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喹酮40mg/kg顿服治疗慢性血吸虫病是否必须口服护肝药。方法在疫区现场随机抽取266例慢性血吸虫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吡喹酮加护肝药(护肝组),另一组为吡喹酮加安慰剂(对照组)。治前与治毕7~10d,检查肝功能,并辅以询诊和重点体检。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A/G比值均正常。ALT〉40U(40-55U),治前护肝组14例(10.77%),对照组11例(8.0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6,P〉0.05);治后复查,护肝组4例(3.74%),对照组8例(6.890/0),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1.09,P〉0.05)。治后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厌油、食欲减退、肝区疼痛不适等肝损害表现。结论吡喹酮40mg/kg顿服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可以不伍用护肝药物。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治疗牛血吸虫病出现严重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喹酮是抗血吸虫病低毒、高效药物,对治疗家畜血吸虫病效果良好。用吡喹酮治疗粪检阳性血吸虫病牛,出现严重副反应报道很少。现将我市在耕牛治疗中发生的严重副反应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治疗情况收集统计1984年6月-1995年9月间防治牛群27745头,其中粪便孵化阳性的病牛1963头,,使用毗喳酮治疗,治疗方法按黄牛(乳牛)30mg/kg,体重超过30Okg者按30Okg给药,水牛25mg/kg,超过400kg按400kg体重给药,一次灌服。治后出现严重副反应128例和死亡3例,其中黄牛11例,占8.40%,乳牛119例,占gO·84%,水牛1例,占0.76%,死亡3例均…  相似文献   

3.
据报告[1~3],口服蒿甲醚有降低血吸虫感染率,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作用。为此,在目坪湖对渔民实施了口服蒿甲醚预防血吸虫感染的观察。1方法1.1观察对象及分组选择15~60岁常年在湖洲活动的渔民452人,根据年龄、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分成蒿甲醚组224人和对照组228人。两组渔民血吸虫粪检阳性率分别为31.4%(59/188)和32.0%(54/169)。两组预防服药前,粪检阳性者用吡喹酮50mg/kg,阴性者40mg/kg,1次口服治疗。1.2预防药物蒿甲醚胶囊(蒿甲醚1号)每粒含蒿甲醚40mg或100mg;淀粉胶囊每粒含淀粉100mg,其大小和颜色均与蒿甲醚…  相似文献   

4.
目的降低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有效剂量,期望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节约费用。方法选择3~68岁21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随机配对分为顿服吡喹酮25mg/kg和40mg/kg A、B两组。A组111例(试验组);B组107例(对照组)。观察两组人群服药后的副反应。两组部分志愿者服药后2h及4h作血药物浓度测定,治后5个月粪检疗效考核。结果两组服吡喹酮后2h、4h的血药浓度均有有效杀虫浓度。药物的副作用以25mg/kg组更低。治后5个月两组虫卵减少率分别达97.08%、97.98%,两组间治前、治后均无显著差异;治后5个月复查,两组粪便虫卵阴转率分别为79.07%和89.55%,均有较好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25mg/kg低剂量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疗效保证,副反应轻,节省费用,是血吸虫病大规模化疗中一种可推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逆道相蒸发法制备左旋吡喹酮脂质体和吡喹酮脂质体。左旋吡喹酮脂质低(L-PZQL)和吡喹酮脂质体(PZQL)剂量均为25和50mg/kg/次,吡喹酮(PZQ)剂量为100和200mg/kg/次,以一次灌胃连续两日治疗小鼠血吸虫病。L-PZQL50mg/kg和100mg/kg治疗组减虫率分别为551%和74.5%,PZQL50mg/kg和100mg/kg治疗组减虫率分别为20.9%和55.7%,同剂量的L-PZQL与PZQL组减虫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ZQ200mg/kg、400mg/kg组减虫率分别为59.2%和79.1%。L-PZQL疗效较PZQ高4倍。形态学观察,化疗后血吸虫成虫皮层受损害,以L-PZQL100mg/kg组和PZQ400mg/kg组尤为明显。肝脏病理学改变提示,脂质体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嗜酸性由芽肿减少,以慢性虫卵结节居多,虫卵结书直径变小。实验说明,L-PZQL100mg/kg治疗小鼠血吸虫病的疗效类似于PZQ400mg/kg。  相似文献   

