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的一种独特亚型,它能同时表达CD3和CD56分子,也被称作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实验证明,在体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多种细胞因子(如OKT-3、IL-2、IF-γ等)培养可生长出大量CIK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体外扩增的方法,并从单细胞水平分析CIK细胞的胞内Th1/Th2类因子产生的情况,进一步明确CIK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参与的免疫效应机制。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分别加入IFN-γ、IL-2和CD3单抗,体外扩增CIK细胞,再应用流式细胞术,经刺激、阻断、固定、穿透和标记等过程测定CIK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细胞因子培养两周后CD3^ CD56^ 增加,培养至第21天、28天未见明显下降;诱导后CD3^ CD8^ 细胞量与CD3^ CD4^ 量相比明显增多;单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测定显示扩增后的CIK细胞Th1/Th2因子状态明显向Th1偏移。结论:采用多种因子组合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大量诱导出CD3^ CD56^ 双阳性细胞,具高度增殖性,是一类新型的免疫过继疗法细胞;其偏移的Th1/Th2因子状态可作为解释其极强的细胞毒作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CIK细胞和LAK细胞的增殖、表型和抗瘤效应,为临床应用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提供资料。方法取12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常规分离成单个核细胞,用不同细胞因子培养诱导出LAK细胞和CIK细胞,观察两种细胞的增殖、表型和抗瘤效应。结果培养后12天,CIK细胞数量达原来的11.5倍,而LAK细胞数量只有原来的5.2倍;比较培养前后CIK细胞的表型,可发现CD3+、CD3+CD4+、CD3+CD8+、CD3+CD56+、CD25+在培养后均有明显增高(P<0.05或0.001)。CIK细胞杀伤K562细胞和Raji细胞的能力均明显优于LAK细胞(P<0.05或0.001)。结论CIK细胞不仅具有强大的增殖功能,并且对不同的肿瘤细胞系显示出较LAK细胞更强的杀伤活性。因此,它是一种新型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回输液中添加白蛋白和放置时间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简捷的CD3+CD56+细胞生成率及细胞死亡率的检测方法。方法(1)抗CD3-FITC和抗CD56-PE同时标记CIK细胞,或FQ-AE染色CIK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记录;(2)悬浮液中加或不加白蛋白,Annexin V-FITC标记CIK细胞,不同时间段取样,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1)食道癌患者CIK细胞集落小,散在分布;胰腺癌患者CIK细胞集落大且集中;(2)显微镜可观察并计数CD3+CD56+细胞;(3)回输液中加与不加白蛋白的凋亡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4)CIK细胞在培养箱外放置,0~90 min之间样品与150 min样品之间凋亡细胞数差异显著,细胞死亡率与放置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1)不同肿瘤患者CIK细胞的生长集落不同;(2)抗CD3和抗CD56标记可计数CD3+CD56+CIK细胞生成率,FQ-AE染色可计数死亡细胞比率,检测方法简便、快捷;(3)CIK细胞回输液中可不加白蛋白,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培养箱外放置时间90 min之内为宜,时间越短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不同来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食管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脐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为诱导剂制备CIK;采用直接细胞计数法比较CIK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的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三者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3种不同来源单个核细胞的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4d诱导后,其CIK的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百分比较诱导前有显著提高(P<0.05);脐血来源的CIK增殖速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来源CIK(P<0.05);脐血CIK的食管癌细胞杀伤活性最强。结论脐血来源的CIK体外增殖快,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强。  相似文献   

6.
