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改进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减少手术创伤,探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保留胸壁肌肉、不切除肋骨的胸部小切口(切口平均长度12.5cm)及胸骨下段小切口(切口长度7cm),对203例胸心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肺癌根治、纵隔肿瘤摘除、脓胸清创、血胸止血清创及纤维板剥离、动脉导管结扎、食管良性疾病等常见胸心外科手术,胸部小切口组与同期传统标准开胸切口手术组203例,作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止痛药应用、术后输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等做比较。结果:203例病人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切口小,出血少,输血少,术后恢复快(P<0.001)。结论:由于手术切口小,不切断胸壁肌肉,年轻病人不切除肋骨,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美观;术后术侧上肢活动及肩关节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微创开胸技术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创入胸切口行心胸外科手术72例,其中经腋下小切口施行肺叶切除(包括楔型切除)17例,全肺切除肺癌根治性手术1例,肺大疱切除缝扎23例,脓胸廓清术6例,动脉导管结扎21例(其中经胸膜外径路5例);经胸腔镜辅助切口施行肺叶切除(包括楔型切除)l例,肺大疱切除缝扎2例,动脉导管结扎1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损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患者痛苦小,遗留疤痕较小,基本上不影响肌肉和关节功能,术后康复加快,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微创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适用性广及住院手术费用减低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疗效满意,符合“微创”外科的新观点,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保留胸部肌肉的腋下小切口开胸治疗肺癌的经验.方法 需做肺叶切除的原发性肺癌病人316例,将其中的134例分成2组.实验组67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67例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P<0.01),术后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等亦有明显差别.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 腋下胸部小切口具有对胸部损伤小、术中显露良好、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身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点.该切口能满足肺叶切除手术的需要,术中淋巴结清扫满意,可作为治疗肺癌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4.
张西海 《安徽医学》2011,32(8):1153-1153
目的探讨前外侧直线小切口开胸术微创治疗食管癌、食管胃交界部癌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第五肋间前外侧直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前至距肋弓2 cm,后至背阔肌前缘,拉钩将背阔肌拉向后方,沿前锯肌束方向纯性分开前锯肌,显露第五肋间,进胸手术。结果本组40例,其中胸下段食管癌18例,食管胃交界部癌22例,平均手术时间120 mim,切口长度平均10~12 cm,开胸失血量〈30 ml,术后平均住院9 d,手术出血少,患者术后1-2 d可下床活动,疼痛轻微,术侧上肢无明显运动受限。结论前外侧直线小切口开胸术具有损伤小、显露好、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胸外侧斜切口,切口长10~15cm,不切断胸壁肌肉,不切除或切断肋骨。牵开肌肉,显露肋骨,根据胸内病变位置确定肋间进胸实施手术。结果:本组96例,其中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及肺大疱切除术、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开关胸时间、手术失血量,较常规开胸手术少,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同期常规开胸手术无差别,出院时无明显术侧肩部及上肢活动受限。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开胸术损伤小,出血少,能达到手术显露要求,均能顺利完成目的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瘢痕小,具有美容特点,减轻胸壁肌肉损伤致术后长期疼痛,无患侧肩及上肢功能障碍,能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总结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要点,探讨选择小切口优点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35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问6~24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随着微创理论的完善和更新,小切口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成为骨科手术中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腋下小切口开胸术治疗常见的胸部肿瘤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方法采用腋下小切口施行胸内肿瘤手术68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遗留疤痕较小,基本上不影响肌肉和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生活自理,并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大部分胸部肿瘤手术可以应用腋下微创切口来完成,不仅手术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可以作为治疗胸部肿瘤的常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肺大疱的治疗效果.方法 125例肺大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或开胸手术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结果 63例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肺大疱切除术,62例选择后外侧切口行肺大疱切除术,均痊愈出院,1例于术后7 d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肺大疱可行、安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并探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取50例要进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各25例。传统组行常规全髋置换术,实验组行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比较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全髋置换具有出血少、对软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并且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冯建忠 《广州医药》2005,36(4):28-30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出2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25例同期进行的采取外侧入路及20例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1月(4个月~2年3个月),微创后外侧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与外侧切口及后外侧切口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采取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具有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开胸技术有选择性地对62例胸部肿瘤患者施行胸科手术.其中行肺楔形切除术7例,肺叶切除术29例,一侧全肺切除术6例,胸腺瘤摘除术3例、纵隔肿瘤摘除术9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食管下段癌根治性切除手术6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 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损伤小,开胸出血量少,疼痛不明显,术后住院时间短,肺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影响小,术后康复加快,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用保护胸肌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老年胸部疾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老年胸腔疾病患者作VATS 256例,占同期VATS的23%,年龄60~84岁,病种主要有自发性气胸128例、肺癌、转移性肺癌23例、肺良性疾病15例、恶性胸水12例、脓胸6例、心包囊肿3例、胸膜间皮瘤3例、膈与食管下段疾病6例、凝固性血胸16例等。结果 VATS时间20~210min.平均45min。肺大疱切除128例,肺叶切除43例和肺楔形切除36例。11例术中转开胸手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d,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7%),包括心律失常、复张性肺水舯、肺持续性漏气、持续性胸痛等,经处理后均治愈。