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超敏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加深对药物超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7例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以皮疹、发热为首发症状,于用药后2-6周发生;其中伴浅表淋巴结大者12例、肝细胞损害者16例、肺损害者2例、肾损害者1例、白细胞升高者13例、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者14例;可疑致病药物为:别嘌呤醇9例、卡马西平3例、氨苯砜(DDS)3例、解热镇痛药2例。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如出现高热、浅表淋巴结大、血细胞异常、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全身性皮疹、内脏损害者应高度警惕药物超敏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病房收治的2l例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21例中可疑致敏药物分别为别嘌呤醇13例,卡马西平5例,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1例,甲硝唑1例,别嘌呤醇加卡马西平1例。发疹潜伏期为13~45d,均伴发热,肝功能异常。同时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16例,白细胞增高1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20例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皮疹控制后因突发脑血管意外,家人放弃治疗后自动出院次日死亡。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发热、全身皮疹伴有内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应警惕药物超敏综合征的发生。治疗上早期、足量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有效,无常规应用抗生素必要,但要注意患者相关病毒学的检测及作相应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皮肤科35例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潜伏期20~50天,均有明确用药史,其中别嘌醇16例、卡马西平9例,磺胺类药7例,苯妥英钠2例,抗结核药1例。皮疹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24例,多形红斑型6例,剥脱性皮炎型5例。35例患者均有发热、白细胞升高和肝功异常。此外,淋巴结肿大27例,肝脏肿大20例,黄疸6例,血嗜酸粒细胞增高30例,周围血中发现异型淋巴细胞18例,血小板降低4例。35例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严重者加用免疫球蛋白等联合治疗。34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死亡。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23例药物超敏综合征(DHS)的临床资料.总结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23例患者均有发热、泛发性皮疹、白细胞升高,2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9例肝功能损害,21例嗜酸粒细胞升高,10例见异型淋巴细胞.18例患者糖皮质激素1.5~2 mg/(kg·d)能控制病情,有异型淋巴细胞者加用更昔洛韦.DHS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除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外,酌情加用免疫球蛋白和更昔洛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6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中可疑致敏药物分别为别嘌醇12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4例(氨酚加敏2例、保泰松1例、氨酚伪麻分散片1例),中成药4例,抗癫痫药3例(卡马西平2例、奥卡西平1例),甲硝唑、磺胺类药(柳氮磺吡啶)、美西律各1例。发疹潜伏期为13~60 d,均伴肝功能异常,伴发热18例,伴浅表淋巴结增大者19例,肾功能异常者15例,白细胞升高者25例,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者24例。结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若病程中出现发热、皮损伴有内脏受累、血液系统损害等应警惕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治疗对药物超敏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11例别嘌醇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11例别嘌醇药疹患者潜伏期1天.4月,平均47.4天。均伴发热;多伴内脏损害,肝损害8例(72.7%),肾损害4例(36.3%)。其中3例红皮病型均伴有肝肾损害。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治疗合并症,加强支持疗法,预防感染,均痊愈出院。别嘌醇药疹潜伏期较长,多表现为重症型药疹。早期诊断,及早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药物超敏综合征(DHS)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重症药疹,其典型表现包括发热、皮疹及内脏受累,本文报告1例我们收治的中成药“下火王”颗粒所致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经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确诊.采用糖皮质激素与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疗法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物诱发性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药物诱发性Stevens-Johnson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前三类致病药物包括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和卡马西平。29例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治疗,9例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联合治疗组的平均起始日激素剂量、出院时日激素剂量、累积激素剂量(均为泼尼松相当量)均明显低于糖皮质激素组(P=0.001,0.001和0.025)。38例患者均治愈。单用激素组中,2例继发口腔真菌感染,1例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并发慢性角膜炎;联合治疗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糖皮质激素疗法和免疫球蛋白-皮质激素联合疗法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均有效,并且联合疗法糖皮质激素用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分析16例药物超敏综合征(DH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16例中致敏药物分别为别嘌醇8例、卡马西平5例、苯巴比妥2例、氨苯砜1例,发疹潜伏期14~42d,平均(23.1±10.0)d,所有患者均伴发热,其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10例,白细胞升高13例,嗜酸粒细胞升高11例,肝功能异常12例,肾功能异常6例。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曾接受血浆置换疗法的10例天疱疮、7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天疱疮患者血浆置换后皮损均不同程度减轻,其中4例尼氏征数日内由阳性迅速转为阴性;5例全身症状好转;4例检测天疱疮抗体滴度者,3例下降,1例无改变;3例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少,另1例第三次血浆置换后糖皮质激素用量比第一次减少。7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浆置换后皮损均减轻;4例全身症状减轻;4例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少;血浆置换疗法辅助治疗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常见致敏药、治疗方案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2例重症药疹中:重症多形红斑型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6例,红皮病型3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4例。致敏药物主要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生素类及别嘌呤醇。