CIK细胞的制作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制备细胞因子激活杀伤(CIK)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经干扰素γ(IFN-γ),CD3McAb,白介素2(IL-2),白介素1α(IL-1α)诱导,制作CIK细胞,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瘤活性.结果:CIK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增殖速度快、最终增殖倍数高.CIK细胞主要由CD3和CD56双阳性细胞构成.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味中药体外促进诱导C57BL/6小鼠CIK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使用选定的单味中药水煎剂和3种细胞因子及抗CD3单抗体外诱导C57BL/6小鼠脾细胞,并用流式检测其表面分子表达及用CCK-8试剂检测对SP2/0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虫草、石斛、仙茅和黄芪4种中药水煎剂可协同细胞因子诱导小鼠脾细胞高表达CIK特征性表面分子组合,所得细胞对SP2/0细胞杀伤效率分别可达(32.6±4.5)%、(12±2.3)%、(2.3±1.3)%、(4.2±3.1)%。结论 4种中药水煎剂协同细胞因子诱导小鼠脾细胞得到的细胞符合CIK特征,即其可以协同细胞因子诱导CIK细胞。因此某些中药协同体外诱导CIK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增殖情况,检测CIK细胞的表面分子表型和体外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用H3培养基培养的分别来源于脐带血和患者自体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添加重组人γ干扰素(IFN-γ)与CD3单抗,体外诱导CIK细胞,在培养的第7天分别加入H3培养基和T551培养基继续诱导培养至14 d.计数观察CIK细胞增殖能力,流式检测细胞表面CD3、CD56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两组培养基条件下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效果.结果 动态计数及表型分析结果表明,H3及H3+T551培养的CIK细胞扩增倍数(包括脐带血CIK总细胞数和自体CIK总细胞数)在第14天均分别达到76.9倍、62.3倍;两种培养条件下脐带血CIK细胞中CD3+ CD56+双阳性细胞含量分别是(16.70±2.72)%和(10.80±2.59)%,自体CIK细胞中CD3+ CD56+双阳性细胞含量分别是(11.23±6.64)%和(10.70±6.42)%;体外杀瘤实验表明,当效靶比为5∶1时,H3培养的脐带血CIK细胞杀伤率达到(33.50±9.99)%,显著高于H3+T551培养脐带血CIK细胞的(20.3±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H3和H3+T551培养的自体CIK细胞杀伤率分别是(59.67±27.59)%和(42.13±1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结论 H3培养的脐带血和自体CIK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抗白血病癌细胞活性,可应用于临床上白血病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8):667-670
目的探讨大体系(50 mL)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表型及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6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Ficoll法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收集冻存1个月后复苏的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冻存前后的细胞活率和免疫表型;通过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效靶比10∶1和40∶1)的方法测定其杀伤活性,与新鲜未冻存的细胞杀伤活性进行比较,同时并对不同效靶比冻存前后的细胞杀伤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CIK细胞大体系冻存前平均细胞活率(97.79±1.92)%,显著高于复苏后的(83.61±3.42)%(P<0.05)。复苏后CIK细胞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表型CIK细胞所占比例虽较冻存前稍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效靶比10∶1、40∶1时冻存前细胞和复苏后细胞杀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效靶比40∶1时冻存前细胞和复苏后细胞杀伤率均显著高于效靶比10∶1时(P<0.05)。结论大体系(50 mL)冻存对于CIK细胞活率虽有影响,但对免疫表型和细胞活性均未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细胞因子(IL-2、IL-7、IL-15)组合的诱导培养体系对人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样T(NKT)细胞的扩增效果。[方法]通过IL-2、IL-7、IL-15的不同组合诱导扩增脐血来源的CIK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对不同培养条件下CIK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免疫表型的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经过21d的培养,CD3+CD56+CIK细胞以IL-2+IL-7+IL-15组扩增比例最高,为(24.5±5)%;NK细胞以IL-2+IL-15组扩增比例最高,为(59.1±0.5)%;上述细胞因子体系对脐血Vα24+CD161+NKT细胞扩增效果不明显。[结论]脐血中免疫效应细胞CIK、NK细胞等可通过IL-2、IL-7、IL-15的联合培养体系进行扩增。  相似文献   

11.
郭晓嘉  柴晔  曾鹏云 《医学综述》2013,19(18):3291-3294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在体外用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γ以及CD3单抗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而获得的一组异质细胞群(CD3 +CD56 +),其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活性都较高.其不但可逆转部分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还可能对G0期的瘤细胞有效.一些临床Ⅰ~Ⅱ期试验已经证实了CIK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外,临床上为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疗效,还应用了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白细胞介素2和树突状细胞等).CIK细胞内在抗肿瘤的生物学机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cells)的体外扩增特性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提取健康供血者的PBMNC,培养诱导CIK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扩增倍数、增殖速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用MTT法观察其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30例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前后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经2周培养,CIK细胞平均增加了30倍,总数达(4.8~5.0)×109,活性细胞比例〉90%;体外杀伤率约50%,表型检测效应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56+亚群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瘤患者CIK细胞输注后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晚期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后,生活质量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加入IFN-γ、抗CD3单抗、IL-2等细胞因子,扩增后CIK细胞分4次回输患者体内,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及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38例接受CIK治疗的患者疼痛缓解、体重增加、睡眠改善等明显,毒副反应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有效率(CR+PR+MR )为66%,肿瘤标记物下降,患者外周血中CD3、CD4 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疗法能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晚期肿瘤病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免疫表型和体外杀伤活性。 