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郗芳  田军章  赵一俏  陈海 《现代医院》2011,11(11):106-108
医院清廉文化是社会主义国家公立医院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深化医改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把弘扬正气作为主旋律,通过加强自律教育、完善制度,落实监督,努力强化廉洁意识,营造清廉风尚,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万茜 《祝您健康》2014,(8):21-21
中药"扶正",大有所为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所谓"扶正"是指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临床上显示,肿瘤的产生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霍香正气散,又名正气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上千年的临床应用中被历代医家誉为"暑湿圣药"。主要功能解表化湿、退热、理气和中,为芳香化湿,理气和中的代表方。全方以藿香辛温散  相似文献   

4.
践行弘扬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要内容的北京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大力宣传,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殷玉梅 《中国保健》2005,13(16):53-53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应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疫情常态化下,中医"治未病"思想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起居防护、饮食防护、情志防护、运动防护、穴位保健、足浴保健、香囊防护、摩腹保健、药物预防等"治未病"方式内容来调理保健,增强人体正气,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为中医药抗疫防疫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献国 《东方药膳》2003,(5):18-19,25
肿瘤病人的一般食疗原则是补益正气,扶正祛邪、化瘀解毒、加强营养,提高抗病力。一般可选用下列食疗药膳方。1.参茸炖龟:龟肉500g,人参10g、鹿茸3g,苡米50g,调料适量。将龟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同放入锅中,加生姜、清水等,开水后去浮沫,加料酒大油等,文火煮至肉熟,调入食盐,味精适量服食。可补益气血,养阴填精,适用于肿瘤病人体弱气虚,四肢无力,精神不振,食纳呆滞,形瘦畏寒及化、放疗后红、白细胞下降等。2.参芪胎盘:胎盘1副,党参、黄芪各60g,当归20g,生姜1~5g,调料适量。将胎盘置清水中漂洗干净,放入开水中煮沸3~5分钟后取出放砂锅内,加…  相似文献   

8.
消气歌     
  相似文献   

9.
藿香正气散作为治疗暑湿感冒的常用药,临床常应用于恶寒发热、胸膈痞闷、霍乱吐泻等症,临床观察可用于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泄泻等胃肠道反应病症,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藿香正气滴丸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43.4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轻度恶心2例,对照组呕吐1例,一过性皮疹1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1.
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藿香正气滴丸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止泻时间、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43.4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轻度恶心2例,对照组呕吐1例,一过性皮疹1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2.
藿香正气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出自宋《和剂局方》,由藿香、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为夏秋季节常用。目前市售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颗粒等,虽然同属藿香正气类中成药,但由于剂型不同而使功效略有差异。藿香正气水是液体剂型,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在几种剂型中疗效最为明显,但由于口感较差而使应用受到限制。服用时可先将药水倒在杯中,再冲入约30毫升的热水趁热饮服,十分…  相似文献   

13.
藿香正气口服液为中药房藿香正气散加减配伍后制成的中成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原方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沿用至今已长达数千年,近年来随着对药物不同剂型的药理与临床研究的深入,临床发现该药物用于治疗四时感冒及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导致的胃肠感冒,尤其对于夏令暑湿导致的胃肠道疾病具有较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藿香正气口服液应用临床的积极意义,以期为日后临床更具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贺鹏 《保健医苑》2011,(7):18-19
<正>藿香正气方剂源自于我国宋代官方颁布的一部方剂药典《和剂局方》,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它的剂型先后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什么叫"藿香正气"呢?因为此方中以藿香为主药,配以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炙甘草等药,能调整不正之气,故名之。  相似文献   

15.
藿香正气是一种良好的家庭常备药,特别是夏季更是人们用来预防暑湿、暑热必备的一种中成药。那么,藿香正气软胶囊可用来预防和治疗哪些夏季病症呢?  相似文献   

16.
藿香正气散     
尚炽昌 《家庭医学》1997,(12):28-29
[出处]本方出自宋代官方太医局主持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部方书在当时有药典的性质,具有权威性,所收方剂多数疗效确凿。 方名藿香正气散,因藿香为该方君药,故冠其首;正气者,有“正其不正之气”的含义。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把机体的  相似文献   

17.
《婚育与健康》2014,(1):10-10
肿瘤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何在肿瘤治疗中,尽可能打击和消灭肿瘤,且顾护人体正气,符合中医“扶正祛邪”理论,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赵玉良 《长寿》2006,(12):6-6
无病养身的滋补,从时间、气候上来说,一年四季皆可.但选用补药的重点廊有所不同。春天,气候转暖,宜用平补之剂,目的是协助人体正气之生发,可选服西洋参、太子参、北沙参,以补益元气,但用量不宜过大;夏季,气候炎热,宜用清补之剂,可选用玉竹、绿豆、百合、莲子等;秋天,风干物燥宜滋润,可选用茯苓、生地、天冬、麦冬、沙参、莲藕、银耳等;冬天,气候寒冷,人体热量消耗火,宜用温补,可选用人参、枸杞子、何首乌、杜仲、肉苁蓉、冬虫复草、核桃、龙眼、大枣、银耳等。  相似文献   

19.
中暑是指夏月感觉暑热而发病突然的一种病症。多因炎热夏季,在烈日下劳作、远行,或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的环境下工作太久,感受暑热,或暑湿夹秽浊之邪伤人,暑热郁遏、热闭于内致病。素体不强、老幼、产后、正气亏虚、肥胖之人,形盛气虚,不耐暑热,暑邪易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转隶后消防救援人才队伍职能任务的不断拓展,指挥中心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各级消防指挥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必须从"选、育、用、留"四个方面进行有效应对.在"选"上下功夫,构建合理的技能人才引进机制;在"育"上下功夫,构建科学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在"用"上下功夫,制定科学的人才使用和评价标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