33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余使用单独激素冲击或人免疫球蛋白(IVIG)冲击或激素联合IVIG冲击疗法,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重症药疹患者应早期足量使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联合IVIG治疗,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交叉过敏,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及护理,可极大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55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法回顾分析55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可确定可疑致敏药物,最常见的前三位是抗菌药、解热镇痛药、抗惊厥药。51例患者以皮疹和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疹潜伏期为10~42天。其中肝功能损害者48例,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者39例,白细胞升高者24例,肾损害者18例,肺损害者11例,伴浅表淋巴结大者9例。治疗多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丙种球蛋白。结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潜伏期长,如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发热、血细胞异常、全身性皮疹和内脏损害者特别是迟发性和长时间的肝功能异常应高度警惕其发生,可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或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5例氨苯砜超敏综合征用药潜伏期较长,为20~42天,均以发热或皮疹为首发症状,皮疹呈多形性,为麻疹样型、多形红斑型和红皮病型,所有患者均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1例脾肿大,并伴有血液学异常和肝功能受损,治疗时间平均58天,4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氨苯砜超敏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皮疹、黄疸、淋巴结肿大、肝损害和溶血性贫血。根据DDS用药史,排除微生物感染和其他发疹性疾病可诊断本病,治疗应遵循重症药疹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收集我院皮肤科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472例住院药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明确单一药物过敏者225例(47.67%),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癫痫类和中药为主。非重症药疹363例(76.91%),表现为发疹型145例,荨麻疹型39例,固定性药疹45例,多形红斑型51例;重症药疹109例(23.09%),其中Stevens-Johnson综合征53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16例,药物超敏综合征12例,红皮病型28例。95.76%药疹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非重症型与重症型药疹二组使用剂量有显著差异性,部分联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99.58%患者治愈,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大剂量IVIg)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物超敏综合征、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疱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重症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免疫球蛋白0.4g·kg-1·d-1静脉滴注,每个疗程时间均为连续5d,治疗25例重症皮肤病.结果 大剂量IVIg对这25例重症皮肤病疗效各有差异,其中21例重症患者疗效较好,尤其是急性发病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药物超敏综合征效果最好;1例成人皮肌炎患者和2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未得到缓解,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死亡;仅3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痛、血压升高等.结论 大剂量IVIg是治疗某些重症免疫性皮肤病的有效手段,对于缩短病程、减少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用量、预防感染等方面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药物超敏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超敏综合征是重症药物反应之一,其临床表现为三联征:发热、皮疹和内脏受累。最近研究表明,人疱疹病毒的再激活可作为药物超敏综合征的可能致病因素。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大剂量冲击疗法对药物超敏综合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斑秃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儿童斑秃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情况。结果 55例斑秃儿童中,14例有斑秃家族史,2例其父或母患Ⅰ型糖尿病,26例合并过敏性疾病,8例先后患白癜风,3例经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2例有明显惊吓史。伴指趾甲改变者37例,外周血微量元素2项以上降低者12例,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20人。治疗采用外用2%米诺地尔酊溶液,中药水煎剂洗头,辅以氦氖激光治疗,斑秃严重及局部治疗不佳者予口服中药,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9例患者1年内治愈,5例患者1年内好转但再发,1例患者无效。结论儿童斑秃常有家族史,易伴发过敏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甲损害常见。轻型斑秃采用局部药物和理疗疗效佳,较重型及较顽固型斑秃采用内服外用等联合疗法治疗可显效,但仍有小部分再发。  相似文献   

18.
别嘌醇致药物超敏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别嘌醇致药物超敏综合征(DH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了23例别嘌醇致DH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别嘌醇致DHS潜伏期长,疹型多,以发疹型为主,常伴紫癜样斑疹、皮肤肿胀及反复脱屑。均有发热,常见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血液学异常,脏器受累以肝肾为主,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DHS为具有特征性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程迁延,早期、足量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4例无皮疹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并对该病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方法对4例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较为系统地观察。结果4例均为儿童,表现有发热,口唇黏膜肿胀、糜烂、出血性渗出和坏死,3例有结膜炎症,其中2例出现睑结膜纤维素样渗出;4例都无明显皮肤损害。3例进行了肺炎支原体抗体和冷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G全部阳性.冷凝集试验仅l例阳性,为1:128(正常低于1:32)。2例入院前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其中l例发疹时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1240IU/mL阳性(正常低于200IU/mL)。2例柯萨奇病毒IgM检测阳性。单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4例均痊愈。结论无皮疹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预后较好,其病因仍以感染为主,尤其是肺炎支原体、病毒感染更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康宁克通-A致银屑病严重复发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收治的因肌注康宁克通-A(意大利产,每支主要成分为醋酸去炎松40mg)导致皮损严重复发的银屑病患者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16~66岁。病期4个月~27年。用药前均患寻常性银屑病。每7~10天用药1次,每次1支。34例分别使用1~18支,其中使用5支老IO例,6支者8例,9支者1例,IO支者2例,18支者1例(此例每次肌注2支)。结果在用药l~3支的患者中,注射2支和3支者各有1例无效,余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注射4支者和5支中的1例为显效,其余注射5支和6支及以上者皮损均全部消退。皮损复发或加重的时间:用药l~3支者(包括2例无效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