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γ、CD3McAb、IL-2诱导并培养,获得大量的CIK。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的表型;以CFSE标记靶细胞来区分效应细胞,再以PI染色,用FACS检测靶细胞的死亡率。 结果:CIK于第22天达到增殖高峰,并高度表达CD3、CD11a、CD54和HLA-DR;中度表达CD3/CD56、CD25、CD28、CD69和FasL;CD16表达不增加。CIK对肿瘤细胞K562、 HL-60、Hela、SMMC7721和A375均表现出杀伤活性,其中对K562、HL-60、Hela 3种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强;而对SMMC7721、A375的作用不明显。 结论:细胞因子IFNγ、CD3McAb和IL-2体外诱导的单个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力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前后免疫袁型和杀伤活性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前、后免疫表型的变化,采用3H—TdR释放法检测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CIK治疗后,CD3^+、CD4^+细胞百分率上升,CD8^+细胞百分率下调,CD4^+/CD8^+比值上升,CD19细胞百分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4^+、CD8^+细胞绝对值未达到健康者水平(P〉0.05)。治疗后NK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达到健康者水平(P〉0.05)。在杀伤活性的研究中,与CIK细胞治疗前(19±6)%相比,治疗后杀伤活性百分率(22±5)%明显升高,达17.5%(P〈0.01),但未达到健康者水平(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正常人CIK(cytokine inducedkiller)细胞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对卵巢癌腹水瘤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加入细胞因子γ IFN、IL 2、抗 -CD3单抗和IL - 1,体外诱导成CIK细胞 ,用MTT法测定CIK细胞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的细胞毒活性 ,并与CD3AK作对比。在Babl/c裸小鼠腹腔内接种卵巢癌SKOV3ip细胞 ,观察CIK细胞对荷瘤鼠的抑瘤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证明 ,CIK细胞对SKOV3ip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对比CD3AK其抑瘤率为 89.7%与 6 7.1% (P <0 .0 5 )。裸鼠卵巢癌腹水瘤模型体内实验表明 ,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癌性腹水生长 ,其抑制率可达 10 0 %。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活性细胞 ,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卵巢癌细胞活性 ,具有明显的抑制癌性腹水生长的作用 ,有可能用于临床上卵巢癌腹水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并观察CIK细胞治疗妇科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学活性及副反应.方法共收录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22例妇科肿瘤患者进行CIK细胞治疗,其中卵巢癌11例,子宫癌11例.经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出CIK细胞培养后,观察CIK细胞表型,用MTT法测体外细胞毒活性.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定剂量的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反应、不良反应.结果当效靶比为16:1、8:1时,CIK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杀伤率分别(82.33±9.35)%和(61.59±13.59)%.卵巢癌11例,近期疗效评价中,部分缓解4例,近期有效率为66.67%,疾病控制率为66.67%.子宫癌11例,近期疗效评价中,部分缓解6例,近期有效率为100%,无肿瘤进展时间为4~26个月,中位无肿瘤进展时间为13个月.与CIK细胞回输前相比,患者CD3+、CD4+、CD8+均有明显的升高(P〈0.05),这表示可以诱导患者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22例患者在输注CIK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CIK细胞对妇科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γ-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样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可有效的刺激幼稚T细胞活化和诱导特异性的抗原免疫反应,从而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本文就CIK、DC及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Li H  Ren XB  Zhang P  An XM  Liu H  Hao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4):3134-3138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 IK)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同时分析树突状细胞(DC)在逆转Tregs细胞免疫抑制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培养前分选去除CD4+CD25+T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常规PBMC,分别培养C IK,检测细胞增殖和杀伤活性;同时在培养前去除Tregs组(C IK-Tregdel)中加入CD4+CD2+5T细胞,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利用DC诱导C IK细胞,分别检测DC+C IK及单纯C IK组中Tregs细胞的比例、细胞杀伤活性和TGF-β、IL-10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培养前去除Tregs组中增殖细胞比例、细胞杀伤活性均高于常规C IK组,在C IK-Tregdel组加入分选的CD4+CD25+细胞后,C IK的杀伤活性降低。DC诱导前后C IK中CD4+CD2+5细胞含量分别为13%±5%和10%±4%(t=3.977,P=0.001),证实经DC细胞诱导后C IK细胞中的Tregs数量减少,同时,观察到CD8+、CD3+CD5+6细胞增加;DC+C IK组对肺癌细胞系A549、乳腺癌细胞系MCF-7、结肠癌细胞系HCT-8和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9.47%、32.78%、40.28%、47.11%,均高于单纯C IK组(P均<0.05);另外,C IK及DC+C IK组TGF-β分泌分别为546 pg/m l±134 pg/m l、489 pg/m l±132 pg/m l,IL-10分别为107 pg/m l±32 pg/m l和92 pg/m l±32 pg/m l,证实经DC诱导后C IK细胞TGF-β和IL-10分泌水平低于DC诱导前;同时,观察到DC+C IK组IFN-γ和IL-6分泌高于单纯C IK细胞(P<0.05)。结论DC细胞可以增强C IK的抗肿瘤活性,而其对Tregs细胞的影响很可能是DC活化C IK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自体CIK细胞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兰  艾立清  师幸伟  谢君 《医学综述》2013,19(6):1136-113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37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和4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CIK免疫表型及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患者CD3+、CD4+、CD4+/CD8+、CD19、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上免疫表型和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高于治疗前(P<0.05);三组间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CIK细胞能改善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