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晶状体眼的硅油取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的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41例(41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1眼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20眼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分别对术前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基本相同,而缝线固定的后房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稍低于术前矫正视力(P<0.05)。结论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硅油眼硅油取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Ⅰ-OL)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无晶状体硅油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0只眼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26只眼行非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缝线同定术,分别对术前术后的视力、散光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观察,所有术眼切口完全闭合,未发现晶状体移位,术后出血及眼压升高均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无晶状体硅油眼硅油取出与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巩膜切口取出硅油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13例(13只眼)硅油填充眼行三联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超过3月。结果三联手术顺利,最佳矫正视力0.04~0.1者3例,0.1~0.5者9例;术后因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需再次手术治疗者1例;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及后发性白内障。结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手术损伤,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4.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中晶状体囊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中保留前囊或后囊的作用。方法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30例30眼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白内障手术方式不同分2组。保留后囊组:13眼术前检查为非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保留后囊;保留前囊组:17眼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晶状体切除,并保留前囊。8眼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保留后囊组:13眼均保留了完整的晶状体后囊;保留前囊组:17眼中除3眼原有晶状体前囊小破口外,14眼保留了完整的晶状体前囊。术后随访6~24月,平均9月,无1眼发生角膜变性,近期一过性高眼压3眼,8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位置良好。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中保留前囊或后囊可减少角膜变性、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并有利于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科新进展2005;25(5):442—44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经后囊硅油取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填充眼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超声乳化联合经后囊硅油取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眼合并白内障96例(96眼).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行后囊环形撕囊,经上方角膜缘切口进入后囊撕囊口取出硅油,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3~6月,所有患者裸眼及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人工晶状体居中.3例早期角膜水肿,3~5 d消失,2例视网膜再脱离行再次视网膜复位手术;5例高眼压联合用药后控制正常.结论 对硅油填充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经后囊硅油取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减少手术次数,并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27只眼),女29例(29只眼)。年龄7-77岁,平均47.5岁。病史2 d-6个月。所有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视力:光感-指数者34只眼,0.02-<0.1者10只眼,0.1-<0.2者6只眼,0.2-<1.0者6只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分级:PVRB级37只眼,PVRC1-C3级16只眼,PVRD级3只眼。术前26只眼发现明确视网膜裂孔(其中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合并有周边孔的5只眼,其余21只眼)。33只眼后囊膜完整,23只眼后囊膜不完整或悬韧带离断(4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偏移)。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9只眼,占16.1%。单纯玻璃体内注气1只眼,占1.8%。玻璃体切割手术46只眼,占82.1%,其中硅油填充38只眼(67.9%),长效气体C3 F8填充8只眼(14.3%)。玻璃体手术中5只眼术中人工晶状体取出。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最终矫正视力:光感-指数者25只眼,0.02-<0.1者16只眼,0.1-<0.2者8只眼,0.2-<1.0者7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的9只眼中8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后复位。单纯玻璃体内注气的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的38只眼中3只眼术后2周内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穿刺部分硅油取出后前房仍有硅油滴,3个月后硅油完全取出。最终12只眼取出硅油,其中1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硅油注入后视网膜仍复位不良硅油维持。26只未取出硅油者4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其余患者硅油未见明显乳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玻璃体手术并C3 F8填充的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硅油填充复位。一次手术后50只眼(89.2%)视网膜复位良好(34只眼为硅油填充状态)。最终51只眼(91.1%)视网膜复位良好(24只眼为硅油填充状态)。结论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由于术前裂孔发现率较低,机化囊膜及人工晶状体的影响,手术方案选择受到一定限制,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方案,选择巩膜外垫压(或环扎)或玻璃体手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硅油填充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眼内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22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手术,其中9例通过巩膜隧道切口植入硬性人工晶体,3例通过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10例未植入人工晶体。结果:22例手术中后囊膜保持完整,除10例因高度近视、视网膜条件很差或再发视网膜脱离而未植入人工晶体外,蓁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5例发生角膜水肿,均在术后3~7天内消退。硅油取出顺利。3例术中发现限局性网脱,行视网膜复位后,2例C2F6气体填充后2周再发网脱,1例再次硅油填充视网膜保持复位。视力除3例再发网脱外,其余均达到玻璃体手术后最佳视力。结论:硅油填充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手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可减少病人多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硅油充填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19只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经睫状体扁平部切口取硅油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光感~眼前指数2只眼,0.02~0.1者4只眼,0.1~0.2者8只眼,0.2以上5只眼。1眼因视网膜脱离复发,经再次手术硅油充填后视网膜复位。1眼术后玻璃体出血,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所有患者均无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体移位、硅油残留等。结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严把联合手术的适应症及具备相当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1组)以及经睫状体平坦部置灌注管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人(2组)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2000年1月~2003年4月间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充填眼白内障患者78例(78只眼)经透明角膜行联合手术。对49例(49只眼)经睫状体平坦部行联合手术。