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滑脉是临床常见二十八脉之一.该文梳理了古今文献中对滑脉脉形、脉位、脉率、脉势等特征的论述;分析了古代文献中有关滑脉临床意义的内容,包括妊娠妇女、痰湿体质者的生理性滑脉及气、火、水、湿、痰、饮、食积、瘀等所致的病理性滑脉.滑脉的现代研究包括滑脉形成机制、生理性滑脉的特征、不同病证的滑脉特征等.随着脉诊客观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寸口部妊娠脉象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常见妊娠脉的分布特点,规范其名称。方法检索1949-2015年寸口部妊娠脉有关文献,采用EXCELL表格建立妊娠脉象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分析。结果在47篇相关文献中获得妊娠脉象80种,规范为32种,累积频次109次。其中出现频率≥10%的3个脉象是滑、滑数、细滑;将规范后的复合脉拆分为单一脉,出现频率≥10%的是滑、数、弦、细、动、浮。结论妊娠脉以滑脉为主,且可以表现为多种单一或相兼脉,妊娠时点、阶段不同可能是其表现多样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医药期刊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深受学界重视。根据近代中医药期刊中对妊娠脉的论述,总结近代医家对妊娠脉的经验和认识,分析这些认识的特征,并结合现代中医对脉象的认识,提出正常妊娠脉以洪滑为主要特征、妊娠脉象是动态变化的、对于妊娠的判断除了脉象外还需综合其他症状等,以期供临床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妊娠脉考     
本文收集、分析历代医家对于妊娠脉象的相关论述,包括描述妊娠脉特征、判断妊娠有无、推测妊娠月份、推测妊娠男女、推断妊娠结局、判定即将生产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结语和需要掌握的内容]在两汉时代妇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论述妇科疾病的专著已经出现。在现存祖国医学书籍中,有专篇论述妇科疾病的可推《金匮要略》为最早。它虽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但书末三篇——“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主要讨论了妊娠出血、妊娠腹痛、妊娠水肿;提出了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腹痛、呕逆、下利等症;论述了热入血室、脏躁、经闭、漏下、转胞和阴吹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阅读《金匮要略》与《傅青主女科》中关于妊娠病的论述,参考前人对两书妊娠篇的注释及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两位医家关于妊娠病的论治:在诊疗思路上,张仲景辨证多审脉、重鉴别,傅山探病因、求创新;在治则治法上,二者皆攻补兼施,然张仲景善攻,傅山善守,张仲景重调肝脾,傅山重视肝脾肾;在遣方用药上,二者皆遵《内经》"有故无陨"之旨,大胆使用妊娠禁忌药;剂型上,张仲景多丸散,傅山多汤剂。两书妊娠篇的论述在疾病类型、诊疗、治法及用药方面可互相补充,其诊疗经验值得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歇止脉类辨析与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有关歇止脉类的文献整理和临床心电图表现两方面加以论述。指出脉结代即脉结或脉代,阴结、阳结皆非结脉。而且对于既往文献中较少论及的与代脉相偶对的阳脉,脉率平而有规则或无规则歇止脉,乍踈乍数脉等四种脉象的客观表现和诊断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大量搜集整理古籍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论述浮脉的脉形特征、浮脉主病特点、脉形变化的影响机理,为中医浮脉规范诊断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乍疏乍数脉即是代脉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根据《内经》等文献的有关论述,认为乍疏乍数脉是十怪脉之一的解索脉。同时指出乍疏乍数脉与促、结脉有着内在的病理联系。  相似文献   

10.
长脉和短脉作为纲领性脉象,历代论述丰富,先秦至两晋典籍将长短脉与阴阳、五行、时令等结合,初步探讨了脉象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宋金元时期,长短脉体状描述和临床意义有较大发展,逐步形成长主有余热盛,短主不足气滞的理论。明清时期,长短脉理论趋于完善,以分寸、关、尺三部论述长短脉意义为特色。当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及科学技术对长短脉进行剖析,初步制定了长短脉参数标准。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梳理长短脉历史源流和变迁,对各历史阶段长短脉指下体状和临床意义进行归纳,深入探讨了长短脉脉位及疾病预后等争议问题,有助于脉诊的临床应用和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脉诊的数字化量化研究并不能完全诠释中医脉象的形成机制。脉象是对全身生理、病理现象的局部反应,因此采用多物理量和多方法学对脉象进行研究,并诠释其形成机理,对于中医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体外血液的流动变形性来推测体内生理、病理变化从而探讨脉象形成的实质,为中医脉诊数字化量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为中医脉诊及诊断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结与融合搭建桥梁,进而实现中医诊断的现代化,并为临床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2.
