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外分泌管变化[英]/NakanishiK…//AmJGastroenterol.-1994,89(5).-762~766病理学研究证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有胰腺外分泌萎缩和B一细胞大量丧失。IDDM的胰腺外分泌...  相似文献   

2.
小儿期发生胰岛素依耐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研究[日]/上泷邦雄…//日本小儿科学会杂志.-1996,100(6).-1059胰岛素依耐型糖尿病(IDDM),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患。据有关报道,IDDM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较正常者高。作者对I...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近期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β细胞有IL-6基因表达,病毒和某些细胞因子可诱导或促进胰岛β细胞表达IL-6,IL-6对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DNA和胰岛素合成、胰岛糖代谢均有影响,认为IL-6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及糖尿病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4.
IL—6与胰岛功能及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近期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β有IL-6基因表达,病毒和某些细胞因子可诱导或促进胰岛β细胞表达IL-6、IL-6对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DNA和胰岛素合成、胰胰岛糖代谢均有影响,认为IL-6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及糖尿病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IL-10对非肥胖糖尿病鼠的治疗作用[英]/KennethJ…//CIinImmunolandImmunopatholo-gy.—1994.71.—169~175应用3个糖尿病(DM)参数即:高血糖、胰岛炎、β细胞产生胰岛素量,可评价IL-10...  相似文献   

6.
IGF-1保护NOD鼠不发生胰腺炎和糖尿病[英]/BergerotI…ClinExplmmunol.一1995,102.一335~34O非肥胖性糖尿病(NOD)鼠是自发性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可以代表人I型(胰岛索依赖性)糖尿病.为了评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7.
APP17肽对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IRS—1、IGF—1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蓬文  盛树力  杨芳  姬志娟  晋志高  陶之理 《解剖学报》2001,32(4):343-345,T012
目的 通过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海马表达的观察,研究APP17肽对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神经元IRS-1、IGF-1R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并皮下注射APP17肽对糖尿病小鼠进行治疗,4周后取脑组织做IRS-1、IGF-1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糖尿病小鼠海马内IRS-1、IGF-1R阳性反应神经元胞浆与突起深染,而正常小鼠及APP17肽保护的糖尿病小鼠海马阳性细胞数目小,染色淡。结论 糖尿病小鼠海马IRS-1、IGF-1R广泛表达;APP17肽能影响糖尿病脑病小鼠脑内IRS-1,IGF-1R的表达,使之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8.
诊断糖尿病初发患者有新指标湖南医科大学博士生王建民最近建立了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放射配体检测法,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提供了新的诊查手段。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而发生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患者病理过程中出现最早,在初发胰岛素依...  相似文献   

9.
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变化及胰岛的治疗作用。给成年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每日给予长效胰岛素2-3U使血糖低于10mmol/L,于第3月及第6月末以NADPH-d组化法显示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并做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海马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变化如下:糖尿病组齿状回3月时显著减少(P<0.01),6月时更明显(P<0.01);CA1区6月时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齿状回3月时恢复正常,而6月时低于正常(P<0.01)但高于糖尿病组3月时(P<0.05),CA1区3月,6月均恢复正常。行为学测试中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变化与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变化一致。以上变化可能与糖尿病学习记忆功能损伤有关。胰岛素治疗可延缓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小白鼠肾脏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小白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白鼠成模后,随机分为三组:糖尿病对照组(DC组)、胰岛素组(IG组)和胰岛素+C肽组(ICG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重/体重,并观察糖尿病小白鼠肾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胰岛素+C肽组肾重/体重比值低于糖尿病组(P〈0.05),与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胰岛素+C肽组小白鼠肾小球体积明显小于糖尿病组(P〈0.05),与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尿病组明显升高,胰岛素组低于糖尿病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胰岛素+C肽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C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白鼠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及其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因IGF-Ⅰ的降血糖作用可通过IGF-Ⅰ受体介导,故对胰岛素受体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患者可尝试应用,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一公司研制治疗心绞痛的经皮药物释放贴片[英]/BiomedicalMatericals.-1993,8美国3M公司研制了一种用于治疗心绞痛的经皮药物释放贴片。3M松司区药部门的总经理Martin先生介绍,名为‘Minitran’的贴片是由很薄、透明...  相似文献   

13.
用原位杂交、点杂交及Northern杂交技术研究了正常及糖尿病大鼠眼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基因。IGF-I基因在眼组织的表达呈区域性:视网膜内核层及神经节细胞表达最强;脉络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外核层次之;巩膜最弱;角膜、晶体未见表达信号。糖尿病眼组织IGF-I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每微克正常及糖尿病眼球壁总RNA中含IGF-ImRNA分子拷贝数分别为:1.2×104及7.7×104个,后者的表达强度高出前者5.4倍,而且两者的表达不仅在数量上存有差异,表达的IGF-ImRNA片段长度也可能存在不同。糖尿病眼组织除具有正常组织的7.2kb片段还出现了4.3kb片段。结果表明,整个眼球组织形成了一个IGF-I旁分泌、自分泌作用系统;糖尿病眼组织IGF-I基因高表达预示IGF-I可能诱发并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抗GAD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日]/尾形研二…∥临床病理。-1995,42(5)-468~47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由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应答破坏,胰岛素分泌能力显著降低而引起的糖尿病,目前,IDDM主要诊断方法有ICA,IAA及抗64K...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HLA—DQA1等位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P),分析了北京地区61例汉族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的HLA-DQα链第52位氨基酸的编码基因。结果表明:1.89%的患者HLA-DQα链52位是精氨酸,其编码基因为HLA0DQA10301和(或)0501,其中10.8%为0301纯合子,70.3%为0301杂合子,18.9%为0501纯合子;2.患者  相似文献   

16.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胆结石的血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脂肪代谢异常对胆结石发病的影响.设糖尿病胆石组30例、对照组A单纯糖尿病65例及B单纯胆石组30例.测定血脂四项及血浆胰岛素水平,作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胆石组与A组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血浆胰岛素水平(空腹及餐后2小时)升高.相差显著;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相差显著.与B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相差显著;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相差显著.提示:脂肪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蛋白代谢异常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胆结石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为此,我们对合并及未合并肾病的糖尿病进行了家族调查及有关的化验检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来自临床门诊620例无心、肺、肝等严重疾患的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其年龄为15-65岁。男341...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浓度方先麟除了遗传、免疫、病素感染等因素外,胰岛素拮抗激素,胰高血糖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观察了4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C-肽的含量。研究对象为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其它原因而确诊为糖尿...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在伴有血管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其在伴有或无血管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差别并分析了其与胰岛的素敏感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ApoE基因对中国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ApoE基因第4外显子内的292bp片段,继以限制性内切酶HhaⅠ酶解消化,最后行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带型判断ApoE基因型。共检测了11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ApoE基因型。通过比较不同ApoE基因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TG,HDL-C,ApoAⅠ,ApoB及Lp(a)水平无相关性,而与TC(P=0.0029)及LDL-C(P=0.0021)水平相关,携带ε4等位基因者具有较高的TC及LDL-C水平,而携带ε2等位基因者具有较低的TC及LDL-C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