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北镇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米非司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平均子宫肌瘤体积、平均子宫体积及血清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平均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E2、P、LH及FSH方面,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疾病治疗期间,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方案不仅可以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同时可使血清激素水平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米非司酮10 mg/d,B组应用米非司酮25 mg/d,C组应用米非司酮37.5 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3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5.7%(P<0.01),B组子宫缩小27.9%(P<0.01),C组子宫缩小29.4%(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8.8%(P<0.05),B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9.9% (P<0.01),C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32.6%(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SH、E2、P、LH用药前后对比均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10 mg/d组不良反应少于其他2组,治疗子宫肌瘤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宫瘤清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体积、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激素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均出现潮热、出汗、失眠等症状,但观察组较对照组轻微,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比单纯用药更快地恢复激素水平,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胶囊(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治疗,米非司酮组55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联合用药组57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将患者的子宫容积和最大肌瘤的体积、雌激素、孕激素、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同时统计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月后,2组患者的子宫容积、最大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雌激素、孕激素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胶囊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子宫肌瘤,改善激素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妇科收集120例2008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连续3个月的疗程治疗后,采用B超检查搜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同时检测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结果治疗后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及最大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89、0.0095,P〈0.05),患者体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等激素水平与治疗以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039、0.0049、0.0056、0.0075,P〈0.05),在治疗的120例患者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血、潮热、恶心、呕吐、腹泻、性欲减退、虚弱、疲惫等不良反应,患者都能耐受。结论米非司酮对于非手术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疗效较显著,能明显缩小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大多数都能耐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为子宫肌瘤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88例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睾酮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诱导闭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且观察组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绝经期子宫肌瘤治疗中,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子宫肌瘤显著缩小,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0例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观察比较患者服药前后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经治疗,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较服药前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患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激素(E_2)、孕酮(P)的平均水平较服药前明显下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PRL)及雄激素(T)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变化、色素沉着、体质量增加、低血压等。成功随访48例,月经复潮46例,其中未见子宫肌瘤明显增大者28例,治疗有效率达60%。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在子宫肌瘤药物保守治疗当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胶囊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39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胶囊5 mg,1次/d口服,结合宫瘤消胶囊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均行彩超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及血尿常规、性激素六项、肝肾功情况。结果39例患者治疗后均自觉症状缓解,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胶囊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对肌瘤组织血管生成素-2(Ang-2)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50例因子宫肌瘤行手术切除子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服药组各25例,服药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每日12.5 mg,B型超声监测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对照组术前3个月不服任何药物.术后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2组子宫肌瘤组织Ang-2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法测定二者的表达强度.结果 B型超声显示服药后子宫及子宫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比用药前分别缩小了27.90%,和4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服药组子宫肌瘤组织Ang-2表达阳性率48%;对照组Ang-2表达阳性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可通过抑制子宫平滑肌瘤中Ang-2的表达,缩小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瑞芬  王惠兰  李云珠 《河北医药》2008,30(9):1289-1291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和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复发率.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UAE组34例,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米非司酮组46例,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子宫体积变化、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2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P<0.01),且短期内米非司酮组比UAE组缩小明显(P<0.05).UAE后子宫肌瘤无复发,米非司酮治疗后有复发.UAE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非司酮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恢复.结论 UAE和米非司酮均为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但米非司酮停药后有复发,适用于术前辅助用药和围绝经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自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治疗组同时口服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观察2组子宫肌瘤变化、血红蛋白变化、月经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服药早期出现轻度恶心12例,无呕吐,余无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改变.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停药后按期随诊,停药3个月内肌瘤均无明显增大,对照组3~6个月再次发生月经过多,肌瘤明显增大13例,于停药后半年肌瘤又复原至用药前大小;而治疗组在6个月后再次月经过多,肌瘤明显增大仅有5例,但未达到用药前大小.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可以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提高血红蛋白,不良反应轻,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董洁 《北方药学》2013,(8):15-1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次、1次/d,连用8周;另外,对患者子宫、肌瘤大小以及对体内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及肌瘤缩小(P<0.05)、体内相关激素水平也有所降低。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与最大肌瘤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与最大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均随访半年,观察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4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2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A组患者每天服用米非司酮12.5mg,B组患者每天服用米非司酮25mg,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B超测量子宫和肌瘤体积,同时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贫血纠正。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A组患者肌瘤缩小25.36%(P<0.05),B组患者肌瘤缩小25.68%(P<0.05);2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较为理想的药物,可以用于保守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在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米非司酮12.5mg每日口服是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15.
刘运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31-132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米非司酮组)和观察组(少腹逐瘀汤组),每组各35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清E2、LH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清E2、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及降低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HT6K 选取我院就诊的25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128例和对照组(n=米非司酮)12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9%显著高于对照组81.10%(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加益贞女金片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作用。方法  30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 10 mg· d-1,连服 6月后 ,改服益贞女金片 ,4片/次、每日 2次 ,连服 6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 ,患者子宫和肌瘤的体积、血生殖激素水平、子宫血流阻力变化。结果 子宫及肌瘤体积较前缩小 (P <0 .0 5 ) ,血生殖激素水平明显下降 ,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增加 (P<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加益贞女金片通过降低生殖激素水平 ,减少子宫血流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结果 2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最大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降低孕激素水平,抑制雌、孕激素作用,并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巧英 《海峡药学》2010,22(10):161-16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75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其中正常剂量组为25mg米非司酮,小剂量组12.5mg口服;两组均连续服用9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药检测肌瘤大小,体内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体征明显改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血清激素水平都有所改变,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确定疗效,小剂量服用可达到目前推荐剂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E2、P、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E2、P、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患者中出现呕吐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呕吐6例,皮疹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血清激素水平,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