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目的有效的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老年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安全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风险衡量和评价,制定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操作技术服务及护理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在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识别老年病房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是前提,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是关键,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上海市精神科病房痴呆的分布及护理配备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8个精神卫生机构,对共计714例诊断为痴呆的患者进行了社会人口学调查表、ADL、MMSE等的调查。结果在精神科病房中的患者有44.3%患痴呆,75岁以上约占90%,5年以上病程的约占47.2%。80%以上患者生活能力严重受损,90%以上患者认知严重受损。结论精神科病房中的痴呆患者负担很重,给痴呆病人提供照料的护理配备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3.
<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患的病人,病情严重者表现思维紊乱行为怪异,丧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自理能力。部分病人不仅不承认有病,还可能伤害自身或危及家属和社会。只有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才能阻止和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1]。精神科护理实际工作中除了基础护理操作项目外,重点是对病情的观察、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和不同疾病各种症状的护理。因此,将实习护士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精神科护士至关重要,现将工作中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整体护理及理论对精神科病房管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精神科病房管理的作用。方法运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整体护理的运用规范了病房管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结论实施整体护理使精神科病房管理更系统化、科学化,是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值得推广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精神科护理工作有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科的护理工作 ,我们对 70例精神科青年护士作心理调查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调查 70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5 0例 ,年龄 18~ 2 5岁 ,平均 19.5岁 ;参加工作 1~ 5年 ,平均 2 .3年。调查问卷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 :1职业选择自主性 ;2对精神科护理的个体心理适应能力 ;3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社会地位的认识 ;4对精神科病人的关心理解 ;5对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满意度 ;6对精神科护理工作前景发展 ;7对精神科工作的护理待遇。以单人答卷 ,相互不联系。2 结果对职业选择自主者 31人 ,39人为盲目选择或迫于无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散发性脑炎误诊为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3-03~2008-09散发性脑炎误诊为精神障碍的1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病人中10例在精神科住院痊愈出院,1例转入综合医院治疗.结论 对早期发热和有前躯症状起病较急的病人应考虑散发性脑炎, 护理这类病人要耐心和细心,即要保护好病人又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书立足于临床工作中诊断过程,充分阐述了从接触病人家属,病史采集编写,医疗、护理常规到病房管理、病人组织活动等方面形成的规范。本书还反映了对精神病人的院外治疗、家庭护理、防止复发及预防疾病对策等精神卫生“上海模式”的特色。因而这本《精神科手册》有知识新,内容广,论述精这样的特点。作为一本手册,可谓“颇具规模,蔚为大观”了。它不仅在医学手册系列中竞放异彩,也在精神科同类书中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人拒绝住院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72151)魏秋菊在精神科病房中,拒绝住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这对病人的治疗及康复极为不利,个别病人可因此而伺机逃跑、冲动、损物、自伤、伤人、甚至自杀。因此,加强对该类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责任制护理取代了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它不是单纯从生物学的角度去护理病人,而是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去整体地护理病人。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精神科病房,心理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告巴黎 Sainte-Anne 医院1944~1970年从精神科转入神经外科的150例脑肿瘤病例。男女各半,平均年龄50岁。83%的病人诊断为脑肿瘤时已年过40岁。以在精神科住院的时间为限,住院2个月以内的算为急性组,有89例;超过2个月的归为慢性组,有61例。急性组中有半数病例住精神科病房仅2周,慢性组中半数病例的精神症状超过2年,其中9例曾长期住精神科病房。70%  相似文献   

11.
当心理治疗受到极大重视、把摆脱生物医学模式作为现代医院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时,美国自廿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医院中精神科病房的护理人员已普遍穿便服而不穿标准制服了,据认为制服阻碍了病人所需的精神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精神科住院病人外逃心理分析宋金凯罗春波外逃是精神科住院病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危害病人安全,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宁,损害医院荣誉,应该努力防范。作者单位于1987~1994年期间,有22例发生外逃行为,均为男性,诊断均符合DSM—Ⅲ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3.
过去日本一精神医学代表团访问我院时,赠送一册日本山形县上山精神病医院编集出版的《看护研究论文集》(出总护士长镜朝荣编)。全书共482页,选录该院1961~1976年间发表的精神科护理论文共110篇(另有11篇只刊题名)。现选择23篇文章作一概括性的介绍(每一数号为一篇文章),以供国内精神科护士参考:①在慢性病房中对病人作调查,发现与他人关系融洽的病人,性格均具外向特点,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病人骨折的预防和护理江苏省常州市解放军102医院(213003)蒋玉琴精神科病人因感知、思维、情绪、行为和智能等方面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一旦伴有其它躯体疾患尤其是伴有骨折,就更需加强基础护理,并针对精神病人的特点做好骨折的护理。同时由...  相似文献   

15.
患有精神疾病的患在患病最严重期间,很多患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在督促病人日常生活中如洗漱、穿衣进食、饮水都是精神科护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排便也属于生活护理的范畴,而在实际工作中对病人排便情况也往往缺乏管理,这就会给病人带来便秘的隐患。便秘是精神科最常见的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严重时可引发肠梗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服务“套餐”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一封闭病区男性患者48例为观察组,另一封闭病区男性患者4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护理服务“套餐”,并对两组的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实施护理服务“套餐”后,患者在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均提高。结论护理服务“套餐”确保了基础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628001)侯清香精神病患者拒服药行为在精神科病房工作中极为常见,这种行为既易导致患者贮藏药自杀,也易使主管医师对药物疗效的判断偏差而影响患者康复。本文作者通过8年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电刺激治疗对精神科住院病人拒食、拒药、兴奋躁动毁物伤人等精神症状的疗效。方法应用皮电极接触患者相关治疗穴位1~3秒,使患者局部产生胀、麻等难受感。形成对电刺激治疗的厌恶性条件反射。结果149人次(95.5%)患者相关精神症状得到控制。较好地解决了精神科病房管理中的实际困难;无一例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精神科病房应用电刺激治疗疗效确定,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我们认为电刺激治疗在精神科病房仍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和住院患者对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点的异同,以提高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3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和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各1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认知量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认知调查,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护士与患者在病区环境、专科护理、安全护理认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人为关怀、护患沟通、护士行为和其他方面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认知中,护士安全性认知明显高于患者,在人为关怀、护患沟通、护士行为等方面,护士与患者有相似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导症状的精神疾病,因情绪低落和负向思维导致的自杀、自伤行为,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医疗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精神病治疗和预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抑郁症病人在掌握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对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一 新入院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新入院的病人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尊重病人的人格,向病人介绍住院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