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急性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中风,又称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为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病证,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中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病例的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者多于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脑血管病居三大死因之首,中风不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在存活下来的占80%的中风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而绝大多数患者都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从而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及常见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使人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良好的护理对降低中风病人的死亡率,减轻致残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一般资料 1996年8月—1999年8月共收住中风病人84例,均符合中风诊断(ZY/T001.1—94),并作CT检查确诊,其中缺血中风48例,男29例,女19例;出血中风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5~60岁52例,61……  相似文献   

3.
中风患者再次中风的发生率是很高的,研究显示,中风后的 5年,42%的男性患者及24%的女性患者会再次中风,且其中65%为缺血性中风[1]。中风后,25%的幸存者在2年内会再次中风或发生其它血管因素事件,如:心肌梗死、猝死等[2]。再次中风的预后差,77%~84%的病人常导致严重的致残及死亡,仅 10%有较好的康复。 缺血性中风的第二级预防的目的是对已经发生过脑缺血者(包括TIA,脑梗死等)预防其复发。在过去的20年中,针对脑中风的第二级预防,国内外做了许多研究,且多为国际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抑郁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风后抑郁的心理护理金卫群1中风后抑郁继发于脑器质性病变之后,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康复计划的实施与进展。临床观察中风后抑郁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独立步行所需的时间要长于单纯运动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因此,做好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黎凯  车戬 《现代康复》1997,1(1):56-57
中风抑郁症是伴随中风患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其直接影响中风患的生理、社会功能及康复,而且其死亡率也高于不伴有抑郁症的中风患。96年以来,我们运用百忧解治疗中风抑郁症37例,对与照组丙眯嗪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本还探讨了影响中风抑郁症康复的相关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风抑郁症是伴随中风患者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其直接影响中风患者的生理、社会功能及康复,而且其死亡率也高于不伴有抑郁症的中风患者。96年以一,我们运用百忧解治疗中风抑郁症37例,对与照组丙咪嗪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本还探讨了影响中风抑郁症康复的相关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风低发区(景洪)与高发区(闸北)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其分布规律,本研究采取WHO统一调查方法与质控要求,从中风低发区云南景洪市与中风高发区上海市闸北区两地5万人口中随机抽取40岁以上13456个作为调查样本并用中风危险因素积分,选择996人积分高者作为中风高危人群进行中风危险因素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景洪脑中风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身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LDL-CH,载脂蛋白-I,ApoB,C肽,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等各项指标均明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死亡时间分析与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及死亡时间,分析发病及死亡与时间的关系及护理探讨。方法:将159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其中90例死亡患者的死亡时间0~24时化为角度坐标,作圆形统计分析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的特点进行护理探讨。结果:159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在中午午时11~13时有明显集中趋势,发病的高峰时间点在11时32分左右(P〈0.005);死亡时间在早上4-6时有相对的集中趋势(p〉0.10);结论:日中午时是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易发时段,要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临床上应注意日中午时的治疗和护理;缺血性中风患者相对死亡高峰期在上午4-6时间段,提示应加强该时间段的治疗和护理,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差别显示聚合酶链反应筛选出血性中风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及鉴定出血性中风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差别显示聚合酶链反应(differential display PCR,DD—PCR)技术比较出血性中风病人脑组织出血部位及正常边缘部位的基因表达,并用RT—PCR研究其出血部位及周边正常部位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情况。结果:经DD-PCR筛选到17个差异片段,其中1个可能为出血性中风相关基因,即人类E2A/HLF融合蛋白mRNA,此基因经RT-PCR证实在出血性中风病人脑组织中高于正常组织。结论:E2A/HLF可能为出血性中风相关基因,在后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中风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在4.4%.42.8%。本文对既往无癫痫发作史,中风出院后18个月内发生癫痫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各类中风后迟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很多研究表明,偏头痛是35岁以下青年人中风的危险因素。本丈旨在研究35岁以上人群偏头痛与中风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警部队35岁以上3853名干部,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偏头痛史及其它潜在危险因素的调查,中风的诊断依据CT征象、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偏头痛与中风的发生相关,P=0.005,OR=2.785,95%CI1.397~5.553。控制年龄和性别两个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结果为偏头痛与中风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也证实了偏头痛不是中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偏头痛与中风无直接的相关性,它可能通过其它因素的调节,间接地影响中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对所谓“易患卒中个体”或“中风倾向”的高血压者进行4年干预性治疗的前瞻性研究,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查及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倍他乐克或加钙通道阻滞剂及活血抗凝治疗,控制血压水平,消除中风诱发因素,对延缓或阻止中风的发生有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风后癫痫为中风后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发生率文献报道差异悬殊,对卒中相关性病性发作的特异性治疗的方法亦少见报道。我们在治疗脑梗塞及部分脑出血患者过程中常规使用尼莫通,发现中风后癫痫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以我院1991年1月~1994年8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230例作对照组,其中男780例,女450例,平均75士12岁。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证实。观察中风后15天内癫病的发病率,癫病的诊断依据国际抗癫病联盟1981年痴性发作分类方案。统计1995年3月~1997年9月本院所收治脑梗塞范围不大及中风患者1050人,男640例,女4…  相似文献   

