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目的通过总结行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不同个体术前目标血管的评估方法及内瘘成熟率,探讨目标血管个体化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行动静脉内瘘术的65例尿毒症患者,在术前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物理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上肢静脉造影评估目标血管,确定目标血管后,行静脉与动脉的端侧吻合,术后常规予以扩血管、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本组63例成功吻合,成功率96.9%。术前用物理检查评估及确定目标血管25例,内瘘成功率92%(23/25),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及确定目标血管23例,内瘘成功率91%(21/23),上肢静脉造影评估及确定目标血管17例,自体动静脉内瘘3例,均为高位内瘘,成功率100%,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14例,内瘘成功率100%。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目标血管个体化评估既可确立目标血管、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又可减少术前检查的盲目性,降低患者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4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行自体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术式为端侧吻合。术后第2天瘘口血管杂音消失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桡动脉内径0.21cm,内-中膜光滑,血流通畅,血流频谱呈三相波改变。瘘口血流暗淡,血流频谱恢复三相波改变。瘘口后头静脉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及定位对提高造瘘手术成功率的价值。方法纳入肾脏内科2012年1月-7月尿毒症终末期患者25例,均为多次造瘘失败或为临床建立动静脉造瘘较为困难的患者,术前超声行上肢动静脉及双侧大隐静脉评估,重点观察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及大隐静脉,寻找肘部及上臂段有无合适搭桥的血管,测量其管径并体表定位。结果14例术前多次造瘘失败患者,9例行再造瘘+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2例行人工血管置人术,1例行左上肢人工血管取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2例放弃手术;11例术前未行动静脉造瘘的患者2例行人工血管置人术,6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1例因桡动脉管径较细行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高位瘘,2例放弃手术。21例手术患者术后生命指征平稳,瘘口搏动震颤良好。术后~2周内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所建通路通畅。结论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超声评估及定位对提高临床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0月于南京一民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7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观察结果,将76例患者分为手术成功组与手术失败组。在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并记录所有患者桡动脉与头静脉血管状态以及血流状态。结果:76例手术患者中,手术成功62例,失败14例,其中血栓形成6例,术后血肿3例,成熟不良3例,吻合失败2例,手术成功组与手术失败组年龄与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手术成功组桡动脉内径、桡动脉血流量、桡动脉峰值流速以及头静脉内径均高于手术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反应性充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手术成功率进行预测性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评估桡动脉、头静脉,选择最佳造瘘部位;术后监测桡动脉-头静脉瘘(RCF)是否成功和成熟状况,对瘘失败进行监测和预测。方法手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手术的尿毒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超声检查组33例(检查组)和物理检查组35例(对照组)。检查组观察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桡动脉和头静脉的频谱特点、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检查组手术成功率(90.3%)高于对照组(80%)。RCF手术后1周的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平均速度、血流量均明显高于术前,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比术后1周的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明显增加。RCF手术成功后血流及频谱特点为高速、低阻力频谱。RCF失败者呈低速、高阻力特点。结论①术前超声多普勒对头静脉、桡动脉的检查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②术后超声检查可以提示动静脉瘘成功与否并及时发现狭窄或栓塞。③超声检查可以监测瘘管通畅情况,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PI、RI等可以作为预测瘘管失败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82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依据有无CDFI围手术期评估分为评估组与未评估组,各41例。对比两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时间、手术一次成功率及评估组手术前后血管变化。结果:评估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一次成功率97. 56%(40/41)较未评估组80. 49%(33/41)高,平均手术时间(52. 62±16. 24) min较未评估组(65. 37±20. 64) min短(P 0. 05);评估组1例患者术后1周因内瘘闭塞,加之自身血管条件不佳,修瘘困难,改行颈内静脉长期管置入术;未评估组术后1周8例患者内瘘闭塞,其中5例再次修瘘治疗成功,1例因血管条件较差改行颈内静脉长期管置入术,1例由于前臂血管条件不佳,改行肘部高位瘘成功,1例于对侧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成功;评估组术后1周头静脉、桡动脉内径均较术前长,头静脉、桡动脉血流量均较术前高(P 0. 