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用于剖宫产患者术中镇静的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胎儿剖出后即刻注射咪达唑仑1 mg并且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10 min后改为维持量0.6μg/(kg·h);丙泊酚组在胎儿剖出后即刻注射咪达唑仑1 mg并且泵注丙泊酚2 mg/(kg·h)。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患者镇静程度OAA/S评分、术中知晓率、呼吸抑制发生率(术中SpO2<94%)、恶心呕吐发生率、寒战不适发生率以及术后镇痛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镇静程度OAA/S评分及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恶心呕吐及寒战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1,P<0.05),且术后镇痛满意率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较丙泊酚更适用于剖宫产患者的镇静,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切除术局麻效果的影响.方法 :局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纯局麻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1和B2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前先经输液泵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负荷剂量,15 min泵完之后开始手术,然后B1组以0.5μg/(kg·h),B2组以1.0μg/(kg·h)速率持续泵注至术毕.单纯局麻组持续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至术毕.记录各组患者手术中的相关数据及不良反应.结果 :B1和B2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低于A组(P<0.05);在T1,T2,T3时B1和B2组MAP和HR均低于A组(P<0.05);B1和B2组的焦虑和镇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和寒战发生比例低于A组,镇静评分高于A组,B2组心动过缓的发生比例高于A组(P<0.05).结论: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局麻扁桃体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增强镇痛镇静效果,减轻焦虑,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h)增加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ASAⅠ或Ⅱ级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D1组)和1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D2组),每组各30例。P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D1组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D2组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观察3组患者注药前(T0)、注药后2min(T1)、过声门时(T2)、过气管隆突时(T3)及苏醒时(T4)HR、SBP、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全程丙泊酚给药总量,观察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2组镇痛效果优于D1组及P组(P<0.05)。T1时3组HR、SBP及SpO2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2~T4时D2组HR、SBP低于P、D1组(P<0.05)。D1组苏醒和离院时间短于P组、D2组(P<0.05),D2组起效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明显低P组、D2组(P<0.05)。术中舌后坠和呼吸抑制P组明显高于D1、D2组(P<0.05),D2组苏醒时头晕、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D1、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可靠,且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20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13例)和治疗组(87例)。对照组静脉泵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μg/kg稀释至20 m L,泵注时间8 min。治疗组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稀释至20 m L,泵注时间8 min。而后两组以1 m L/6 s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麻醉的优良率分别为74.34%、8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治疗组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丙泊酚后(T2)、扩宫时(T3)、刮宫时(T4)时,两组HR和MAP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泵注右美托咪定或芬太尼后注射丙泊酚前(T1)时,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3、T4时,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74%、1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优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复合丙泊酚注射液,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改善术中HR和MAP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加富 《海峡药学》2016,(4):172-17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对照组患者泵注等体积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入手术室时、插管即刻、气腹5min、气腹30min、拔管即刻的MAP和HR,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并记录术后2h(T1)、6h(T2)、12h(T3)、24h(T4)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和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0%,右美托咪定组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术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许文彬 《北方药学》2023,(2):187-189+193
目的:分析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丙泊酚对宫腔镜手术的麻醉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9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9例,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丙泊酚麻醉)与对照组(49例,术前静脉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结果:(1)麻醉情况: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3)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入室后,MAP水平、HR水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后、输卵管插管、手术结束后MAP水平、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4)疼痛程度: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实行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法,能有效调节MAP水平、HR水平,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联合静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静、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利多卡因组(L组,n=20),术前予利多卡因1.5 mg·kg-1静注后,以1.5 mg ·kg-1·h-1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至术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组(D1组,n=20),术前予右美托咪定0.3μg·kg-1,10 min内静脉泵注后,以1.5 mg·kg-1·h-1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至术终;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组(D2组,n=20),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10 min内静脉泵注后,以1.5 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至术终。