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10例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5例,术后均预防性给予抗凝药物和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DVT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双下肢周径差、下肢DVT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常规组;术后3d、6d髌上15cm、髌下10cm处的双下肢周径差小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提高骨折术后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减轻患肢肿胀,明显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朱丽丽 《求医问药》2014,(20):89-91
目的 :探讨分析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8例)和实验组(28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4%,对照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7%,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9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0.97%,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吕小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103-310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非常满意,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李雯  杨红 《血栓与止血学》2021,(6):1065-1066
目的 探讨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以60例择期手术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3.33% (1/30),低于对照组20.00% (6/30),(P<0.05).两组干预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人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骨折后长期卧床休养,导致血流瘀滞,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我科2007~2010年共收治高龄下肢骨折患者144例,通过精心护理仅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结果本组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妇科盆腔手术19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预防组各96例,比较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3.1%)显著低于常规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孙洪 《吉林医学》2012,33(9):1959
目的:研究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妇科盆腔手术19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预防组各96例,较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结果:预防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3.1%)显著低于常规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2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使用常规护理手段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疼痛、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止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每组6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路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且P均〈0.05;(2)总满意率组间比较,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且P〈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实践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是临床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护理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文英 《中外医疗》2011,30(8):159-15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作用。方法对168例老年病人进行观察和对症护理,针对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对下肢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病人做好预防和护理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丹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2):123-126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案.方法 纳入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给予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股静脉血流及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 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血液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股静脉血流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血流锋速与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能够降低神经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降压、吸氧、脱水、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加强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死亡6例;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9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6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无患者死亡,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12例,比较满意18例。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护患满意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加强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死亡率,并能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琴  王洋洋  卢菲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37-1738,1741
目的:研究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洛阳市中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加施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33%(5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67%(1/60)低于常规组的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分析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下肢骨折的患者284例,其中共有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护理干预。结果:4例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控制,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下肢骨折的患者重点预防,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协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科特殊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患者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9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术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另实施骨科特殊护理,观察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活酶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术后DVT发生率及随访1年后复发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凝血功能指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改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年随访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特殊护理预防可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97-99
目的:观察并研究将预防性护理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护理;另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止血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22%、6.66%,均低于较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6.29、6.43、5.17,P<0.05);同时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P<0.05)。结论:将预防性护理方法应用到妇科盆腔手术中,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罗艳艳 《吉林医学》2014,(7):1544-154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针对静脉血栓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下床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DVT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 d的凝血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