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采用CDFI检查,可指导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定位,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术后还可通过检测动静脉内瘘血流及内径情况评估内瘘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中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2004-2009年36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治疗临床资料. 结果 36例患者均施行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其中有3例术中吻合后开放血管不能触及震颤,立即拆除吻合口缝线,见吻合口处血栓形成,清除血栓后再吻合,血流通畅,有6例术后出现手背肿胀,数天后肿胀自行消失. 结论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所建立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过程简便,成功率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注水充盈法结合改良端侧吻合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8年8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的静脉注水充盈法结合自体动静脉内瘘改良端侧吻合术86例病例资料,以及常规端侧吻合术43例病例资料。对比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静脉注水充盈法组与常规端侧吻合组比较,血管缝合时间,吻合口渗血补针率,吻合口直径,术后3个月内瘘成熟率,内瘘成熟时间均为静脉注水充盈法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Z值分别为14.276,4.963,-7.086,4.203,5.179;P值分别为0.001,0.032,0.001,0.043,0.031),但2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χ~2=0.028,P=0.415)。结论静脉注水充盈法结合改良动静脉端侧吻合自体血管内瘘术较常规端侧吻合术,血管缝合时间短,手术野清楚,缝合简单可靠,有较为理想的吻合口宽度,内瘘容易成熟,尤其适用于静脉直径较小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建立血液透析(HD)通路的时机及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尿毒症患者(321次)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情况.[结果]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一期成功率96.51%,而肘部、下肢自体AVF及人工血管AVF术为100%.人工血管AVF较自体AVF成熟时间短(P〈0.05).鼻烟窝及人工血管内瘘较易发生血栓形成(P〈0.05);而端-侧吻合较少(P〈0.05);肘窝、下肢自体AVF及人工血管AVF内瘘易成熟(P〈0.05).[结论]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标准内瘘)是首选;改良侧-侧吻合对血管条件好的患者亦有较高成功率;人工血管内瘘为自体内瘘失败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总结2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进行血管评估,重视血管保护及造瘘侧手臂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术侧肢体护理,加强观察,重视新内瘘穿刺的正确操作,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开通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214例动静脉内瘘度过成熟期,于术后4~8周内进行首次穿刺建立血管通路;7例因桡动脉内壁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病人胃镜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胃镜检查病人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认知、情绪、行为干预。对两组病人检查前后镜检成功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镜检成功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所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和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中非置入支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4例行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输卵管吻合术后管芯是否置入硬膜外支架分为置入支架组38例(76条输卵管)和未置入支架组46例(92条输卵管)。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吻合通畅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1年妊娠率。结果 2组均全部完成输卵管吻合术。置入支架组的术中输卵管吻合通畅率和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9%和96%,术后1年妊娠率为82%,未置入支架组相应分别为99%、98%和87%,2组的术中输卵管吻合通畅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1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未置入支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置入支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置入支架组(P均< 0.05)。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中非置入支架法与置入支架法的效果相同,但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恶性肾实质上皮性肿瘤(MRPE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病理证实为MRPET的116例患者分为≤4cm(39例)组和〉4cm组(77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患侧肾轮廓有无改变、病变边界、内部回声类型、病变边缘、内部血流分布及其血流强度分级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16例MRPET超声图像特征:(1)二维超声:≤4cm组肿瘤内部偏高回声检出率66.7%(26/39)高于〉4cm组5.2%(4/77),而肿瘤内部混合性回声检出率5.1%(2/39)明显低于〉4cm组79.2%(61/77),两组肿瘤内高回声及混合回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两组肿瘤病变均显示肾轮廓改变;(2)彩色多普勒超声:116例肿瘤内探及彩色血流信号105例(90.5%,105/116),其中69例(59.5%)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的Ⅲ级彩色血流信号;≤4cm组肿瘤内部Ⅲ级血流检出率为35.9%(14/39),〉4cm组肿瘤内部Ⅲ级血流检出率为71.4%(55/7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前超声诊断MRPET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3.1%(108/116)。