脉诊是中医特色诊断方法之一,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凭借长期的切脉经验感知脉象信息,从而识别病症、分析病情。由于脉象复杂难辨,传统脉诊方法带有医者主观经验,缺乏客观量化标准,导致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人体脉象与心脏搏动、动脉弹性等密切相关,随着超声技术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不断发展,超声辅助脉象定量分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从脉象形成机制、各类超声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对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为脉诊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在诊脉机理研究和应用开发上遇到一些瓶颈性的问题难以突破。首次提出通过采集妊娠脉象,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找出并提取妊娠脉象中跟婴儿性别相关的特征信息,能建立定量采集、分析人体脉搏波的一般方法,将可能为临床诊脉提供既量化又敏感的指标。分析脉搏波中产生此特征信息的成因,对检验、完善脉搏系统力学模型具有指导意义;以妊娠脉象和婴儿性别为研究突破口对脉诊客观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脉症顺逆”和“脉症从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 《山东中医杂志》2011,(3):153-154,157
脉与症的关系非常复杂,辨别脉症的顺逆,并不能完全反映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吉凶。脉和症都是疾病本质的真实反映,绝不能简单地予以取舍。之所以言"脉症顺逆"和"脉症从舍",是为了提醒医者不能仅凭症状或者脉象来判断病情作出诊断,必须综合分析病情资料,脉症结合。"脉症顺逆"与"脉症从舍"再次强调了四诊合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唐亚平 《世界中医药》2008,3(6):325-326
治未病的核心是预防,正确预防疾病的前提,是要能准确判断机体的生理状况,而诊脉是观察人的整体状况的重要方法。正常人出现滑脉、实脉、长脉、缓脉、迟脉,提示其身体健康,正气充足,抗病能力较强;而正常人出现数脉、细脉,提示其体质较为虚弱,抗病能力较弱,必须注意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医脉诊是临床极具特色的诊察方法之一。在传统的中医脉诊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没有机会体会临床各种各样的脉象,无法获得对脉象特征的直观认识,给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之处。研究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中医学、计算机科学、生理学、数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研制新型中医脉象模拟系统,以满足国内外数百所中医药教育、研究机构的中医教学、科研要求。  相似文献   

17.
脉象模拟仪研制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园  陆小左 《天津中医药》2006,23(2):138-139
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医教学中脉诊教学难度大,学习者仅凭教师讲授,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实践中摸索,缺乏对脉诊指感的直观、感性的认识。因此研制中医脉象模拟仪有其必要性。现就脉象模拟仪研制的必要性与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对中医脉诊的发展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8.
气变是百病之始、百病之因,中医辨证的前提在于辨气,气变脉随之变,脉变可早于症状和体征出现。本文提出以脉辨气为先导的诊治与治未病思路。将气变根据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为气逆、气陷、气郁、气闭、气脱和气虚六种状态。运用系统辨证脉学构建出气变系统的诊断体系,将对发展中医的诊断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肾气不足证与肾阴亏虚证的患者双手六部脉进行脉象描记与分析,揭示其脉象信息特征,探索证候与脉象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0例肾气不足证和35例肾阴亏虚证的患者,与25例正常组作对照,利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中医寸口诊法三部九候的基本要求,同时检测并记录受试者两手寸、关、尺六部脉象的变化,并采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结果:通过症状量表辨证判定与脉象信息判定的对照分析,得出实验组脉诊仪正确辨证诊断的符合率为68%,而正常人群组的脉证诊断符合率为8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脉象变异程度及多部异常改变与患者病程的长短、病情轻重及其预后关系密切。结论:根据传统中医脉诊理论,通过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及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可以观察相关证候的脉象信息特征;揭示了脉象、证候之间的相关性,对中医客观化诊断及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简单的气血理论入手研究脉象的发生机制,认为脉的形成需要血作为基础物质,气发挥温煦和推动作用。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诊察脉象可测知气血的变化,为阴阳辨证和疾病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