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盲法观察连续6个月用动态血压(pAB)和偶测血压(pCB)指导治疗高血压各10例的联合用药阶梯差异和异常心电图、副作用发生例数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将血压降至预定水平pCB组采用第Ⅱ阶梯治疗以上方案共7例,pAB组共2例(P<0.05)。发生不良反应pCB组372例次,pAB组108例次(P<0.05)。心电图异常及LVMI变化两组间无差异(P均>0.05)。提示pCB组可能受到“白大衣高血压”现象的影响低估了降压幅度,致用药过量或过度降压。pAB组克服了这一影响,用于指导治疗高血压时,pAB优于pCB。  相似文献   

2.
观察无症状脑梗死(ACI)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8例高血压伴ACI(HT-A)组患者及70例高血压病不伴脑中风(HT-B)组患者分别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HT-A组夜间及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检出率均显著高于HT-B组(P<0.01)。表明ACI与动态血压均值、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密切相关,以夜间血压负荷的持续时间及昼夜节律消失的关系为明显。结论高血压患者预测高血压性脑血管损害方面,动态血压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无症状脑梗死(ACI)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38只高血压伴ACI(HT-A)组患者及70例高血压病不伴脑中风(HT-B)组患者分别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HT-A组夜间及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值、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检出率均显著高于HT-B组(P〈0.01)。表明ACI与动态血压均值、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密切相关,以夜间血压负荷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非杓型高血压与β2微球蛋白(β2-MG)关系。方法:对32例杓型高血压及38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及血、尿β2-MG测定。结果:两组间随测血压(CBP)、日间血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在24h平均血压、夜间血压、血压负荷值及血、尿β2-MG方面均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0.05~P〈0.01)。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肾脏损害可能与夜间血压水平、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MP)对中青年正常血压及高血压分级的诊断参数以及24h血压波动规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20例正常中青年人及17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的动态血压(ABP)。根据WHO/ISH标准进行分级,172例中,高血压Ⅰ级52例,Ⅱ级60例,Ⅲ级60例,将24hABPM提供的血压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血压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血压组与  相似文献   

6.
采用安慰剂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法,观察氨氯地平(AM)对高血压(HT)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CD)患者的降压疗效。主要应用诊室血压(CBP)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比较AM对HT和EHCD的降压疗效、降压效应谷/峰比率(降压T/P)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E-HCD组和HT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终点)CBP显示总有效率均达1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BPM结果显示:两组药后血压负荷均降低,各时点血压较治疗前下降,可保持血压的昼夜时辰节律,降压T/P大于50%,且不良反应低。提示每日1次AM可显著降低CBP和ABPM血压。对轻、中度HT合并或不合并DM患者起到24小时降压作用,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吕泽平 《广西医学》1996,18(4):335-338
分析36例硝苯啶治疗后降压满意的Ⅱ、Ⅲ期老年高血压病人(HPE)的动态血压(ABP),结果显示:(1)治疗后两组ABP参数除最低血压外均较治疗前显下降(P〈0.05 ̄0.01),组间比较Ⅲ期组舒张压、血压负荷值明显高于Ⅱ期组(P〈0.05 ̄0.01);(2)治疗后两组ABP昼夜节律与治疗前相似,提示:(1)短效硝苯啶用于HPE仍有效、安全,特别是Ⅱ期HPE;(2)硝苯啶对HPE的ABP昼夜节律无  相似文献   