观察眼底视网膜复位良好,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1组病例有中52只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1~0.6(66.67%);19只眼视力为0.02~0.1(24.36%);7只眼视力为光感~指数(8.97%,包括5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者)。2组病例中31只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1~0.6(65.3%);11只眼视力为0.02~0.1(22.45%);7只眼视力为光感~指数(14.3%,包括2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者)。2组病例中有1只眼出现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渗血,所有病例均无持续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硅油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硅油充填眼并发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经透明角膜切口行此手术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硅油充填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取硅油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光感-眼前数指者2眼,0.02-0.1者5眼,〉0.1-0.2者11眼,≥0.3者8眼。1眼因视网膜脱离复发,经再次手术硅油充填后视网膜复位。所有患者均无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状体移位或硅油残留等。结论硅油填充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有效提高视力,减少手术次数,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赵晓辉  邢怡桥  陈樱 《眼科》2005,14(4):247-248
目的探讨一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的临床疗效。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研究。研究对象54例(54眼)人工晶状体眼(EOL2E+IOL45眼,PHACO+IOL9眼)RD患者。方法均采用一期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2眼行硅油填充,其余42眼行C3F8填充,术中同时取出人工晶状体者14眼。术后随访6~18个月。主要指标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结果一期玻璃体切除术中发现新裂孔17跟(31.48%),视网膜最终完全复位48眼(88.89%),部分复位4眼(7.41%),未复位2眼(3.70%),后者系严重PVR所致,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人工晶状体眼RD行一期玻璃体切除术,可提高患眼视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游志鹏  姜德咏 《眼科学报》2004,20(4):219-221
目的:观察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硅油取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41只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病例资料,并随访5~18个月,分析其视力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除3例因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脱离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增加。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视网膜脱离。结论: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硅油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99年以来我科14例(14眼)硅油充填眼合并白内障者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3~12月.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11眼,不变2眼,降低1眼.结论 对眼部状况较好的硅油填充眼,在硅油取出同时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较好的视力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10例10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实施了玻璃体切除术,其中2例填充了硅油,8例行 C3F8 气体填充,对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2~16个月,所有病例视网膜均复位,9例视力得到了提高,1例无改善.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手术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行白内障囊外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及取出硅油。结果:经4~24mo随访,22例(22眼),视力2眼(9%)光感~指数;12眼(54%)≥0.1;6眼(27%)达到≥0.3;1眼(5%)最佳矫正视力达1.0;其中1眼(5%)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经再次硅油充填后视网膜复位。结论:硅油填充术后的白内障囊外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同时取出硅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晶状体眼硅油取出的方法。方法 实施晶状体-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86例(86眼),其中78例采用巩膜角膜切口,8例采用透明角膜双切口2种不同方法取出硅油。结果 86例眼内硅油均1次成功取出,视网膜脱离复发6例(6.98%),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 巩膜角膜切口、透明角膜双切口这2种硅油取出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硅油易取尽,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中保留前囊的作用。方法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了18例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术中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晶状体切除,并保留前囊。结果18例均保留了完整的晶状体前囊。术后随访6~24月,平均9.8月,无角膜变性发生。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中保留前囊可能减少术后角膜变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32眼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取硅油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8(平均9)mo。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光感~数指/眼前者3眼,0.02~0.1者10眼,〉0.1~0.2者12眼,≥0.3者7眼。所有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状体移位或硅油残留等。结论: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万超  赵宁  刘宁宁  才娜  陈蕾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094-2096
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或睫状沟植入术与既往二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6-12及2007-01/2009-12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分别行上述两种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Ⅱ期植入术共计698例713眼,其中二切口组305例314眼,三切口组393例399眼,比较两组视力提高、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1a内玻璃体再出血、视网膜脱离复发、视网膜前膜发生率。结果:二切口组术后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98眼(31.2%),术后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6眼(1.9%),术后发生低眼压13眼(4.1%),高眼压者11眼(3.5%),人工晶状体严重偏位者17眼(5.4%),术后1a内玻璃体再出血37眼(11.8%),视网膜脱离复发24眼(7.6%),视网膜前膜者45眼(14.3%);三切口组术后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者217眼(54.4%),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及术后高眼压者均为0,术后低眼压5眼(1.3%),人工晶状体严重偏位者6眼(1.6%),术后1a内玻璃体再出血9眼(2.3%),视网膜脱离复发7眼(1.8%),视网膜前膜者3眼(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既往二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术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或睫状沟植入术疗效更好,并发症少,适宜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硅油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眼内填充物 ,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玻璃体手术。对于患有白内障的硅油眼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硅油取出方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本院 31例(31只眼 )注入硅油患者实施了硅油取出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因各种类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 ,手术后观察 3个月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白内障形成或加重 ,硅油注入 6个月后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患者 ,共 31例 ,31只眼 ,年龄 2 2~ 72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