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5年至2016年我院52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套针以手法排乳汁为中心的序贯性治疗方法.结果:使用手法排空乳汁、穿刺抽脓及局部药物封闭、切开引流等一套治疗手段后全部急性乳腺炎得到根治.结论:针对性和连续性的治疗是根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饶县人民医院2013-01/2014-04住院部64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引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32,P<0.01);总并发症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15,P<0.01)。结论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地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临床较常见,多发生在产后3~4周,主要由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随着炎症发展,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常有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笔者在临床对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手法乳房按摩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75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手法按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满意度及症状。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继续哺乳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复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乳房按摩可使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疼痛时间及复发率减少,使继续哺乳率升高,提高了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63.0%,明显高于对照组32.6%的临床治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比单独西药治疗治愈率更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蒙药结合超短波、超声波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 97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药,治疗组口服蒙药同时结合超短波、超声波治疗,连续10d。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39例(占79.59%),有效10例占(20.41%),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结合超短波、超声波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三联外治法治疗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15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将特高频理疗、电动吸乳和乳腺按摩外治疗法结合起来,作为三联外治法为主的治疗方案,检测其对于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5月~2005年5月期间收治的1522例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该三联方案,3天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对其中红肿明显、高热或白细胞升高的患者,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治愈1514例(99.47%),脓肿形成8例(0.53%)。结论:此三联方案治疗效果显著、简便易行、费用低、病人痛苦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应用新型敷料的治疗效果,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急性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均应用现代新型敷料对引流后切口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21例患者无论是否使用了银敷料,红肿消除时间(6.5±1.2)d;换药两周后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提示为阴性,均发生慢性窦道与瘘管;18例患者在换药1~3个月后行硬块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换药4~5个月后行硬块切除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中药调理并联合银离子敷料进行5个月的治疗后愈合,无硬块形成。结论现代新型敷料对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切口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感染,引流通畅,减轻患者痛苦,促使切口尽快愈合,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旳开放,母乳喂养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母乳喂养。但是由于高龄产妇的增多和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情绪及喂养方式不正确等多方面的影响均可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临床上对于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中西医领域均有较全面的治疗方案,但是因为急性乳腺炎的病情发展较快,治疗或护理不当随时都会出现化脓风险,给产妇及婴幼儿的身心健康都带来影响。为了避免出现乳腺疾病问题,哺乳期对产妇的乳腺护理尤为重要,可从饮食、情绪、乳腺护理等多方面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帮助,从而减轻乳腺炎为其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刘安  李云梅 《现代保健》2010,(22):69-70
目的 观察穿刺置管局部冲洗用药与传统切开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西医切开引流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穿刺置管局部冲洗用药的方法,对两组疗效、脓液消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痊愈,但治疗组脓液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穿刺置管局部冲洗用药法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优于传统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38例,观察综合治疗措施,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 38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10例进行非手术治疗,28例行手术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治愈9例,好转25例,4例死亡,临床有效治愈率达89.47%。结论综合性治疗手段极大的改善了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症状,使危重患者得到了有效治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用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推拿组、外敷组及观察组各20例。推拿组给予乳腺疏导推拿治疗,外敷组给予中药外敷治疗(乳香、香附、郁金、生白芷、青皮及皂角刺等),观察组给予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3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3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WBC、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推拿组及外敷组(P<0.05)。结论乳腺疏导推拿和中药外敷都可以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WBC及CRP水平,但乳腺疏导推拿配合中药外敷的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后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处于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75株,检出率为6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66株为主,占88.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具有多药耐药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4株,检出率为36.4%;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出的66株金黄色葡萄球对于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高达96.9%,对万古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2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以及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结论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存在一定比例的多药耐药菌,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224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观察疗效;抽选同期就诊的无症状正常哺乳期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乳房情况、哺乳方式、饮食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筛选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相关危险因素28项,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良情绪、乳头清洗频率、乳房外伤、哺乳时间、非医务人员按摩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显著影响因素(均P0.05)。患者治愈率为95.98%,回乳率为11.61%,脓肿形成率为9.37%。结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产后应采用正确的吸乳方式,按需哺乳、注意清洁,以减少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陈燕 《现代养生》2014,(10):199-199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11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有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P<0.05)。结论: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脓肿形成机率,缩短治疗时间,保障了产妇的健康及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方法选择需要穿刺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组(研究组)和B组(对照组),A组采用留置针的外套管不全送入血管,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B组采用留置针的外套管完全送入血管的留置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留置效果。结果不全送入血管,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比完全送入血管的留置方法留置时间长,导管堵塞少,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的例数均减少。结论不全送入血管的,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150例浅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观察,比较寻找合适的留置方法。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对照组,对两组留置期间渗血渗液、静脉炎、留置时间等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改进组各项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进组在渗血渗液、静脉炎等并发症方面少于对照组,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穿刺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切开引流治疗,治疗组采用穿刺结合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脓液消退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63.33%,治疗组患者满意率8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定位准确、操作安全简便、出血少,且经济、省时,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不同阶段的最佳治疗方法及四级预防方案的可行性。方法:0级预防是通过指导围产期母乳喂养,防止发生乳头皲裂和乳汁淤积;1级预防是在乳汁淤积期,采用"理疗+乳腺按摩+电动奶泵吸奶"三联治疗,防止进展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急性炎症期;2级预防是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急性炎症期采用"理疗+乳腺按摩+电动奶泵吸奶+敏感抗生素治疗"四联疗法,防止形成乳腺脓肿;3级预防是指在乳腺脓肿期,采用微创治疗方法,最大限度保留母乳喂养功能。结果:0级预防:研究组病变发生率为16%,对照组32%(P0.05);1级预防: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总有效率65.1%(P0.01)。2级预防:"理疗+乳腺按摩+电动奶泵吸奶+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四联疗法效果最好;3级预防:穿刺抽脓和置管冲洗引流是乳腺脓肿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结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四级预防方案可以指导临床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不同阶段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病情向下一阶段发展,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保留母乳喂养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付修林 《现代养生》2014,(4):112-112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乳腺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非哺乳期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总结。结果:在收集的4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治疗方式最终均为行手术治疗而获临床治愈。其间,22例诊断明确直接行病灶切除术,5例诊断疑惑者行空心针穿刺取组织送病检确诊,予手术切除病灶;6例炎症较重,局部波动感明显或脓肿破溃,先行病灶区局部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炎性控制局限、肿块缩小后,行病灶所属腺叶区段切除术;9例行病灶及瘘管切除术,4例行乳头矫正术;39例切口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所有病例术后疗效满意,随访3-12月,复发4例,为直接病灶切除病例,复发率为12.5%,经二次手术切除复发病灶后愈合可。此次研究无全乳切除术病例,疗效满意。结论:手术治疗是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