14.
中风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及常见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很高。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0~150万,每年死于中风者近100万,幸存者中由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1]。许多患者因疾病初起时处理不当加重了病情或处理不及时而贻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中风初起的正确而有效的护理是降低中风死亡率、减轻致残程度的有效措施。1 临床资料本科近2年收治急性中风病人638例,男386例,女252例,年龄44~85岁,平均61±10.06岁。其中出血性中风162例,缺血性中风476例。院前得到适当护…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诸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何小英 《现代康复》2000,4(8):1150-1151
目的了解影响中风后抑郁疗效的因素,尽可能及早消除可干预因素。方法观察74例中风后抑郁的疗效与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病情、病前性格、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中风后抑郁的疗效与患以上诸因素及病灶部位有关,与病因及性别无关。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减轻患的病情,尽早作心理治疗并动员患亲人及社会对患适当关怀和照顾,可提高中风后抑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风患者病情控制后,多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中风科针对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不同特点,从心理、功能锻炼、饮食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减轻了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风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据我国许多地区统计,中风死亡率在100/10万人以上,占自然死亡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即使抢救成功的患者,亦多半遗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对中风先兆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对减少中风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年龄在四旬以上,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麻,或一过性软  相似文献   

18.
中风是脑部特定区域血流障碍,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缺陷。明显且易于识别的神经功能缺陷包括:身体一侧乏力或麻痹、言语障碍、感觉丧失和运动协调功能丧失。血流障碍可能由于栓塞(缺血性中风)或脑部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中风)所致。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只是上述症状和体征暂时发生,且只持续几分钟,约10%的中风患者有TIA先兆,其中约30%~36%将发生中风。TIA 是极其重要的中风预报症状。 对中风病人使用组织型血浆酶原激活剂(t-PA)治疗《急性中风的溶栓治疗指南》已于 1996年由美国心脏病学会的中…  相似文献   

19.
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而危。发病率、死亡率和残废率都很高,常与肿瘤、心脏病等列为世界三大病死原因。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75%[1],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本文应用血液流变10项指标观察缺血性中风病人血液流变性改变,以探讨其在缺血性中风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意义。临床进料选择经CT确诊的1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正常对照组250例,均为临床体检无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且心电图、血脂、血压及眼底检查正常者。实验方法空腹取静脉血4ml,肝素抗凝,用上海医科大学制造的XN3型血粘自动计时仪…  相似文献   

20.
中风是死亡率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它的防治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大课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由于血液流变学迅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中风,尤其是缺血性中风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性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往往出现在临床症状发生之前。因此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