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诸病源候论》的“导引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引法”——现代医疗体育中的“运动处方”。“导引”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内经》,还见于《庄子》,是从“舞”及其它一些动作发展而成的医学名词。是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在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和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和理论。根据各代医家名人对它的解释,可将其归纳为:通过姿势调节、呼吸锻炼、身心松弛、意念的集中和运用、有节律的动作、自我按摩等锻炼方法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调  相似文献   

2.
《诸病源候论》在"毛发病诸候"中共记载了毛发病诸证共十三候,其中白发候的病机主要是气血不能荣养毛发。在巢元方辑录的养生导引法中,根据血气亏虚导致骨髓枯竭,毛发失养的特点,以调节形体、行气活血、意识导引为主,共记载了六种导引法。  相似文献   

3.
<正>原文足少阴肾之经也,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若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润而黑;若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简析足少阴属肾经,中医认为肾主骨髓,其华在头发。如果是血气盛壮的人,他的肾气就强,肾气强,骨髓就充满,他的头发就黑而有光泽;如果气血虚,则肾气弱,肾气弱,骨髓也会容易枯竭,不能滋养头发,所以头发就变白了。  相似文献   

4.
5.
<正>原文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受于风邪所为也。若风邪在胃,则呕;膈间有停饮,胃内有久寒,则呕而吐。其状:长大息,心里澹澹然,或烦满而大便难,或溏泄,并其候也。简析呕吐是因为脾胃虚弱,又感受风邪所致。如果风邪进入胃里,就呕;如果胸膈间本来就有水饮停滞,再加胃中又有寒邪积滞,就会又呕又吐。  相似文献   

6.
从《诸病源候论》157候、289法中精选8个导引动作,介绍胃痛导引法。其动作简捷、易学易练、安全有效,对临床实践有所裨益,以导引法治疗胃痛,彰显中医治疗常见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原文诸痔者,谓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也。其形证各条如后章。又有酒痔,肛边生疮,亦有血出。又有气痔,大便难而血出,肛亦出外,良久不肯入。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致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有一方面治之者,名为诸痔,非为诸病共成一痔。痔久不瘥,变为瘘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简析诸痔,说的是牡痔(外痔)、牝痔(内痔)、脉痔(肛裂)、肠痔(肛痈)、血痔(痔疮出血),它们的症状各不一样。还有酒痔,  相似文献   

8.
张海波  陈昌乐  刘峰  刘天君 《光明中医》2011,26(11):2169-2171
在对《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法进行认真系统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习练导引法的实践经验,针对便秘的发病机理,精心选择其中的导引条目,编创一套导引功法。除预备式和收式外,共有五节,从原文依据、姿势要求、操作要领和作用原理四个方面,对每一节功法进行详细说明,是继承发扬古代导引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诸病源候论》中导引法调理脾胃功能的相关条文,结合练功体会,归纳《诸病源候论》调理脾胃导引法中的六个操作特点,即三调合一、腰背适度紧张、腹部放松、躯干往复运动、重视呼气、一症一方。  相似文献   

10.
《诸病源候论》一书开创了辨证导引的先河。本文由该书的辨证导引受到启发,对书中导引法条文进行了重新梳理编号,按照病候、功效分别做了统计,书中具有助阳益阳功效的导引法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该书思想为“重阳”。故本文提出了“扶阳导引”的想法,又结合扶阳派思想、八纲辨证和三因制宜思想为当代临床导引处方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强调吸气,配合振腹。  相似文献   

11.
正原文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腑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拥,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简析肚腹胀满,是因为体表的阳气虚,阴气在体内积聚造成的。因为体表阳气虚,所以容易感受风冷邪气入侵;风邪和寒邪是阴气,风冷之气在脏腑间积聚不得消散,又与脾气壅塞在一处,此是因虚胀满,所以导致腹部胀满的同时往往伴有微微喘气。  相似文献   