6.
蒿甲醚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观察蒿甲醚预防性血吸虫感染的效果,1994年8-10月,在湖南省益阳市濒临洞庭湖南岸的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明朗村,全村受试村民先服单剂吡喹酮(40-50mg/kg)治疗,然后随机分为2组,1组(蒿甲醚组)口服蒿甲醚作预防性治疗,8月下旬开始每半个月口服1剂蒿甲醚(mg/kg),共服4次;另1组(对照组)口服剂型相同的安慰剂,末次给药后25-32d作粪检复查。结果蒿甲醚组365人的粪检血吸虫卵阳性率为5.5%,每克粪便虫卵数(EPG)为122±79(n=9),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对照组人群(376人)的粪检血吸虫卵阳性率为13.6%,EPG为618±909(n=19),有2例急性血吸虫病发生。口服蒿甲醚无药物反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初步结果表明,口服蒿甲醚预防性治疗可明显减低血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并可能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镜喷洒联合口服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慢性腹泻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因慢性腹泻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证实为结直肠血吸虫病患者26例(实验组),行肠镜下喷洒0.2%吡喹酮溶液,然后口服吡喹酮片,60mg/(kg·d),连服3d,观察治疗效果,并与血吸虫病慢性腹泻患者单纯口服吡喹酮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26例经肠镜喷洒并口服吡喹酮治疗1周后肠镜复查,结肠黏膜下虫卵均死亡,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51404,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6%(22/26)和88.0%(2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2,P〉0.05)。结论肠镜下喷洒并口服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慢性腹泻疗程短,治愈率高,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未增加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评估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人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蒿甲醚6 mg/kg加吡喹酮120 mg/kg联合治疗,对照组51例口服安慰剂加吡喹酮120 mg/kg.比较两组治愈率、治后21、45天粪便虫卵阴转率及减卵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采用双盲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7%和95.7%,治后45天粪便减卵率分别为99.1%和97.7%,治疗后平均发热天数分别为5.1 d和4.5 d,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9.4 d和8.9 d,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2例病人口服蒿甲醚后腹部和背部出现荨麻疹,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呕吐.结论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单用吡喹酮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口服吡喹酮、敌百虫及硝唑咪治疗90例非洲埃及血吸虫病患者的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前,每天收集10~14小时的小便,连续2天。样品沉淀30分钟后用定量孵化方法检查毛蚴及死卵,本试验中病人每10ml小便内毛蚴数为250~1,000只。按毛蚴数的多少,将患者分为3组,组Ⅰ250~500只,组Ⅱ501~1,000只,组Ⅲ1,000个以上,药物治疗剂量吡喹酮为1次服用30mg/kg;敌百虫为10mg/kg,2周给药1次,共给3次;硝唑咪为25mg/kg/d×6。于治毕后2个月及4个月检查3天连续收集尿内虫卵来评价疗效。无卵或排出死卵的病例被认为治愈,对未治愈病例则计算其排卵数减少情况。结果,根据治后2个月或4个月的追踪检查小便内的虫卵结果表明,以吡喹酮治疗  相似文献   

10.
超声显像诊断(下称B超)已在血吸虫病中获广泛应用,但用于毗隆酮治疗后考核疗效的报道较少。本文采用B超对70例粪检阳性者在llbe酮治疗后6个月肝、牌大小及门脉D级分支外响径(D/d)比值的变化进行了观察。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5年9月,对安徽省东至县XX村,进行粪孵普查,阳性者95例。于1995年11月接受吐隆酮总量6Oms儿8Zd疗法,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进行B超检查者共70例,其中男29例,女41例,年龄在6-59岁之间。1.2方法患者均为空腹,平卧位作腹部B超检查,具体方法按察卫民等在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6,8(2):79上报道的…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我们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病人94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11例,年龄4~63岁,其中51例为15岁以下儿童。临床分型:轻型48例、中型30例、重型16例。全部病人治疗前粪便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 治疗方法 采用上海第十一制药厂生产的吡喹酮(批号830301)。儿童总剂量140mg/kg;成人为120mg/kg(以60kg为限),疗程6d,每天3次口服。治程中有一例重型加用激素改善症状。治前和治后10~14d检查肝功能42例。 观察结果 94例均按期足量完成疗程。药物副作用以头痛、头昏、腹痛、腹胀为主,反应均较轻,仅1例治后头昏、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达一月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入后肝肿大变化情况,我们在云南试区中和村,对粪便检查阳性伴不同程度肝肿大的190例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肝脏变化情况观察。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粪便孵化或Kato-Katz法检查阳性者,在抗虫治疗前,经3位临床医师进行体检。以平卧位肝脏剑下≥3cm老作观察对象。1.2方法于每年感染季节前或后用哈喷酮总剂量40mg/kg顿服,3年共化疗3次,然后随访血吸虫病人肝肿大变化情况,体检方法同化疗前。1.3肝肿大分度及判断标准平卧位肝肿大剑下3cm-4cm为轻度,scm-6cm为中度,7cm以上者为重度,肝脏增大或缩小超过Icm…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非洲的马拉维的学龄儿童中,用双盲法,试验3种抗血吸虫药的单剂口服疗法治疗埃及血吸虫病。对象为5~18岁的男女学生,均有严重的血尿,尿中虫卵数>20/10ml,多的可达2,000/10ml以上。随机将受试者分成5组,分别接受不同药物。组1为吡喹酮40mg/kg,97人;组2为硝唑咪25mg/kg 敌百虫10mg/kg,97人;组3为敌百虫10mg/kg,92人;组4为硝唑咪25mg/kg,95人;组5为安慰剂,52人。以上各组均为一次口服。结果;治后6个月,五组的虫卵减少率分  相似文献   