比较3组患者苏醒期改良OAA/S评分达到3级及BIS达到80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3, Ce80);术后1 h,6 h及24 h的VAS评分(VAS1~VAS 24);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情况。结果:3组患者苏醒期改良OAA/S评分达到3级及BIS达到80时各组间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1、D2两组术后1 h VAS值较L组明显降低(P<0.05),D1、D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及24 h的VAS值,D2组明显低于L、D1组(P<0.05),L组与D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药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6μg·kg-1和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可明显减轻术后急性疼痛,优化患者短期预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全麻诱导期间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D1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D1D4组和C组(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内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25、0.50、0.75、1.0μg·kg-1和氯化钠注射液。给药后每3 min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一次,并记录BIS值。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诱导,初始靶浓度设定为0.5μg·m L-1,根据OAA/S评分和BIS值调整靶浓度,每次增加0.5μg·m L-1,直到患者OAA/S评分达1分。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3 min(T1)、6 min(T2)、9 min(T3),OAA/S评分1分时(T4),插管前(T5),插管后1 min(T6)、插管后3 min(T7)各时刻的BIS值、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记录T4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D2组、D3组、D4组患者BIS逐渐下降;丙泊酚TCI后,各组患者BIS均显著下降(P<0.05);C组、D1组插管后BIS值较T5时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C组、D1组HR、MAP在T6、T7时显著升高(P<0.05);D2组HR、MAP在T2D4组和C组(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内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25、0.50、0.75、1.0μg·kg-1和氯化钠注射液。给药后每3 min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一次,并记录BIS值。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诱导,初始靶浓度设定为0.5μg·m L-1,根据OAA/S评分和BIS值调整靶浓度,每次增加0.5μg·m L-1,直到患者OAA/S评分达1分。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3 min(T1)、6 min(T2)、9 min(T3),OAA/S评分1分时(T4),插管前(T5),插管后1 min(T6)、插管后3 min(T7)各时刻的BIS值、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记录T4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D2组、D3组、D4组患者BIS逐渐下降;丙泊酚TCI后,各组患者BIS均显著下降(P<0.05);C组、D1组插管后BIS值较T5时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C组、D1组HR、MAP在T6、T7时显著升高(P<0.05);D2组HR、MAP在T2T5时降低(P<0.05);D3组、D4组HR在T1T5时降低(P<0.05);D3组、D4组HR在T1T5时均降低(P<0.05),MAP在T1T5时均降低(P<0.05),MAP在T1T3时显著升高(P<0.05)。T4时各组丙泊酚ce随着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增加逐渐下降并呈线性相关(r=0.893,P<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麻醉诱导期间D1组、D2组、D3组、D4组分别发生心动过缓2、1、2、4例。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0μg·kg-1静脉泵注,可降低诱导期间患者的BIS值,增强丙泊酚镇静效应,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17):2370-237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的镇静作用。方法:选择行ERCP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P组),各30例。D组给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负荷量,术中以0.5μg/(kg·h)维持;P组给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遇有体动,追加0.3~0.5 mg/kg。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T0)、给药后(T1)、进镜时(T2)、术中(T3)以及苏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在各时点对患者进行Ramsay评分以判定镇静程度。结果:D组T1时点的MAP较P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各时点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T1、T2、T3时点的Ramsay评分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ERCP检查,镇静、镇痛效果满意,患者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龄患者ERCP诊疗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舒适性。方法 80例择期行ERCP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D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每组40例。负荷量阶段:D组患者10 min内静脉输注Dex 0.50μg/kg;R组患者10min内静脉输注同等容积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阶段:两组均以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0.51.0 mg/kg推注行诱导。麻醉维持阶段: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按丙泊酚21.0 mg/kg推注行诱导。麻醉维持阶段: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按丙泊酚25 mg/(kg·h)和右美托咪定0.055 mg/(kg·h)和右美托咪定0.050.1μg/(kg·min)的速率输注至术毕;R组泵注丙泊酚20.1μg/(kg·min)的速率输注至术毕;R组泵注丙泊酚25 mg/(kg·h)和瑞芬太尼0.0255 mg/(kg·h)和瑞芬太尼0.0250.05μg/(kg·min),两组同时泵注至术毕。观察记录患者入室时(T1)、负荷量后(T2)、诱导后(T3)、进镜后(T4)、套石(T5)、退镜(T6)、患者清醒(T7)、患者离室时(T8)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呼末二氧化碳、脉搏血氧饱和度、BIS值,患者苏醒时间、患者离室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R组术后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术中丙泊酚维持用量高于D组(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30.05μg/(kg·min),两组同时泵注至术毕。