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施以清洁性导尿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最大排尿量、残余尿、泌尿系感染和肾积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间歇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较对照组比较,最大排尿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期间无患者发生肾积水。结论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施以清洁性导尿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最大排尿量、残余尿、泌尿系感染和肾积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间歇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较对照组比较,最大排尿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期间无患者发生肾积水。结论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扰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所收治的58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29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膀胱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膀胱自由排尿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主排尿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可以采取膀胱功能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自主排尿能力,有效提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的居家护理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损伤程度,对14例不完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进行清洁导尿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及居家护理指导 结果 经过平均4.7周的居家清洁导尿训练,14例均可恢复自主排尿。结论 不完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应用自我清洁导尿术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及居家护理指导,可以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排尿,重新回到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结果 100例患者进行1-3月的膀胱功能训练,残余尿较前明显减少,其中76例患者已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停止间歇性导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发生尿路感染8例。结论膀胱功能训练使脊髓损伤患者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轻了患者生理及心理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李世平 《中外医疗》2013,32(6):18+20-18,20
目的关于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因脊髓损伤后而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8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干预护理,包括对不同脊髓损伤平面给予相应的膀胱功能训练,且间歇导尿,待8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后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异常患者,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生理康复,是一项可行性较强的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导尿结合干涉低频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控制障碍恢复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3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加上清洁间歇导尿技术;观察组在一般康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洁间歇导尿术联合干涉低频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控制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控制障碍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洁间歇导尿术结合干涉低频治疗对改善脊髓损伤膀胱控制障碍方面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清洁间歇性导尿居家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的居家护理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损伤程度,对14例不完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进行清洁导尿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及居家护理指导 .结果 经过平均4.7周的居家清洁导尿训练,14例均可恢复自主排尿.结论 不完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应用自我清洁导尿术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及居家护理指导,可以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自主排尿,重新回到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及间歇导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对膀胱功能进行评定并根据测评结果制订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评定,并根据测定评定结果采用个性化膀胱功能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护理对脊髓损伤(SCI)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膀胱护理,包括饮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尿反射训练、间歇清洁导尿、心理护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明显缩短、残余尿量(RUV)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膀胱护理对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利于SCI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后常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尿功能障碍,通过对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利于帮助建立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本文对近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阐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依据,阐述了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包括留置尿管期间的膀胱训练、间隙导尿、手法功能训练、盆底肌肉锻炼和手法训练、物理疗法训练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基础性护理措施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为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总结分析本组30例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恢复自主排尿,10例患者可以自行清洁导尿,5例患者需要在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清洁导尿,2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或是输尿管反流的现象。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行全面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以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针灸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1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残余尿量均下降至50~100 ml以下,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无一例发生急性泌尿系感染及输尿管反流症状。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以无菌性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等,能有效地恢复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常见的功能障碍是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施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脊髓性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本文综述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膀胱功能康复常用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留置导尿、间隙性导尿、手法挤压排尿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合并膀胱功能障碍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歇导尿、排尿训练、呼吸肌训练及排便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明显缩短,自助排尿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施行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孙智慧 《中外医疗》2009,28(25):130-13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膀胱康复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52例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间断导尿及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等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疗效。结果45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有6例病人需长期间断清洁导尿,1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使用假性导尿。结论科学的康复护理可避免长期留置导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呼吸肌与腹肌训练、坐站训练、膀胱训练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膀胱引流。结果: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在对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疗法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患者45例按完全性损伤与不完全性损伤分为两组,两组分别按随机数字各表分为两组:完全性损伤针刺组12例,对照组12例,不完全性损伤针刺组11例,对照组1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及间歇性清洁导尿;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及间歇清洁导尿,疗程为20d。治疗前后采用简易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法测出残余尿量;记录患者自主及辅助方式排尿次数,奥昔布宁类药物使用量。结果治疗前后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中的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减少率,自主及辅助方式排尿次数增加率以及奥西布宁类药物使用减少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容积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对28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的患者进行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康复护理等综合康复护理,观察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观察临床护理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尿流率提高,残余尿量减少,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有效地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20.
陈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49-125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63例,分别施以Crede法排尿、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等膀胱功能训练;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治疗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3个月,Crede法排尿、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3组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4.3%、28.6%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容量Crede法排尿和间歇导尿组明显大于留置导尿组,残余尿量Crede法排尿组少于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组。结论:脊髓损伤后应尽可能早期拔除导尿管,进行Crede法排尿,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免除了因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忧郁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