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怀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法测定1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经随访18个月。结果:DC24hRR间期标准差(SDNN)和相邻正常RR间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心率变异指数(HRVI)均明显低于正常(P〈0.05),心功能Ⅲ-Ⅳ级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P〈0.05),事件组(随访中死亡者)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5)。结论:HRV分析可作为判断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有效评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况的一种无创性指标,其与急性心肌梗塞(AMI)、充血性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业已证实,且对预后判断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文结合冠脉造影结果对6O例冠心病(CHD)及58例正常对照进行HRV对比分析,以探讨其冠脉粥样硬化弥漫程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象:CHD组为瑞金医院心内科1996年9月~1997年1月的住院病人共6O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5~74岁,平均64.19士IO.97岁。排除AMI、心衰(NYHAI~利级)、瓣膜性心脏病、频发早搏、房颤、传导阻滞、糖尿病及尿毒症。其中陈…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120例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1级高血压40例,2级高血压40例,3级高血压40例,另设正常血压对照组40例,均同时检测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结果 各组间心率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组间血压增高,心率变异性趋向减少;各组间血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组间血压增高,血压变异性趋向增大.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与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心率变异性 (HRV)时域分析法测定 19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经随访 18个月。结果 :DCM 2 4hRR间期标准差 (SDNN)和相邻正常RR间差值的均方根 (rMSSD)及心率变异指数 (HRVI)均明显低于正常 (P <0 .0 5 ) ,心功能Ⅲ -Ⅳ级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 (P <0 .0 5 ) ,事件组 (随访中死亡者 )明显低于非事件组 (P <0 .0 5 )。结论 :HRV分析可作为判断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7.
8.
冠心病心阴虚患者心率变异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阴虚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2时域法对36例冠心病心阴虚患者作心率变异性检测,观察SDNN等多项参数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患者SDNN、MSSD、PNN50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阴虚阳亢的病理改变可以有是此类患者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变异性异常的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97例正常人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损害。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关系变化,了解心率变异性在评价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10项指标及24 h动态心电图的改变。结果两组之间HR、R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频域指标ULF、VLF、LF、HF、LF/HF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提示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肾炎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20名健康人、40例慢性肾炎血压正常患者及加例慢性肾炎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HRV的时域指标。结果:慢性肾炎患者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RMSSD及PNN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比较HRV时域指标显著下降(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HRV降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慢性肾炎存在高血压者下降更严重。慢性肾炎治疗中应注意改善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12.
目的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对2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SDNN、RMSSD、PNN50和HRVI较对照组降低。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存在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54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进行监测,并与34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 两组心率变异性(SDNN、SDANNIndex和RMSSD)和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冠心病组中DCG显示伴有ST段改变组与不伴ST段改变组比较,心率变异性(SDNN、SDNNIndex、RMSSD和PNN50)和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明显增加,DCG中伴有ST段改变的患者更为明显,同时地说明心肌缺血越严重,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越明显,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
探讨冠心病心阴虚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时域法对36例冠心病心阴虚患者作心率变异性检测,观察SDNN等多项参数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患者SDNN、rMSSD、PNN50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虚阳亢的病理改变可能是此类患者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变异性异常的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 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β- 体阻滞剂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于即刻给予氨酰心安(12.5~25mg/d)或美多心安(25~50mg/d),余治疗相同。10~14d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 SDANN rMSSD PNN50、散点图指标VLI VAI的变化。用配对t检验 相似文献
16.
17.
β-受体阻滞药对老年冠心病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β-受体阻滞药(以下称β-阻滞药)对老年男性冠心病病人P波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将8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病人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及无房颤组,根据是否应用β.阻滞药分为用药组及未用药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年测定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同时以30名体检的非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冠心病病人P波离散度高于对照组,房颤组P波离散度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病人应用β.阻滞药后1年P波离散度下降,P波离散度低于未用药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而心率变异性则在应用β-阻滞药后显著升高。结论:应用β-阻滞药可降低冠心病病人的P波离散度,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8.
66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66例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其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和心率变异性,并与66例非冠心患者对比。结果冠心病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低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中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SDNN较低。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脑电和心率变异性临床已用于麻醉深度的监测,关于两指标和麻醉深度的相关性也有较多的研究,结果各有不同.本文就异丙酚诱导无痛人流手术中双频指数(BIS)、边缘频率(95%SEF)、心率变异性(HRV)各成分与麻醉深度的关系,试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