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血管内皮细胞与冠脉侧枝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0年Furchgott等[1]发现内皮细胞释放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以来,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新热点。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在血管调节和血管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血管活性物质维持着血管张力和器官血流调节。当组织缺血缺氧时,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在参与疾病病理损伤的同时,并作为缺血的适应性反应,分泌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侧枝血管形成以达到更新供血。因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活… 相似文献
3.
<正> 在冠心病人中,良好侧枝循环的建立通常是冠状动脉高度狭窄的征象,但同时又可保护病人免受心肌缺血的损伤.此类病人虽然冠脉病变严重,但无心肌梗死病史,心绞痛的严重程度亦较轻.因此,促进冠脉建立良好侧枝循环的治疗措施,可能使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明显下降.本文综述冠脉侧枝循环建立的机制及影响其血流量的因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体外循环阻断与不阻断冠脉循环瓣膜置换术临床效果。方法182例患者分为阻断冠脉循环组(83例)和不阻断冠脉循环组(99例)。术前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均衡。不阻断组采取不阻断升主动脉顺灌或阻断升主动脉从冠状静脉窦逆灌,保持心肌氧合血的持续灌注,在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实施瓣膜置换术。术后比较两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及各种心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不阻断组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西地兰用量,机械辅助呼吸时间均小于阻断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不阻断冠脉循环瓣膜置换术有更好的心、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脑的血液供应有两个来源: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前者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后者供应大脑半球的后1/3、脑干和小脑。两者供血范围大致以顶枕裂为界,互不相混,以保持正常平衡,並在脑底联接成脑底动脉环。脑静脉血流入静脉窦,主要通过颈内静脉流回腔静脉。一、脑的血流力学特征颅腔为脑组织、脑血管、脑脊液所充盈,三者容积之和相当固定,若一者容积增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生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严重缺血产生的一组进展性的临床综合征。本文从ACS的病理生理特点入手,系统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对ACS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基于ACS不稳定斑块、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阐述了ACS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4月~200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确诊的729例ACS患者,按照冠脉造影(CAG)结果分为轻度病变组(冠脉狭窄<50%且不伴血管闭塞,n=51)和显著病变组(冠脉狭窄≥50%伴或不伴血管闭塞,n=678),随访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最长随访时限为5年。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随访成功率为95.34%(695/729),其中轻度病变组49例,显著病变组646例。显著病变组MACE发生率高于轻度病变组(32.67%vs.18.37%,P=0.038),显著病变组在随访期间共有18例(2.79%)患者死亡,轻度病变组无死亡发生,两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6)。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年龄均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预测因子(糖尿病:OR=1.5,95%CI:1.13~2.08,P=0.006;年龄:OR=1.0,95%CI:1.00~1.03,P=0.037)。结论 ACS患者冠脉狭窄越严重则MACE发生率越高,糖尿病是MACE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各种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补体第三组分(C3)激活的情况和补体C3激活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ACS组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4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检测ACS患者和健康人血浆C3、肌红蛋白(Mb)浓度。结果STEMI组和NSTEMI组峰值C3水平高于U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UA组C3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S患者C3水平在住院的前7d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ACS患者峰值C3水平与肌红蛋白呈正相关(r=0.897,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C3均明显升高。C3水平与ACS的联系提示补体C3激活与心肌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循环微粒(MPs)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50例行冠脉造影术提示为中-重度狭窄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的空腹静脉血;通过两步离心法提取两组MPs并检测其浓度,分析实验组FFR和MPs的关系,最后检测不同狭窄程度的冠心病患者MPs(相同浓度)对离体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体内MPs含量与FFR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Ps抑制离体血管舒张功能和NO产生;实验组MPs抑制血管舒张功能和NO产生的能力与FFR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MPs含量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能力与冠脉缺血程度呈正相关,MPs含量的高低可以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进一步验证了MPs有作为内皮功能受损标志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冠脉侧支循环的病理解剖和冠脉造影早有阐述,但其临床意义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研究目的是评价冠脉侧支循环对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生存率的影响。病人和方法:(1)病人。从1968年到1975年连续检查300例患者,所有研究根据诊断原则进行.本研究不包括近三个月内有过急性心梗、明显心衰、不稳定心绞痛及舒张压越过1.7kPa的患者。冠脉造影的指针是胸痛.怀疑既往有心梗史和不明原因的心衰。造影前详细记录病史、危险因素和心电图。(2)进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有下述特征则考虑为病理性ST段改变:①V_(1-4)之ST段抬高0.2mV以上或Ⅰ、Ⅱ或V_(5-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是否受到损害.方法 选取60例因胸痛症状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但管腔无明显狭窄的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因胸痛症状入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为正常冠脉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冠脉造影术后24小时通过经颅多普勒彩超测量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病例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冠脉慢血流患者两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舒张末期及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结论 冠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也受到损害,慢血流现象可能是体循环系统受损的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14.
105高渗盐水溶液对冠脉循环的作用[CrystalGJ等.CircShock,1994,42:27(英文)]应用低溶量的高渗盐水溶液(HSS)注射对出血性休克的复苏具有良好的维持平稳,表明冠脉血流量(CBF)增加,从而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作者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再血管化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某些患者存在自身形成的侧支循环,而某些人却未见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的形成对于冠心病患者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有明确的益处,但这其中出现差异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现有的研究提示,冠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可能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细胞因子和药物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何仲海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4,(1)
慢性冠脉阻塞可反应性产生侧枝血管和大量前列腺素。阿斯匹林可阻断环氧合酶而抑制侧枝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前列环素。前列环素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和扩血管活性。本文通过动物试验以了解阿斯匹林对侧枝循环的影响。 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狗13条,分成二组。甲组狗6条,通过阿斯匹林用前用后的小动脉内花生四烯酸对冠脉血流的影响,确定环氧化酶阻断程度。乙组狗7条,先人为造成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再血管化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某些患者存在自身形成的侧支循环,而某些人却未见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的形成对于冠心病患者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有明确的益处,但这其中出现差异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现有的研究提示,冠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可能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细胞因子和药物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2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和常规选择性冠脉造影(SCA)。以SCA为标准,将二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SCTA显示无狭窄的45支冠脉分支中,43支与SCA一致;33支显示狭窄的动脉分支中,25支与SCA一致;其阴性预测价值和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5.5%、75.7%,准确度为85.0%。表明MSCTA作为微创性检查,是评价冠脉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袁志敏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5,(4)
采用冠脉成形术或冠脉搭桥术纠治老年人冠状动脉病(CAD)日益广泛,其中对照研究亦颇多,但多数研究对象的基础左室收缩功能不一,而左室功能术后近远期疗效影响举足轻重,致使既往对照研究结论可靠性低,本文为此就70岁以上老年人先经 相似文献
20.
自1968年Seherlay等将希氏束电图用于临床,1971年Wellens等首倡以程序电刺激进行临床电生理研究,虽仅20年,但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其为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力手段。国内自70年代末,我省于1984年,亦将此项新技术用于心脏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