中间型、混合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选择血浆置换 ,对 78例重型肝炎进行 382例次治疗 ,平均 3~ 4次。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胆固醇、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等生化指标 ,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P<0 .0 1) ,总有效率 85 .2 9%。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人工肝即血浆置换与血浆灌流在重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51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血浆置换组、血浆灌流组和基础治疗组。前两组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分别给予血浆置换治疗或血浆灌流治疗。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血浆置换组、血浆灌流组及基础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43.59%和19.04%,2组人工肝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置换组与血浆灌流组差异也有明显差异(P〈0.05)。血浆置换组治疗后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上升,PTA升高,总胆红素下降明显,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灌流组胆红素明显下降,与基础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而总蛋白、白蛋白、PTA、白细胞与基础治疗组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为发热和皮疹,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结论血浆置换和血浆灌流均能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血浆置换较血浆灌流更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化指标,有助于提高重型肝炎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符有畅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48-1348,1460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症状、肝肾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重型肝炎早、中和晚期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1.7%、61.1%和14.3%.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有明显疗效,在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黄疸型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术后的护理。方法:用北京伟力-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50例重型肝炎患者行118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同型血浆23 L。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特别是消化道症状,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术前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充分的准备;术中加强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完善相关记录;术后做好穿刺处及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管理,对重型肝炎病人的恢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方平安  朱清文  刘启如  周立智 《四川医学》2006,27(12):1279-128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0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PE),对治疗前后的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汁酸、血氨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E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及转氨酶下降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显著,总有效率达82.85%,且首次治疗时间不同,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早期82.98%、中期53.33%、晚期12.50%)。血浆置换的并发症少。结论PE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以早、中期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