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食道异物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比以及低剂量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食道异物(食源性)患者作食道CT扫描,分为20 mA,40 mA,200 mA 3种剂量扫描,评价3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分别记录3种剂量扫描CT剂量容积(CTD 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mGy·cm)。结果 与常规剂量200 mA扫描比较,40 mA扫描对食道异物显示的清晰度影响很小,没有影响到对其图像的观察诊断;20mA扫描时影响观察诊断随着扫描剂量减低,图像颗粒增粗,组织结构分辨率下降,以200mA为标准,20mA,40mA组的CTD Ivol和DLP量分别为常规剂量的10.03%、10%,19.96%、20%。结论 40 mA低剂量CT扫描对食道异物显示没有明显影响,不影响观察诊断,其X射线辐射剂量是常规剂量的1/5,完全可应用于食道异物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剂量16层螺旋CT在不同年龄段儿童胸部检查中的作用,评估低剂量螺旋CT肺扫描的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300名因怀疑儿童肺炎及儿童异物的患儿行胸部CT扫描,根据儿童的年龄或者体重分成5组,每组各60名。每组受检者按照不同的扫描参数将其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15名患儿。每亚组扫描参数分别一个标准剂量组和三个低剂量组:120kV、150 mAs,120kV、50 mAs,120kV、30 mAs,120kV、15 mAs。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As的降低,不同年龄段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P < 0.05),以15mAs水平为最低。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在儿童胸部扫描,15mAs的更低剂量螺旋CT肺窗图像可满足 < 8岁或 < 40kg的患儿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低剂量CT扫描在颅面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颅面部外伤患者分为4组,其中1组行常规剂量扫描,其余3组行不同低剂量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组(120kV,220mA)和低剂量组(120kV,160、80、60mA)共4组的图像质量及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160、80mA)CT扫描所得CT图像较好,60mA组患者所受辐射剂量较低,比常规剂量组单次扫描权重剂量指数分别降低了33%、67%和73%;低剂量(160、80mA)与常规剂量组所得图像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60mA组与常规剂量组所得图像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可利用低剂量(80mA)对颅面部外伤进行扫描,所得的图像对疾病的诊治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骨盆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17例骨盆外伤患者在常规剂量(200mA)CT扫描后,在其他扫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低剂量(100mA和50mA)进行CT扫描3~5层,分析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①低剂量(100mA和50mA)的CTDIvol值为常规剂量(200mA)的50%和25%。②图像质量评价结果200mA与100mA的可诊断图像进行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满足诊断要求;50mA可诊断图像t检验,P<0.01,提示图像质量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骨盆外伤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也能够得到与传统CT扫描相同的图像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部空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部空洞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包括56例肺部空洞性病变患者。先对肺部病灶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然后行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扫描参数为层厚8mm,螺距1.5,管电压160kV,管电流40mA。常规剂量扫描除管电流为160mA外,其余同低剂量扫描。将照片上所有扫描条件遮盖,由二位不知道详细资料的影像科医师分别观察空洞特征并做出评价。结果56例肺部空洞性病变中,24例肺癌,20例肺结核,8例肺囊肿,4例慢性肺脓肿。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对空洞形态和大小、壁厚度、壁结节、空洞内液平、空洞外壁及空洞周围改变的检出情况相似。结论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法对肺部空洞性病变特征的检出情况基本相同,可作为临床肺部空洞性病变CT扫描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剂量64排CT在低龄儿童肾脏肿瘤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GE的QA模体模仿低龄小儿体部,分别进行120 kV,50 mA、120 kV,25 mA以及120 kV,10 mA的扫描,记录三次不同扫描序列的CTDIvol及DLP。同时通过模体中线对的显示以及噪声的测量,评价相应的图像质量。结果 以10 mA剂量扫描,CTDIvol为常规剂量的20.1%,图像质量较差,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25mA剂量扫描,CTDIvol为常规剂量的50.2%,图像质量较好,与常规剂量的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低剂量(25 mA)对低龄儿童肾脏肿瘤进行扫描,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能减少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辐射剂量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科做肺CT穿刺活检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7~82岁,中位年龄58.3岁;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受检者卧于检查床上,根据肺部病灶的大小、部位,由介入科医生确定扫描体位,如仰卧、俯卧或侧卧,然后放置定位标记。