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4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2例,围手术期给予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患者仅采用外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胸腔镜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4例纵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采用胸腔镜治疗老年纵膈肿瘤时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并发症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9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根据患者并发症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其诊治体会。结果95例食管癌患者,3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9%。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疾病病史、吸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缘情况及颈部吻合等因素有关。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具有较高死亡率。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原因,对症治疗,提高手术方法,及时发现异常并有效解决,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降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放置负压引流管对双侧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54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引流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双侧TAPP治疗,引流组患者TAPP中关闭腹膜前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照组患者TAPP中未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血清肿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4 d,引流组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11.54%、3.85%,均低于对照组的35.71%、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双侧TAPP中,腹膜前间隙放置负压引流管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且不会加重术后疼痛程度,也未延长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时是否需要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方法回顾分析行择期胃癌根治手术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17例均使用相同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其中13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104例未放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日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引流组置管天数和引流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结论胃癌根治术不需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精细的手术操作是不需要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择期胃癌根治手术3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66例未放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住院日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引流组置管天数和引流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无引流组术后拨胃管时间要早于引流组,但两组间术后住院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平均置管时间(8.3±2.2)d,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或仅有少量渗液。结论胃癌根治术不必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应从严掌握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指征,术后应及早拨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管癌应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2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有所缩短,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诊治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纵隔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86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43例。微创组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是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微创组共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9.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具有微创、便捷、疗效好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于2014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组(LPS组)32例和腹腔镜全脾切除术组(LTS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血小板计数。结果 LPS组患者较LTS组相比,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且对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相对较小(P<0.05),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相较腹腔镜全脾切除术而言,使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并在减少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减少术后血小板增高风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4例行胸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并发症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明显比对照组更少,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P<0.05)。结论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针对术后并发症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根治术中纵隔负压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经左胸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患者220例分为改良组102例和对照组118例,改良组在消化道重建后,吻合口下方留置纵隔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球;对照组未留置纵隔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及出现吻合口瘘后的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发生吻合口瘘5例,术后出现高热、气促、心悸等症状3例,其余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合并胸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1例行食管支架植入,死亡1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7例,术后均出现高热、气促、心悸等不适;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合并胸腔感染6例,切口感染3例,4例行食管支架植入,2例行二次手术廓清引流,死亡2例。2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最高体温、平均白细胞计数、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纵隔负压引流管不能减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可以明显减轻吻合口瘘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减少胸腔感染、切口感染、二次手术廓清及死亡,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汪强  庞奇  宋超  李志强 《安徽医药》2019,40(8):930-933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36例)和标准开胸手术组(32例),胸腔镜手术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标准开胸手术组采用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胸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手术组[(126.73±192.69)mL比(301.30±380.66)mL],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胸手术组[(10.89±4.01)d比(14.06±6.61)d],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开胸手术组[(5.17±2.41)d比(6.75±3.7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腔镜手术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3%)低于开胸手术组(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传统开胸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13.
吴媛  操云芳  赵解 《安徽医药》2018,22(1):111-1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放置引流管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搜集行LC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分为观察组48例,术后均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对照组42例,术后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术前诊断、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术前诊断、合并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1、4、8、12、24、48及72 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如尿潴留、腹胀、胆瘘等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应根据术中情况严格掌握指征,不放置引流管具有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普外科Ⅲ类切口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切口感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80例Ⅲ类切口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切口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组40例和切口皮下未放置负压引流管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切口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术后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切口皮下未放置负压引流管组(P<0.05).结论 普外科Ⅲ类切口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经左侧胸部单切口与颈-右胸-腹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探讨食管癌手术中合理的淋巴结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左胸单切口组32例和三切口组4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状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左胸单切口组与三切口组在手术时间[(225.44±11.98) min与(265.42±13.15) min]、淋巴结清扫数目[(8.031±1.153)枚与(11.821±1.138)枚]、住院时间[(13.212±1.294)d与(15.691±1.404)d]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01、25.302、14.010,均P<0.05);两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均P>0.05).结论 两种术式食管癌根治术在手术难度、风险、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着各自特点,应根据病变情况及身体承受能力灵活选择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对纵隔肿物诊断及肺癌分期中应用电视纵隔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纵隔肿物且经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单数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T、MRI诊断、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电视纵隔镜诊断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纵隔肿物诊断及肺癌分期中应用电视纵隔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42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均为2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0.2±2.4)d,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4.29%,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5.6±3.4)d,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食管癌管状胃代食管术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中期食管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n=43)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促进患者早日下床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近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3例患者经LC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98.6%,中转开腹5例,占1.39%,26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17~160min,平均(55.6±5.4)min,术后住院时间3~6d,平均3.6d,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胆道损伤、胆漏、切口感染、出血各1例,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体位对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1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侧卧位,观察组患者术中采取俯卧位,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患者胸腔镜下食管分离术及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均获成功,无术中转开胸术后患者。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置管时间、胸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食管癌术中患者取俯卧位较侧卧位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