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关于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社区医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4例罹患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通过随访的方式,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安全、科学、合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值得在社区医院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n=29)与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单用长效胰岛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前者基础上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组FBG、2hPBG及HbA_1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前者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陈贺 《中国实用医药》2014,(36):158-159
目的:观察优泌乐50治疗口服降糖药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口服降糖药物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应用优泌乐50控制血糖治疗;对照组应用诺和锐30控制血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控制血糖的疗效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3个月后疗效:研究组患者在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次/d皮下注射优泌乐50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餐后血糖控制满意,低血糖反应无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处方中降糖药的构成情况,了解其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以提供临床用药信息.方法 通过网络系统对门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西药处方中降糖药的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从中了解降糖药的应用、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使用口服降糖药的处方占79.88%,胰岛素类制剂的处方占10.58%,联合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类制剂的处方占9.54%.口服降糖药以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双胍类为主.胰岛素类以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为主.结论 我院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陈庆状  肖晓丹 《北方药学》2021,18(3):127-128,19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某院门诊2018-2020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方案的使用情况,旨在了解用药规律,并促进临床口服降糖药的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导出2018-2020年门诊包括口服降糖药的处方,并提取相关信息进行联合用药方案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以二联方案使用患者人次最多,其次分别是单药和三联方案.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以及α-糖苷酶抑制剂(AGI)频次最高,而新型降糖药如DPP-4i以及SGLT2i使用频次较低.结论:该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方案总体上符合临床使用规律,应用合理.  相似文献   

6.
林咏昕 《北方药学》2020,(4):164-165
目的:探究合理使用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药学评价。方法:纳入90例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按随机排列法选出45例列为对照组(阿卡波糖片治疗),剩余45例列为研究组(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bAl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P<0.05)。结论:联合应用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用药,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城郊社区2糖尿病患者治疗用药情况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社区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48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治疗用药,分析血糖水平与治疗方案的相关性,并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1种口服降糖药组、2种口服降糖药联合组、3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组及胰岛素组,比较各组间FPG、2hPG及HbA1c。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药物治疗方案呈正相关(r=0.2158,P=0.001),胰岛素组HbA1c显著高于口服降糖药组,胰岛素组HbA1c显著高于1种口服降糖药组和3种口服降糖药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对血糖控制极为重要,应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甘精胰岛素合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合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几率,不仅提高了临床用药安全性,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用药情况。方法:从我院门诊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进行用药分析,统计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分析患者降糖药物类型、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评价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应用以门冬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等为主,其中门冬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用量连续两年排名前三名,口服降糖药用药频度前三名分别为二甲双胍片、瑞格列奈片、格列美脲片。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主要为双胍类和磺脲类联合应用,联合用药均比较合理、安全。结论:2型糖尿病门诊处方中,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值得推广的糖尿病控制治疗方案,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甘精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7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甘精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用药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单纯西格列汀治疗)与实验组(36例:甘精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格列汀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陈婧 《海峡药学》2013,(8):163-166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12月的内科门诊处方为本次调查样本,对降糖类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品种、数量及其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糖尿病患者男女比例相当,降糖药单用的治疗方案占78.21%,联合用药占21.79%。其中口服类降糖药较常用的有磺脲类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及瑞格列奈;注射类降糖药以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笔芯)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使用量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在降糖药口服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改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之前均有口服降糖药),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低精蛋白胰岛素治疗方法,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各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浓度),2hPG(饭后2 h血糖浓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中低血糖患者出现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使用降糖药口服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法舒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确诊患者1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应用疏血通单方药物滴注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法舒地尔静脉滴注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积极影响,利于提高此病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且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种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在保持原有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治疗组每天睡前加用地特胰岛素,对照组加用甘精胰岛素,均皮下注射,治疗周期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糖(FPG)和体重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FPG和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体重增加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2种胰岛素后,血糖控制均平稳,但治疗组体重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秀霖)联合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秀霖皮下注射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长秀霖联合格列美脲片的治疗效果非常确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  相似文献   

17.
吴耀强  张伟康 《中国药师》2008,11(5):565-566
目的: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血糖降低未达标时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两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降低仍未达标时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疗程为9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并且统计低血糖症的发生例数.结果:治疗9个月后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无严重低血糖症出现.结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2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降低未达标时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地降低HbA1c.  相似文献   

18.
陈进  刘秀珍  戴武  李琪  曹荣娟  李俊峰  高雷  刘燕 《中国药房》2014,(34):3169-3172
目的:比较2种方案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预混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片(A组,n=30)、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片(B组,n=28)2种方案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的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在随访过程中根据血糖波动特点调整每位患者给药剂量。每位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5次。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A组高于B组。结论:2种治疗方案均能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但A方案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的投入产出达到最优,B组投入偏高且临床疗效和QALYs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周来温 《医药导报》2005,24(7):645-64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对156份已确诊为2 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总共应用9种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较高(55.8%)。结论α型糖尿病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治疗,合理应用降糖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BIDO方案(口服降糖药+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6例,对照组83例。观察组采用BIDO方案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观察1年,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血糖达标、血脂改善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结论采用BIDO方案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方案简单易行,能更好地改善代谢指标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