先扫描一张定位相,再根据病灶的部位行病灶局部扫描,病灶扫描第一个序列为常规剂量,第二个序列起均为低剂量扫描。具体扫描参数为: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s;低剂量扫描管电压100 kV,管电流50mAs。球管旋转时间0.75 s/圈,准直器16×1.5 mm,螺距1.35,重建层厚2.0 mm,重建间隔1.0 mm,图像重建函数核肺窗B70S,very sharp,纵膈窗B30,medium smooth,Fov330 mm。扫描重建后的薄层图像传入3D重组,穿刺医生即时阅读、浏览,确定穿刺针进针的部位、方向、深度以及与病灶的三维关系。结果 所有低剂量图像都能用于穿刺定位,噪声略高于常规扫描图像;低剂量扫描辐射剂量低,是常规法扫描的40.25%(平均值);本研究组共节省辐射剂量1 775.5 mGy。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图像不需要很高的分辨率,低剂量扫描图像能够满足穿刺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耳部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防护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耳部低剂量CT扫描,合理选择剂量,探讨耳部低剂量扫描的辐射防护及诊断价值。方法 60例受检者分为三组,分别为10 mA,50 mA和100 mA组,每组20人,进行低剂量扫描。其他参数不变,改用200mA对三组受检者进行常规剂量扫描,作为标准对照组。比较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I)和图像质量的不同。结果 三组不同毫安组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为2.15 mGy,10.77 mGy,21.54 mGy,常规剂量(200 mA)组为43.08 mGy。10mA组图像质量与其它组比较,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差别不显著。结论 耳部低剂量CT扫描能够降低病人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化上下颌骨扫描剂量,探讨适于少年儿童上下颌骨CT检查的低剂量条件及其可行性,达到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 41例受检者随机分为4组,用原机标准条件或三种不同的低剂量条件分别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 IP),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层面重建法(MPR)3种方式重建图像。将横轴面图像与不同方法重建的图像之间相互比较,对上下颌骨CT图像质量行盲法等级评价。结果 135 mA、80 mA、50 mA三种低剂量条件下,虽图像噪声略有增加而图像质量无明显的下降,均能清晰地显示其形态、唇侧或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邻牙关系。结论 低剂量扫描与常规扫描无明显的差异,重建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副鼻窦疾病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8例副鼻窦疾病患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12~64岁,使用GE公司CT/e单层螺旋CT机对48例患者进行低剂量冠状扫描,扫描基线垂直于听眦线,扫描范围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扫描参数:120 kV、30 mA、1.5 s/r、层厚5 mm,然后选取上颌窦中部同时显示筛窦、上颌窦及中、下鼻甲层面行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120 kV、100 mA、1.5 s/r、层厚5 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放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包括15例病理证实且均行放疗的肺癌患者。放疗一个疗程后行CT复查,先对肺部病灶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然后行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扫描参数为层厚8mm,螺距1.5,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降为20、40mA。常规剂量扫描除管电流为120mA外,其余同低剂量扫描。将照片上所有扫描条件遮盖,由二位不知道详细资料的影像科医师对放疗前后病灶特征做出评价。结果15例肺癌中8例为周围型,7例为中央型。两组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对肿瘤放疗前后大小、支气管狭窄、胸膜侵犯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检出率相同,常规剂量组、40mA组检出空洞坏死7例,20mA组检出6例。结论低剂量扫描在明显降低辐射的同时,与常规剂量扫描对肺癌放疗前后特征的检出情况基本相同,可作为临床肺癌放疗随访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单层螺旋CT最佳图像密度分辨率时扫描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及密度分辨率的影响 ,探讨单层螺旋CT在最佳密度分辨率时的扫描参数。结果 :当kV不变时 ,随着mAs的增加 ,图像的噪声得到改善 ,密度分辨率也相应提高。同时密度分辨率随着层厚、重建视野的增大而提高 ;随着扫描物体厚度、重建矩阵、螺距增大而降低 ;平滑重建算法可以提高密度分辨率。在最佳图像密度分辨率时的扫描参数为 :10 0kV与 375mAs、 12 0kV与 30 0mAs、14 0kV与 30 0mAs、 10mm层厚、 2 4 0mm重建视野 ,平滑重建算法。在最佳图像密度分辨率时的扫描参数应用到临床肝脏扫描 ,能提高图像质量、提高密度分辨率 ,对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70kV致微剂量超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的原理,技术革新和应用,并探讨了低kV技术的相关剂量问题。70kV扫描在致微辐射剂量下,提供了超高的分辨率,是CT低剂量技术新的变革,提升了特殊病患群体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头颅CT平扫100kV结合SAFIRE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本院进行头颅扫描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扫描剂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每组患者为50例,常规组设置为120kV,低剂量组设置为100kV,其余参数设置相同,均使用机器自动生成的滤波反投影图,低剂量组使用SAFIRE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CT值和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组患者的CTDIvol、DLP、ED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脑灰质平均CT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CT平扫100kV结合SAFIRE技术在诊断患者疾病中,可在较低辐射剂量下,获得高质量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科进行检查的30例肺部疾病患者,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剂量(160mAs)扫描检查和低剂量(20mAs)扫描检查,其他相关参数相同,对两种剂量扫描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比不同扫描方式所产生的辐射量。