结论 VATS对老年患者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伴有心肺等慢性病的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潘安枝  吴明水 《实用全科医学》2004,2(5):447-447,449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分析32例微创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出血量、出血部位、并发症、原发病、手术时机、穿刺成功率、引流情况、术后护理与疗效。结果 32例脑出血患者,血肿量30~100ml,穿刺成功率100%,死亡8例与出血量过大、病情危重、晚期脑疝,手术时机、术中再出血、术后引流不畅多因素有关。另外3例系微创术非相关因素死亡,24例术后生命体征趋平稳。微创术见效率75%,疗效满意。结论 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简便、易行、创伤小、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胸肌改良后外侧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2例胸部疾病的患者施行剖胸手术时,采用保留胸肌的改良胸后外侧切口,于第4、第5或第6肋间径路完成手术。结果采用此切口避免切除或切断肋骨;避免大片胸壁肌肉切断;明显减轻术后胸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减少出血和输血;大大缩短开关胸时间。结论保留胸肌改良后外侧切口行普胸外科手术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可以在开胸手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勇  程远建  魏强 《四川医学》2011,32(8):1225-122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部良性疾病的价值,手术安全性,以利于手术方式微创化。方法我科自2009年9月~2010年11月,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56例。全部病例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按照垒球场原则胸腔镜三切口,无中转开胸病例。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局部切除,手术时间35~145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10~600ml,平均60ml,1例患者术中出血600ml,术中输血400ml。5例胸腔粘连严重,予以仔细游离粘连后,手术完成,无中转开胸病例,1例术后出血,经过保守治疗得以控制,2例患者术后发生张力性气胸,增加引流管治疗后治愈,其中1例患者系糖尿病,术后第5天发生张力性气胸,继而发生胸腔感染,另1例术后第2天于哮喘后发生张力性气胸,呼吸机辅助呼吸2d后顺利脱机。平均住院时间6d,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手术安全,有广泛的开展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预防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推广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方法我科实施VATS手术376例,368例经VATS完成手术,8例改为传统开胸手术。术式包括肺大疱切除214例,食管疾病手术4例,纵隔肿瘤和囊肿切除2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31例,胸外伤止血和/或肺叶修补72例,胸膜活检和固定术45例,心包开窗引流7例。结果并发症29例(7.9%)。其中术中并发症6例,术后并发症23例,2例自发性气胸Ⅱ型呼衰患者,术后呼衰未能纠正死亡。结论胸腔镜是胸外科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只有注重预防,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 involves using a thoracoscope with a camera chip attached to a video monitor which allows certain thoracic procedures to be performed with limited incisions. Using VATS, 170 procedure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158 patients including 42 procedures on 39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here were 24 males and 15 females with age ranging from 17 to 84 yr (mean 36.7). Indication for operation included recurrent pneumothorax in 20 (51 per cent), persistent pneumothorax in 16 (41 per cent) and bilateral pneumothorax in 3 (8 per cent). The main therapeutic strategies were apical pleurectomy in all (42) and blebectomy/bullectomy in 38 (90 per cent). There was one hospital death (hospital mortality 2.5 per cent) in an elderly patient who developed multi organ failure post bullectomy and persistent air leak. One patient (2.5 per cent) required conversion to formal thoracotomy. Mean post-operative chest tube duration was 2.7 days and 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5.1 days. There has been no recurrence of pneumothorax in this series during short term follow up (mean 18 months). Our experience indicates an expanding role for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手术1264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Qu JQ  Gao X  Hou WP  Teng H  Tong XD  Wang SM  Xu S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09-2311
目的回顾性总结12年胸腔镜手术,探讨胸腔镜手术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行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1264例,包括肺大疱切除622例、纵隔肿瘤及囊肿切除119例、食管疾病手术107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2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17例、胸外伤手术2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72例、胸腔疾病活检术84例。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食管癌切除经右胸游离食管和淋巴结清扫,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胃经食管床拉至颈部行食管、胃吻合。结果1230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34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为达到根治目的而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主要并发症45例,占3.56%。包括肺泡漏97d30例;术后出血4例,其中3例再次VATS手术止血,1例开胸止血;3例术后胸腔积液或积气,再次置闭式引流管;4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和1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食管憩室术后胸腔感染,食管胸膜瘘;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1例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患者,肺大疱切除术后第5天死于呼吸衰竭;10例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后2~26个月复发,其中3例再次VATS手术,并胸膜腔粘连术。结论(1)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2)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3)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患者病情倡导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9.
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3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326例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月间手术治疗326例胸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32例、胸中段213例、胸下段81例。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79例,三切口食管结肠吻合术5例,左颈、左胸二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156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53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下吻合33例。结果:手术病死率为1.23%(4/326),术后5年生存率为35.3%。结论:胸段食管癌应提倡食管次全切除加彻底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