结论CDFI在MRPET术前诊断、分期及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UTI)对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防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本院首次行肾移植的受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二组各16例。实验组于血管开放前、血管开放后给予UT120万U,术后一周每日给予UT120万u;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肾移植术后60d两组受者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急性排斥反应(AR)、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受者口服环孢素A(CsA)后12h的血药谷值浓度。【结果】对照组受者发生ATN4例,实验组为0例(P〈0.05);对照组受者的AR发生3例,实验组为0例(P〈0.05),二组受者的骨髓抑制各发生1例;对照组受者的肝功能异常发生2例,实验组为3例(P=0.638)。【结论】肾移植血管开放前、开放后及术后一周给予UTI可以显著降低DGF发生率,且不会加重UTI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AVF术)方法及手术相关技巧,评估术后瘘管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90例前臂AVF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体AVF术279例,自体静脉移植AVF术及人工血管植入AVF术11例.采取端-侧或侧-侧吻合术216例;端-端吻合术74例.[结果]采取端-侧或侧-侧吻合术术后通畅率(97....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缝扎术LSH)和传统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套扎术LSH)的临床效果,寻找更利于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术式(各50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缝扎术组(改良式LSH)50例,手术时间为(91.15±15.92)min,出血量为(45.65±34.1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87±2.24)h,住院天数(4.68±1.24)d,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套扎术组LSH50例,手术时间为(80.41±17.73)min,出血量为(44.07±32.18)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83±1.27)h,住院天数(4.87±1.27)d,并发症发生率为14%(7/50)。套扎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缝扎术组,而缝扎术组仅在手术时间上较套扎术组长(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扎术LSH(改良式LSH)能使LSH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满意率得到明显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干预对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52例纤维喉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操作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检查前、中、后的心血管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及心率显著高于检查前及检查后(P0.05),干预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及心率与检查前及检查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检查中血压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检查前、中、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按静脉留置针穿刺先后次序将60例患儿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每组各30例。传统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到血管后采用双手配合送管方法,改进组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到血管后采用单手推管并及时将回血冲净方法。结果传统组穿刺成功率60.00%,改进组穿刺成功率90.00%;传统组留置时间为(3.06±0.90)d,改进组为(4.56±0.93)d,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留置针到达血管后采用单手推管法并及时将回血冲净,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偏子宫角部位妊娠(NC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0例(40例为NCP,30例为子宫角妊娠(CP))患者术前超声声像图特点、临床表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果:NCP的发生率为1.46‰。NCP术前超声声像图均为孕囊型。CP术前超声声像图分2型:孕囊型(Ⅰ型)10例(33.3%),混合回声型(Ⅱ型)20例(66.7%)。NCP和CP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60%。超声监护下吸刮宫术中NCP和CP1次性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和69%。结论:超声检查NCP的诊断价值较高;孕早期经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NCP及CP;超声监护行下吸刮宫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道癌贲门癌术后两种重建方法的优劣。方法:实验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圆形吻合器行食管胃器械吻合,吻合154号丝线间断加强并另行吻合口大网膜缠绕并吻合合口减张。对照组行食管胃粘膜及粘膜下分层吻合加胃浆肌层与食管肌层缝合包埋吻合口并减张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吻合口瘘和狭窄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6%(2/316),吻合VI狭窄发生率为5.7%(18/316),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3/18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3%(8/186),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吻合口近端胃食管反流液随机抽样检查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机械吻合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0.3%(1/316),无肺不张,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6%(3/186),肺不张0.5%(1/1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行机械吻合重建方便快捷,可减少并发症,适于临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