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生实施科学的教育与指导,使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中专的学习和生活,实现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顺利衔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建议中等职业学校应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贴近新生实际、满足新生需要,建立新生入学教育考评与激励机制,对适应不良新生进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2.
陈礼翠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156-157
目的探讨对适应不良的中职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帮助新生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及新的社会支持系统.使新生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获得心理归属感。方法运用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游戏、心理剧、交流讨论等方式对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辅导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能有效解决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磊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1):158-159
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到新生的班级建设中,实验班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3个维度上有明显的改善,增强了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了班主任的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4.
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干预效果持续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团体箱庭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干预效果,分析两者干预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选出14名适应不良的大学新生,将他们分成2组,分别采用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和以团体活动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干预研究。结果:团体箱庭疗法和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都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团体箱庭疗法在缓解情绪适应的效果要优于团体心理辅导。结论: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干预效果的持续性更优于团体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5.
陈礼翠  陈捷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22-123
目的 探讨新生适应新环境团体心理辅导策略,提高中职生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在我校2010级新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一班为实验班,由心理咨询师辅导;一班为对照班,由班主任辅导.辅导结束后用自制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班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满意度,对辅导方法、辅导的收获、辅导对适应新环境及班级凝聚力帮助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人际交往能力帮助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咨询师及班主任对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均有实效.  相似文献   

6.
医科大学新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生涯规划辅导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广东医学院40名新生在团体辅导前进行调查,依据结果确定辅导内容;运用多种形式的团体辅导方法进行干预,对团体成员在辅导中、辅导结束时以及3个月后进行调查。结果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中成员投入程度较高,辅导结束时,成员的满意度较高,辅导结束3个月后,团体经验对成员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结论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是帮助医科大学新生提高生涯自主意识和规划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心理辅导的方式与技术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不仅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健康的、好的方面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管理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在此对心理辅导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远影响进行如下阐述。 1借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活动,以加快新生快速相识、适应校园生活。增强班级的团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顾红霞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1):110-112
目的 了解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五年制高职新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新生入学适应问卷,对589名五年制高职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不均衡,部分群体适应不良.结论 为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对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刚刚踏人大学校门的新生,辅导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从近年来,低年级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中,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大学新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入学适应不良的现象。加强大学新生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成为摆  相似文献   

10.
扩招对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筱华  张勇  陈雁 《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66-167,192
为了解扩招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采用 UPI问卷 ,对某中医药大学 1 999年和 2 0 0 0年新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连续两年的扩招初见成效 ,医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上学动机和牢固的专业思想 ,但心理健康却有下降趋势。使新生明确受教育目的 ,加强入学教育、社团及宿舍文化建设和心理辅导等 ,是改善新生扩招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学专业专科新生入学后应激与适应状况,为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及内容提供参考,更好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方法对某一全国重点大学217名护理学专业专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内容进行反复阅读,整理出有关应激原、应激反应、应对与适应结果等几方面的资料,将资料录入SPSS10.0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学专业专科新生入学后面临的应激原主要包括生活环境改变、学习方式改变、人际关系和考试等九个方面。应激反应包括以情绪改变为主的四个方面。采取增加对应激原的抵抗力、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为主的五种应对方式。92.1%的新生表示适应良好。结论为高校教师提供有关心理学理论及实践技巧方面的培训,借鉴往届护理学专业专科学生入学后应激与适应情况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临床医学系新生的焦虑状况,了解其焦虑类型与强度,分析其心理特点及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28位临床医学系新生进行当场测试。结果:男女生焦虑状况未见显著性差异,焦虑初检出率为5.5%,轻度焦虑占较大部分。结论:根据临床医学系新生焦虑状况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3种口腔健康教育形式对改善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意识、行为及口腔卫生的效果。方法:选取医学专科院校新生1022名,将其随机分为4组,相同内容用不同形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即第1组开展知识讲座(讲座组)、第2组播放宣教视频录像(视频组)、第3组组织学生现场自学(自学组)、第4组为对照组;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和2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牙菌斑染色的方法评价不同教育形式前后新生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知晓率的变化及菌斑指数对比。结果:经过不同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观察对象在口腔健康行为和知识方面大部分有改善( P ﹤0.05),讲座组和视频组菌斑指数较干预前有改善( P ﹤0.05),自学组与对照组无变化( P ﹥0.05)。3个组间效果比较,讲座组效果最明显( P ﹤0.05),且有最多的学生愿意接受该种方式。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对医学专科院校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少数民族医学院校新生选择医学专业的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调查,了解其心理转型及适应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消除不良影响起到推动作用。方法对医学院校2006级全体新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大学学习生活、选择医学的原因、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奋斗目标及理想职业等方面。结果被调查的新生有97%能较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91.7%在进入大学后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78.3%希望将来能够从事医学相关方面的工作。结论对医学专业大学新生的教育,应在注重并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使其尽快适应医学专业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团队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顺利渡过适应期起着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心理调适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新生进入大学后出现的不适应现象,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方面分析了新生出现不适应现象的基本原因,以便对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引导。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对策是教育、引导新生学会自我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心理调适。同时,也迫切需要大学教育工作者及时的了解、分析、掌握大学新生所存在的不适应现象,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西安医学院新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新生对自我以及职业都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仍处于职业生涯未规划状态,学校应适时进行系统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如何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和教学效果。方法:选择114名医学院校一年级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太极拳教学实验,实验组教学时配乐;自制调查表和教学评价表于教学实验后进行评价和调查,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习更为自觉勤奋,且对学好技术更为自信,特别是课外有更多的同学会进行自觉复习,总体上实验组成绩要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等现状,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高校683名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进行现况调查并作统计学检验。结果:89.8%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区别,分别有92.8%、94.1%和81.8%的学生了解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仍有40.4%和37.2%的学生认为拥抱接吻及照顾艾滋病患者可传播艾滋病,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较好形式依次为:举办宣传活动、宣传栏和宣传单、课堂教育、讲座或座谈会,以及广播或网络。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仍存在认知误区和消极态度,大一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低于大四学生,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有利于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的药学专业本科新生,面对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难免会迷茫,新生入学教育能起到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近年来参与我校药学专业本科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我校药学专业本科入学新生的总体情况;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提出了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探讨了今后进一步完善入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