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5):353+357+375-353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多层螺旋CT(multiple—sliceCT,MSCT)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容积CT(volumetric computed tomography,VCT)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CT静脉造影(CT venography,CTV)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相似文献   

2.
正弥散成像技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非侵入性检测人体组织水质子的弥散运动而进行成像,能直观地反映组织微观结构。以此原理为基础结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而产生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MRI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其区别常规MRI的成像特点及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临床科室,对于全身各类组织及器官的疾病诊断及鉴别。DWI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起步晚、局限多、阻碍大,因此相关应用报道相对较少。笔者就目前DWI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马赛  蒋雯  何达 《颈腰痛杂志》2022,43(2):168-171
目的 分析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与腰骶丛脊神经根受压的关系.方法 ...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2013,(1):46-46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由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椎间盘的生化和结构改变引起的。IVDD包括髓核脱水、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分解,改变了椎体终板和纤维环内的应力模式,导致椎间隙变窄,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症状和体征。MRI在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脊髓或神经根压迫以及终板改变的诊断方面,被证明是有价值的。但T2WI不能准确地诊断椎间盘退变的严重程度,原因是不能从以水和蛋白聚糖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图像中有效的获取信息。MRI新技术不仅对水含量敏感,而且对质子-基质相互作用(PG结合水)、基质组织和水扩散等敏感。应用于椎间盘研究的MRI新技术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化转移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T2-mapping、T1ρ旋转坐标系下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he spin-lattice relaxation in the rotating frame,T1rho),等等。笔者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对MR功能成像和定量成像在腰椎间盘早期退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断层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ultrasonography,US)等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病人病变部位的一组二维断层图像,通过这些二维断层图像医生可以对病变部位访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传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脑功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fMRI结合功能、解剖和影像3方面的因素,为临床磁共振诊断从单一形态学研究到与功能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该技术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可重复性、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maging technologies,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data has been gradually ap...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传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脑功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从分子水平评价组织病理生理变化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肌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方面均有较多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扩散加权成像的原理以及近年来其在骨肌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简称肾癌,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最高。肾癌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2%~3%,男女患者发病率比约为2∶1,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人群健康意识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技术的普及,使得肾癌检出率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通过对37例直肠癌患者施行直肠内和静脉注射对比剂造影,以评估黑腔磁共振成像(black lum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在直肠癌手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 可导致患者下肢疼痛、无力、麻木甚至出现刺痛、烧灼样神经感觉异常的症状,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X线、CT以及MRI。但在LDH诊疗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结果不吻合的情况, 且MRI无法显示神经损伤的程度。MRI弥散成像技术是目前在活体上测量水分子弥散运动与成像的唯一方法, 主要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近年来, 随着脉冲序列技术的改进以及高强度磁场的应用, MRI弥散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腰椎神经损伤的诊疗, 能够无创获得受累神经纤维狭窄或中断的图像。本文基于弥散成像技术的原理, 深入剖析其在LDH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并分析其存在的局限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期为实现LDH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以期对椎间盘早期退变进行定量诊断。方法88例对象430个椎间盘纳入研究(排除磁敏感性伪影较重的10个椎间盘),行PM分级后经GE 1.5T超导MRI对腰椎行常规(矢状面T1加权、12加权和横断面T2加权)和矢状面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 maging,DWI)。其中脊柱常规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脉冲序列,弥散成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EPI)脉冲序列。根据正中矢状面他加权像椎间盘形态及信号变化,在ADW4.2后处理工作站使用Function tool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在DWI矢状面上分别对腰椎椎间盘手动画出感兴趣区并测量其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430个椎间盘纳入DWI研究,PM分级Ⅰ级0个,Ⅱ级166个;Ⅲ级146个;Ⅳ级69个;Ⅴ级49个。经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ADC值与PM分级有相关性(P〈0.05)。以ADC=1.05×10-3mm2/s作为评价椎间盘状态定量指标,其灵敏度为73.48%,特异度为75.3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定量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在早期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经CT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和3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MRI常规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分析扫描结果,并将脑出血扫描结果和脑出血患者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30例脑出血患者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后均呈现不同形态的低信号影,37例脑梗死患者经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呈现不同形态的均匀的高信号影。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用来诊断早期脑出血,并能够将之与脑梗死进行鉴别,可作为脑出血可疑者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影像表现特征,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MRI常规序列T1WI、T2WI检查,比较两组不同成像的病灶检出率。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24h内检出率为94.2%,MRI常规24h内检出率为76.9%,两组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明显高于MRI常规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它能够更早的发现脑缺血的改变,提高病灶检出率以及较清晰的显示出脑梗死的程度及面积,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与Casitas B细胞淋巴瘤谱系B(B cell tymphoma B,CBL-B)、受体酪氨酸激酶(recombinant AXL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AXL)、整合素β2(in...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功能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在全麻药物作用机制及疼痛等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目的 现就近年来这两种技...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年自然发病率约1/10万。近10年来,随着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等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使AD的诊断日益快捷、准确。腔内隔绝术(en—  相似文献   

20.
正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通过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布朗运动,间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能够从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肾脏血流量丰富,是调节水循环代谢的重要器官,并且DWI成像无需使用造影剂,从而避免了造影剂引起肾系统性纤维化的风险,这对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