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年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I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后,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观察不同血清浓度下,卫星细胞生长融合的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结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肌卫星细胞。结果:细胞经过两步消化和差速贴壁后,纯度在90%以上,在生长培基中,细胞分裂增生;在融合培基中,细胞发生融合,形成肌管。结论:成年大鼠肌卫星细胞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可增生或分化,结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以早期鉴定骨骼肌卫星细胞。  相似文献   

2.
移植方法对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心肌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不同移植方法对骨骼肌卫生细胞心肌内移植后心肌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自犬臀部取骨骼肌提取、培养、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4’,6-diamidino-2-phenylindone(DAPI)荧光标记,经局部注射和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塞区域,2、4、8周后外死动物,取心肌标本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DAPI标记卫星细胞效果良好,在梗塞区、乳头肌及局部注射部位均观察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梗塞心肌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分布及Ca∧2+波的恢复作用。方法 自臂部取骨骼肌,提取、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4‘,6-diamidino-2-phenylindone(DAPI)荧光标记,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塞区域,2、4、8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行组织形态学、心肌细胞游离Ca∧2+分布及Ca∧2+波检测。结果 梗塞区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核及肌纤维,部分已分化成横纹肌并以闰盘相连。梗塞区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增加,Ca∧2+波峰出现明显晚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且峰值低于正常心肌细胞。骨骼卫星细胞移植8周后,梗塞区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分布及Ca∧2+波峰恢复正常。结论 经冠状动脉灌注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使梗塞心肌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分布及Ca∧2+波恢复,利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徐清斌  马萍  贾绍斌  刘晓方  沙勇  戴贵东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37-738,F0003
目的 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 从外科手术中获取患者骨胳肌3—5g,采用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消化的方法获取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并观察所培养细胞的形态;降低培养液中胎牛血清浓度,观察肌管形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esmin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表达。结果 卫星细胞在体外生长、增殖良好,刚分离出的卫星细胞呈球形,折光性强,12小时后开始贴壁,仍为圆形,48小时后贴壁完全,细胞呈梭形,生长缓慢。随时间延长,细胞增殖、迁移,逐渐有规律地平行排列。降低细胞培养液中胎牛血清浓度至2%,卫星细胞可融合成肌管,免疫组化显示培养的细胞Desmin阳性,这些细咆表达c—met。结论 酶消化法适用于卫星细胞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骼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具有分化增殖潜能的肌源性干细胞,由Mauro(1961)在对青蛙胫前肌的电镜研究中发现,因其与肌细胞位置关系密切而命名.卫星细胞位于骨骼肌细胞基膜与肌膜之间,属单核细胞,胞核扁圆,紧贴于肌膜下,核内异染色质较稀疏,细胞质较少.卫星细胞在正常状态下处于静止期,当肌肉受损、坏死或负荷过重时,该细胞被激活,开始增殖(有丝分裂)、分化(功能蛋白的表达)并融合成多核,最后形成肌纤维.Mauro指出,卫星细胞的存在可能与骨骼肌的再生有关.以后,大量研究证实卫星细胞对骨骼肌受创伤后肌纤维的再生和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卫星细胞作为一种供体细胞,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有广阔的临床前景.骨骼肌细胞中卫星细胞所占比例较少,约 1 %~5 %,因此,在体外如何得到足够量的、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并用于科学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改善心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骨髂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C)治疗心肌梗死,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雄性苏中幼猪10头,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Dorfman法培养SC。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对角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组心肌内注射种植体外扩增的自体SC,对照组注射等量细胞培养液。单电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行心血池显像险查评估治疗前后的6功能变化。结果:①SC贴壁生长,延迟分瓶或降低培养液中胎牛血清(FBS)浓度,SC相互融合形成肌管。②实验组梗死区室壁厚度大于对照组,内见新生的带横纹的肌纤维,细胞间无闰盘。②实验组术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EF)、1/3射血分数(1/3EF)、1/3充盈分数(1/3FF)优于对照组。结论:SC易于获取和体外扩增培养,移植于自体心脏可存活,通过提供具有收缩功能的细胞、阻断心室重构过程,改善心脏顺应性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肌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获得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MIT法检测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特性.结果 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高,细胞中肌源性标志中间丝蛋白desmin呈强阳性表达.体外培养时,骨骼肌卫星细胞有1~2 d的潜伏期,5~6 d进入平台期.细胞汇合至60%~70%或降低培养基血清浓度时,开始相互融合形成肌管细胞.结论 酶两步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时无需特殊诱导即可相互融合,形成具有骨骼肌收缩特性的肌管细胞.  相似文献   

8.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生长和成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肌特性。方法采用改良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获得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MTT法检测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特性。结果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高,细胞中肌源性标志中间丝蛋白desm in呈强阳性表达。体外培养时,骨骼肌卫星细胞有1~2 d的潜伏期,5~6 d进入平台期。细胞汇合至60%~70%或降低培养基血清浓度时,开始相互融合形成肌管细胞。结论酶两步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时无需特殊诱导即可相互融合,形成具有骨骼肌收缩特性的肌管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探索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以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并与C2C12成肌细胞进行比较,对两种细胞进行形态学研究及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种细胞α-actin蛋白和Desm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从而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的细胞增殖旺盛,分化良好。免疫细胞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α-actin蛋白和Desmin蛋白在两种细胞胞浆中均有分布。结论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与分化能力,用此种方法可培养出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  相似文献   

