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于产后1~2周发病,但也有迟至6~8周甚至10周发病者。阴道流血持续或间断,也可表现为急剧大量流血。可伴低热,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和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2010年间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晚期产后出血28例,病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子宫切口裂开、子宫肌瘤。结论晚期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因素所致,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晚期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产后晚期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产后晚期出血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产后晚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子宫内膜炎和蜕膜炎、胎盘和胎膜滞留.80例患者经阴道伤口缝合术、清宫术、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2~7天.结论:临床中针对产后晚期出血患者,首先应对致病原因进行及时查找,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策,同时针对出血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者居多,但也有迟至产后6~8周发病者。若出血量大,可导致休克,危及产妇生命,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  相似文献   

5.
张迎春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66-4367
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1〕。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若失血过多可致重度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本人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共收治的15例晚期产后出血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6.
刘素素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10):636-636,635
晚期产后出血指产后24h至产褥期末所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内发病多见,其发病率虽然不高,但若失血过多则可致重度贫血,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是产科最危险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本研究对我科2000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36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晚期产后出血严重危害妇女健康 ,为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措施 ,本文对我院 10年间收治的 5 0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10年间我院分娩总数 145 80例 ,其中经阴道分娩 12 45 6例 ,剖宫产 2 12 4例。根据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 2 4h后称为晚期产后出血[1,2 ] ,本组有 5 0例占同期分娩的0 34 % ,高于国内报道[3 ,4 ] 。本组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32岁 ,平均年龄 2 8岁 ,其中初产妇 42例 ,经产妇 8例。有人工流产史者 2 4例 ,占 48 0 %。 5 0例除 2例早产外 ,48例均…  相似文献   

8.
晚期产后大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死亡。本文对我院收治26例晚期产后大出血,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5岁。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7例;有人工流产史15例。26例患者均为足月分娩,占同期住院分  相似文献   

9.
刘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7):32-3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时间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8~2003年2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其次分别为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胎盘残留.发病时间为术后2~70 d,4例发生在术后42 d以上.结论预防发生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11.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肖兴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1):697-697
我院 1999年 1~ 9月份产后出血共 2 8例 ,发病率为 8.1% ,比报导的 2 %明显高 ,以下对这 2 8例进行分析 ,了解出血的原因 ,寻找解决的办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 9月 ,我院住院分娩 344例 ,年龄从 2 3~ 4 4岁 ,顺产 2 0 0例 ,剖宫产 12 6例 ,阴道助产 (吸引产及钳产 ) 18例。产后出血共 2 8例 ,发病率 8.1% ,我院产后出血的测量采用容积法 称量法。即聚血盘容积测量 纱块 (或草纸 )称重法。两者共测所得 ,以胎儿娩出后 2 4 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 5 0 0 ml为诊断标准。1.2 顺产的 2 0 0例中 ,产后出血 12例 ,发生率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常见原因,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 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23%,其中宫缩乏力性晚期产后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47.22%,其次为胎盘、胎膜残留所致,发生率为19.44%,再次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3.89%.结论 晚期产后出血极易误诊,出血时限较长,有时出血迅猛,易致病人贫血、休克危机生命.早诊断,早治疗,对产妇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48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丽风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734-173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48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病率为1.98%;不同分娩方式、不同胎次、不同体重胎儿与产后出血发生有显著差;异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软产道损伤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剖宫产、多胎次、过重胎儿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晚期产后出血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钏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94-894,900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晚期产后出血通常出血量多,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对我院1998年5月~2003年6月收治的30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从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3个方面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时间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1998~ 2 0 0 3年 2 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其次分别为子宫复旧不良 ,产褥感染 ,胎盘残留。发病时间为术后 2~ 70 d,4例发生在术后 4 2 d以上。结论 :预防发生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并与同期70例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 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子宫复旧不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胎盘、胎膜残留;产前有宫腔操作史、经产妇、巨大儿、三产程延长都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晚期产后出血;自然分娩的晚期产后出血治疗以清宫术为主,剖宫产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治疗以子宫次全切除术为主。结论 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关键在于重视孕妇的产前教育,提高产科的医疗质量;治疗应视具体病因及症状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乐彦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118-5119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对北仑区2008~2009年420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地域分布、孕产次、分娩方式、孕期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因素有关。结论:应加强产前、产期保健,预防宫缩乏力,正确处理产程;扩大外来孕产妇保健的覆盖率,加大对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 2 4h后 ,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将我院 7年间收治的2 5例晚期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共有 13962例产妇分娩 ,发生产后出血 375例 ,其中晚期产后出血 2 5例 ,发生率为0 .17% ,占同期产后出血的 6.67%。本组年龄 2 2~ 2 8岁 ,初产妇 2 4例 ,经产妇 1例 ,有人工流产史者 12例 (占 48% ) ,均为足月妊娠 ,经阴道顺产 17例 ,产钳 1例 ,剖宫产 7例。1.2 诊断标准分娩 2 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阴道大量出血 ,一次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