8.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新武  陆愚 《广东医学》1999,20(2):141-142
目的 观察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2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培哚普利2 ̄4mg/d和卡托普利12.5 ̄25mg/d进行治疗,运用偶测血压(CBP)及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评价疗效。结果 CBP监测培哚普利组显效率53.3%,总有效率90.0%,卡托普利组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1.7%,两组疗效相近。但ABPM培呆普利组显效率31.3%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高血压者尿儿茶酚胺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糠尿病高血压者尿儿茶酚胺(UCA)与动态血压(ABP)的关系。方法:用HPLC-ECD测定30例糠尿病高血压者(HDM组)及25例糖尿病血压正常者(NDM组(UCA浓度「c(UCA)」昼夜U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同时监测24hABP。结果:HDM与NDM2组间以及血压昼夜节律反转(n=10)与非反转者(n=43)间日、夜及24h尿的NE、E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4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值与正常参照值〔1〕的比较。结果显示:Ⅰ期高血压病人55%以上nSBP、nDBP、SBP与DBP负荷值、n/dS-BP与DBP比值超过正常参照值上限,而Ⅱ期高血压病人55%以上10项ABPM参数值均超过正常参照值;高血压病人SBP与DBP昼夜波动呈相对持续性增高,失去了正常血压者夜间血压较白昼血压明显下降的节律性。为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及预测和预防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普查6~13岁小学生1437人的血压。结果表明,血压随年龄、体重、身高增加而上升。其中,舒张压在12岁时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动态血压的观察:附86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6例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分4组进行24h血压观察:高血压老年组(Ⅰ组)、高血压老年前期组(Ⅱ组)。正常老年组(Ⅲ组)。正常老年前期组(Ⅳ组)。结果:Ⅰ组收缩压(22.7kPa)高于其它各组,舒张压(12.8kPa)仅高于Ⅳ组;各组血压昼夜节律相似,最低值在午夜,高峰在8~10时及午后3~7时;Ⅰ组中8例昼夜节律消失;Ⅰ组中10例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此型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心血管最强的单项危险因素,应予治疗。认为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防治高血压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围产期新生儿血压正常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DINAMAPTM847XT型新生儿生命体征监护仪测定了351例足月新生儿出生7日内血压正常值。此期新生儿血压95%正常值范围为:收缩压57.0~91.2mmHg,舒张压为29.3~55.1mmHg,平均动脉压为43.7~71.5mmHg。根据本文资料,我们提出:出生7日内新生儿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55mmHg,或平均动脉压>7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而收缩压<50mmHg,或舒张压<30mmHg,或平均动脉压<40mmHg,可诊断为低血压。  相似文献   

15.
apelin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的内源性配体,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扩张血管、NO机制等.apelin有望成为防治高血压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实验观察了几种常用抗高血压药:普萘洛尔、氢氯噻嗪、哌唑嗪、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及尼索地平一次性灌胃给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普萘洛尔外,其它药物皆有明显降压效应。降压峰值多在药后1小时~2小时之间。钙拮抗剂尼索地平和硝苯地平的降压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且于降压同时伴短暂心率增加。与硝苯地平相比,尼索地平降压效应较强、且作用平稳、持续时间长、心率加快作用亦较弱,为较理想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异性显著增大且与靶器官损伤有正比关系 ,是个独立的临床指标。降低血压变异性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 ,抗高血压治疗时在降低血压的同时 ,应考虑降低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8.
在120名女大学生身上观察了仰卧起坐与800米赛跑后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两项运动后白细胞的增加非常显著。800米赛跑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非常显著:表现为运动后收缩压上升,心率加快,舒张压下降。红细胞及白细胞的变化与运动前的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各种较为常见的血压测量的原理,对比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较全面地了解测量现代血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24h动态血压的影响,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SAS引起的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无心血管疾病的SAS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进行多导睡眠图(PSG)、24h动态血压(ABPM)及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监测;同时对SAS病人施以nC-PAP治疗,并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结果:nCPAP治疗前,SAS病人ET、白天平均收缩压(dMSP)高于正常对照(P〈0.05);呼吸紊乱指数(RD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白天平均动脉压(dMAP)、夜间平均动脉压(nMA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24h血压曲线呈非勺型;NO低于正常对照(P〈0.05);NO/ET、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1);SAS病人dMAP、nMAP与LSaO2呈负相关(Beta=-0.561 P〈0.05;Beta=-0.388 P〈0.05),RDI与nMAP呈显著正相关(Beta=0.512 P〈0.01)。nCPAP治疗后,除dMSP无变化外(P〉0.05),上述指标的异常改变均有改善(P〈0.05或P〈0.01)。结论:SAS病人组各血压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SAS可能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反复缺氧,使血管功能失常,导致血浆NO含量减少和ET的升高;nCPAP治疗能纠正血浆NO及ET含量的异常,有效地降低SAS病人的血压,改善24h血压的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