10.
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梗塞心肌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分布及Ca2 波的恢复作用。方法自犬臀部取骨骼肌 ,提取、培养、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 ,4’ ,6-diamidino -2 -phenylindone(DAPI)荧光标记 ,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塞区域 ,2、4、8周后处死动物 ,取心肌标本行组织形态学、心肌细胞游离Ca2 分布及Ca2 波检测。 结果梗塞区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核及肌纤维 ,部分已分化成横纹肌并以闰盘相连。梗塞区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增加 ,Ca2 波峰出现明显晚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 ,且峰值低于正常心肌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 8周后 ,梗塞区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分布及Ca2 波峰恢复正常。 结论经冠状动脉灌注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使梗塞心肌残存心肌细胞游离Ca2 分布及Ca2 波恢复 ,利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原代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成肌分化特性。方法采用改进的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组化鉴定所获取细胞的肌源性标志desmin。MTT法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增殖特性并绘制生长曲线图。同时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特性。结果所分离的原代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在90%以上。细胞体外培养时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5~6d进入增殖平台期。细胞体外培养时无须特殊诱导可以自发出现成肌定向分化,相互融合形成具有自发收缩特性的肌管细胞。结论体外培养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数量可以满足组织工程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H,HGF,bFGF,TGF,IGF-Ⅰ等多种生长因子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人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手术切取的儿童肌肉活检标本20例,实验分为4组:TGF+IGF-Ⅰ组(5例);bFGF+TGF-β组(5例);GH+HGF组(5例);GH,HGF,bFGF,TGF,IGF-Ⅰ组(5例)。进行体外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然后在培养基中分别加GH,HGF,bFGF,TGF,IGF-Ⅰ等生长因子,采用MTT法测TGF+IGF-Ⅰ、bFGF+TGF-β、GH+HGF及GH,HGF,bFGF,TGF,IGF-Ⅰ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在体外培养过程中,GH,HGF,bFGF,TGF,IGF-Ⅰ联合使用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高于TGF+IGF-Ⅰ组、bFGF+TGF-β组及GH+HG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TGF+IGF-Ⅰ组与bFGF+TGF-β组;TGF+IGF-Ⅰ组与GH+HGF;bFGF+TGF-β组与GH+HGF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GF+IGF-Ⅰ组;bFGF+TGF-β组及GH+HGF组作用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有增殖作用,但其作用较弱,而GH,HGF,bFGF,TGF,IGF-Ⅰ联合使用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作用明显。本实验为体外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鼠骨骼肌细胞分离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完善骨骼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为有关实验提供足量的细胞。方法:通过改进骨骼肌细胞的取材、分离、消化、培养等技术、从细胞形态学及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培养情况,结果:用改良的方法分离、培养的小鼠骨骼肌细胞、使原代培养的细胞成功率在85%以上,传统代铁成功率在95%以上,结论:这种分离培养具有方法简便、成功率高、稳定性强,细胞产量高和质量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观察基本生长特性,为今后研究其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形态呈圆形、三角形或棒杆状,48h后细胞开始贴壁,4-5d可见有集落形成,2w左右可达到基本融合。生长曲线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跃,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约有86%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性状稳定,增殖能力较强,可作为肝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试图用致中胚层来源细胞分裂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使正常成熟骨骼肌肌卫星细胞从静止状态变成增殖活动。方法:用21只大白鼠腓肠肌为实验材料,随机分3组,每组各7只,A组肌肉内注入bFGF;B组肌肉内注入生理盐水;C组肌肉内不注任何物质。连注14d后,取各组腓肠肌制成HE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crate cell nucleus antigen,PCNA)染色切片,最后光镜下观察和对观察相关资料做统计学处理。肌卫星细胞核,HE染色为蓝色,PCNA染色阳性为棕黄色。结果:细胞核数量,A组较B、C两组多;B组较C组多;C组肌肉内几乎未见有PCNA阳性细胞核存在。结论:bFGF可使骨骼肌的肌卫星细胞,由静止变成增殖状态,为解决成体干细胞快速增殖这一难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骨骼肌辅助心脏功能的研究已40年。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骨骼肌辅助心脏(包括动力性心肌成形术,骨骼肌心室,骨骼肌驱动的反搏装置,动力性主动脉成形术等)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状况,为慢性难治性心衰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机械刮除、差异贴壁等手段进行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并应用相差显微镜和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镜下培养细胞呈典型的"谷-峰状"生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αactin阳性表达,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传代成活率95%。结论:本法可获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VSMCs。  相似文献   

18.
临床各种疾病广泛涉及骨骼肌肉系统感染 ,如何正确选择有效抗生素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作用于细菌核糖体、影响细菌DNA合成及抑制细菌合成生长等作用机制 ,及各类抗生素的作用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提出在骨骼肌肉系统感染中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用量及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