观察记录患者入室时(T1)、负荷量后(T2)、诱导后(T3)、进镜后(T4)、套石(T5)、退镜(T6)、患者清醒(T7)、患者离室时(T8)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呼末二氧化碳、脉搏血氧饱和度、BIS值,患者苏醒时间、患者离室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R组术后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术中丙泊酚维持用量高于D组(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3T6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P<0.05),D组的平均动脉压在T3T6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P<0.05),D组的平均动脉压在T3T6时点均明显低于R组(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在诱导后各时点与诱导前比较均有所下降,其中T3T6时点均明显低于R组(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在诱导后各时点与诱导前比较均有所下降,其中T3T6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呼吸频率在T4T6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呼吸频率在T4T6时点明显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TCO2与诱导前比较均有所增加,其中T3T6时点明显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TCO2与诱导前比较均有所增加,其中T3T6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ETCO2在T4T6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ETCO2在T4T6时点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IS值在T3T6时点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IS值在T3T6时点均明显下降(P<0.05)。术中D组有2例出现体动,R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有2例出现咯逆,R组有3例;D组有1例、R组有3例术中需要血管活性药维持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反流误吸,亦无术后恶心呕吐。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高龄患者ERCP的要求;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更能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可能更适合术前伴随呼吸功能减退或抑制的高龄患者行ERC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野黄芩苷及其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和脑靶向性.方法 利用体外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存活影响实验测定野黄芩苷及其衍生物的脑神经保护的活性,建立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来评价三者的脑靶向性.结果 野黄芩苷及其衍生物均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野黄芩苷乙酯透过体外血脑屏障的能力强于野黄芩苷及其苷元.结论 野黄芩苷乙酯能通过血脑屏障,具有脑靶向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索住院医嘱点评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典型问题,确定医嘱专项点评主题,对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简称“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病区用药医嘱进行抽样点评。结果:点评病区病例785份,医嘱书写规范率为91.2l%,用药合理率为81.78%;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9.80岁,用药6~47种,使用注射剂0~28种,平均用药19.03种,平均使用注射剂8.30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52%,平均使用2.16d。结论:住院患者用药总体情况较好,用药点评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15.
16.
潘盛富  丁仁兴 《中国药事》2003,17(3):159-160
药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质量 ,一定程度上反映执法者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体现执法者专业、综合知识运用和掌握程度 ,进一步显示执法者工作的法律性、规范性和责任性。行政处罚行为并非任何条件下都有效 ,它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 ,否则 ,就会导致《行政处罚决定书》无效、可变更或被撤销。本文就如何保证《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合法性 ,做一些初步探讨。1 建立四级审核负责制即案件有关人员按照分工 ,各负其责 ,层层把关 ,杜绝差错 ,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实行多级审核。案件主办人负责对《行政处罚决定书…  相似文献   

17.
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上海医药》2009,30(9):425-426
目的:观察和评价异维A酸胶丸(泰尔丝)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重度痤疮患者102例,给予异维A酸20mg/d,分2次服,服至4wk后,视病情改为10mg/d,1次服用,连续服至12wk停药,判断疗效。患者每10d接受疗效观察1次,记录皮损形态及数目变化,直至疗程结束,并同时记录副反应。在服用异维A酸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治疗痤疮的药物。对较大的囊肿合并积脓者,可配合局部处理。结果:中度痤疮患者总有效例数为83例,重度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17例,中度和重度痤疮患者的合计总有效例数为100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异维A酸用于痤疮的治疗,尤其是中、重度痤疮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山葵愈伤组织培养及其风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山葵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测定培养物中的风味物质,为通过组织培养的手段来生产药用成分提供依据.选择山葵幼叶和叶柄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配以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选择继代几次以后的愈伤组织进行风味物质的测定.确定MS-4-6-BA 1.0+NAA 3.0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致密型的愈伤组织经...  相似文献   

20.
力骨胶囊防治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药效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力骨胶囊预防和治疗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药效学。方法采用维甲酸致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 ,随机分组给药 ,检测实验鼠股骨密度、断裂载荷、湿重、干重等物理指标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力骨胶囊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的股骨密度和断裂载荷 ,显著增加模型大鼠血清Ca、P、Mg水平 ,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P水平及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 ,并增加模型大鼠的股骨湿重、干重、灰重、体积、长度、直径等。结论力骨胶囊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维甲酸诱导的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