12.
<正>原文夫五脏调和,则荣卫气理,荣卫气理,则津液通流,虽复多饮水浆,不能为病。若摄养乖方,则三焦痞隔。三焦痞隔,则肠胃不能宣行,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简析如果一个人五脏功能正常,则全身的营卫二气也会运行得很顺畅,那么他全身的津液就会周流无碍,所以这个人虽然不停地喝很多水,也不会在体内产生积聚而  相似文献   

13.
正风痹候导引法原文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病在阳日风,在阴日痹,阴阳俱病,日风痹。其以春遏痹者为筋痹,则筋屈。筋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肝其状夜卧则惊,饮多,小便数。夏遇痹者为脉痹,则血凝不流,令人萎黄。脉痹不已,叉遇邪者,则移入心。其状心下鼓,气暴上逆,喘不通,嗌干  相似文献   

14.
刘峰  刘天君 《中医教育》2011,30(3):70-74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既往对导引法的研究,或者针对书中某个病候,或者针对某个疾病,或者以养生保健为目的,或者探讨导引法的整体特色,或者总结书中提到的习练导引的注意事项,或者围绕全书文字、功法操作、功理功法综合展开.分析既往研究经验,笔者认为,研究者应该结合习练导引法的体会,将《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的文献研究落脚于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上.  相似文献   

15.
正风冷候导引法原文风冷者,由脏腑虚,血气不足,受风冷之气。血气得温则宣流,冷则凝涩,然风之伤人,有冷有热,若挟冷者,冷折于气血,使人面青心闷,呕逆吐沫,四肢痛冷,故谓之风冷。简析风冷候,是因为脏腑气血虚弱,感受冷风侵袭所致。因为气血感受温热则宣通流行,感受寒冷则凝滞,风邪伤人,有冷有热,若是冷风伤人,冷气使气血凝滞,则使人面目发青,心中烦闷,冷风入胃,则呕吐水沫,四肢冷而痛,所有这些症状称为风冷候。  相似文献   

16.
正结气候导引法原文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简析结气病,是由忧愁思虑所导致的。当心中存念事或人时,则心神停滞,使气不得运行,所以造成气内结的情况。原文端坐,伸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胁,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结气。说明练习此导引法取坐式,右手拇指与四指分开,虎口按在腋下,可以先用左手帮忙,让右手尽量靠近腋下,然后左手上举,仰掌上托,用鼻吸气,  相似文献   

17.
<正>原文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咳,汗出。阴气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引胁与小腹。简析邪气如果存在于足少阳经络,就会让人胸胁疼痛、咳嗽、出汗。阴寒之气侵袭了肝经,留在经脉之中,则气血凝滞,经脉挛急,引动胸胁及小腹疼痛。胁痛候导引法之一原文胁侧卧,伸臂直脚,以鼻纳气,以口出之,除胁皮肤痛,七息止。  相似文献   

18.
<正>原文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凡腰痛有五:一日少阴,少阴申也,七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日风痹,风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日臂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日寝卧湿地,是以痛。简析肾脏主管腰部和腿部。当肾经虚弱时,风邪夹带冷气侵袭,所以会腰痛。另外,  相似文献   

19.
<正>原文夫百病皆生于气,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食而气逆上也喜则气和,荣卫行通利,故气缓焉。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使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内,故气消也。恐则精却,精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寒则经络凝涩,故气收聚也。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故汗大泄也。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相似文献   

20.
<正>原文转筋者,由荣卫气虚,风冷气搏于筋故也。手足之三阴三阳之筋,皆起于手足指,而并络于身。若血气不足,阴阳虚者,风冷邪气中于筋,随邪所中之筋,筋则转。转者,谓其转动也。经云:足太阳下,血气皆少,则喜转筋,喜踵下痛者,是血气少则易虚,虚而风冷乘之故也。简析转筋,是营卫二气虚弱,致使外风冷邪附于经筋所致。中医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营卫气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