结果:两种剂量扫描所发现的结节、肿块、钙化灶、结核空洞等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的影像片在病灶特征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扫描产生辐射量为(1.02±0.02)mSv,常规量扫描产生的辐射量为(2.75±0.61)mS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低剂量扫描能够发现间质性肺疾病、肺结核、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瘤等肺部疾病中的病变,效果与常规剂量扫描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辐射剂量较低,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危害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冒晋宇  尹所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79-5280
目的 探讨儿童16层CT (MSCT)眼眶低剂量扫描对图像质量及患儿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45例患儿设置不同管电流进行轴位MSCT扫描,评价CT图像质量和患儿所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当管电流从100 mA依次降至50 mA和30 mA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依次较前一组均显著降低,A组(100 mA)和B组(50 mA)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30 mA)的图像质量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眼眶MSCT低剂量(100 KV、50 mA)扫描既可保证图像质量,又可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某家医院2021年儿童CT扫描剂量水平并提出优化扫描建议.方法 选取某市某家医院儿童CT扫描资料,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扫描部位的典型剂量值、典型扫描参数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组中头颅平扫、上颌窦及胸部平扫样本量大于10,其中1岁组和5岁组头颅平扫、上颌窦两部位的kV、mA及CTDIvol值相同,胸部扫描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8.
The influence of tube voltage (kV) and current (mA) on the resulting relationship of computed tomography number to electron density (CT-ED) was investigated for a wide-bore GE scanner. The influence of kV and mA scan settings were examin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16-bit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made available via the scanner software and which allowed resolution of CT numbers for high density materials. By using titanium and stainless steel inserts in an electron density phantom, mA variation was found to have minimal impact on the CT-ED relationship, whereas variation in kV led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T number for the high density materials. The scanner is also equipped with automatic tube-current modulation capabilities. The influence of automatic tube-current modulation on CT number was investigated for a range of materials in a phantom geometry. It was found that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has negligible effect on CT number, though the changing dimension of the phantom did influence CT number of an aluminium insert for scans undertaken with both fixed and modulated tube currents. In light of evidence from other studies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CT number on dose calcul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scanner settings and specific CT-ED look-up tables be considered when calculations will be required with high-density materials present.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研究螺旋CT的低对比分辩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T低对比分辩力随着mA、kV、层厚、扫描时间、重建视野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扫描物体厚度、重建矩阵、螺距增大而减小;高分辩重建算法引起低对比分辩力下降;多数情况下,螺旋扫描图像低对比分辩力略小于相应轴扫图像。全面地理解CT低对比分辩力及影响因素,对于正确评价、比较CT设备的性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