14.
口服吡喹酮引起月经周期素乱鲜有报道,现将我们在1992年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中发现的两例报告如下:例1,汪××,女,30岁,护士,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受治前无明显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尿病按Fernando的诊断标准,人胰岛素治疗组44例,用量按血糖值、孕周、体重不同而不同。孕24-32周。每日0.8u/kg,32—36周,每日0.9u/kg。36~40周,每日1.0u/kg;用量分配按早、中、晚餐前半小时各皮下注射1/2、1/4、1/4量。治疗中根据监测血糖值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直至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并与单纯饮食治疗组174例比较。提示治疗前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饮食治疗组。治疗前后两组平均血糖下降程度相比,胰岛素治疗组明显大于单纯饮食控制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胰岛素控制血糖变化比单纯饮食治疗更为有效。因此及时胰岛素治疗,对减少母儿并发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15岁,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1996年10月中旬,在血吸虫病普查中,间接血凝(IHA)1:10阳性被定为治疗对象。治疗前患者主诉无不适,否认有胃肠道疾患、药物过敏及肝胆病史,但素来“胃口浅”。于10月22日晚顿服吡喹酮(韩国产,批号DCT403)1200mg(40mg/kg)。约1h后恶心呕吐。当即自服吗丁啉2片,立即吐出,并作呕不止。翌晨入乡卫生院以10%GNS加维生素B6、氯丙嗪静滴,无效。此后2d进食即吐,饮水亦吐。吐之无物,继以干呕。第3日,笔者试以针灸。体检:T36.9℃,P84次/min,R24次/min,BP11/7kPa,神清,腹平软,…  相似文献   

17.
吡喹酮和吡噻硫酮(Oltipraz)是两种具有高效、耐受良好、服用方便等优点的杀血吸虫药物。本文旨在比较研究吡喹酮30mg/kg或40mg/kg单剂与吡噻硫酮35mg/kg 1天分2次服用对埃及血吸虫病的疗效。试验对象为尿卵阳性的15~20岁的尼日尔学生或士兵,并随机分为吡噻硫酮组、吡喹酮30mg/kg组及吡喹酮40mg/kg组。治疗前所有受试者在间隔24小时内作两次尿卵检查,并计算两次尿卵的几何平均值。取10ml尿液经微孔滤纸过滤,然后用卢戈氏  相似文献   

18.
9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50例,吡喹酮60mg/kg,2d内4次分服,服吡喹酮前1周,口服甘草酸二胺胶囊150mg,日3次,共15d;对照组吡喹酮60mg/kg,2d内4次分服。治疗后1周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治疗组为(40.62±2.65)U/L,对照组为(78.42±8.26)U/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酸二胺对预防吡喹酮肝功能损害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吡喹酮(Praziquantel)治疗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对照组不做治疗,吡喹酮治疗组按500mg/kg给药,1次/d,连用2d。10周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制片,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小鼠肝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实验设正常小鼠对照。结果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肝组织Bcl2、Bax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或P〈0.05);治疗组Bcl-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Bax的表达水平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喹酮可能通过促进Bcl-2表达,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坏死,阻止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进一步了解吡噻硫酮与对药物生物利用度有影响的饮食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治疗所需的准确剂量及测定药物的疗效与患者血药浓度间的相互关系。对Khartoum省附近地区的学生和农民经全面体检后选择肠期、肝肠期或肝脾期的曼氏血吸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前每人送检2~3份粪样品,对每克粪便作虫卵计数。44例苏丹男性患者,平均年龄17岁(7~3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人。A组1次口服吡噻硫酮30mg/kg,同时服用定量的棉籽油面包、蚕豆和1杯水。B组和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