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京尼平苷(GEN)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使用GEN处理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GEN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Transwell实验检测GEN对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运用Westernblot和q-PCR检测GEN对SGC-7901细胞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蛋白及mRNA表达的作用;运用Wnt通路激活剂(LiCl)和GEN联合处理SGC-7901细胞后,观察对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对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GEN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和q-PCR结果表明,GEN能够促进E-cadherin的表达,抑制β-caten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EN组比较,W...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44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44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miR-144模拟物转染至骨髓瘤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miR-144的骨髓瘤细胞周期分布情况;Tunel法检测过表达miR-144的骨髓瘤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与迁移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44的骨髓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miR-144的骨髓瘤细胞的MMP-9、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及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M细胞株及MM患者血中miR-14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过表达miR-144的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水平增加(P0.05)。过表达miR-144的骨髓瘤细胞的MMP-9、MMP-2、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iR-144能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其凋亡,其具体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通过Wn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NCI-N87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 采用罗哌卡因细胞培养液培养胃癌细胞NCI-N87,并分为对照组(0μg/mL罗哌卡因)、ROP-L组(160 μg/mL罗哌卡因)、ROP-M组(320μg/mL罗哌卡因)、ROP-H组(640 μg/mL罗哌卡因)、ROP-H+ Licl(640 μg/mL罗哌卡因、Wnt信号激活剂Licl)组.MTI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变化;Westem blot方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钙黏蛋白(N-cadherin)、Wnt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OP-L组、ROP-M组、ROP-H组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逐渐降低,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逐步减少,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步增加,N-cadherin、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ROP-H组比较,ROP-H+ Licl组胃癌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升高,MMP-9、MMP-2、N-cadherin、Wnt1、β-catenin蛋白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罗哌卡因通过下调Wn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NCI-N87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沉默wee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卵巢癌细胞分为Blank组、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siRNA-NC)组和携带wee1基因片段(siRNA-wee1)组,利用siRNA技术在卵巢癌细胞中沉默wee1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法(WB)检测3组卵巢癌细胞wee1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观察卵巢癌细胞平板集落形成数及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B观察卵巢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siRNA-wee1组卵巢癌细胞wee1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iRNA-NC组和Blank组(P<0.05),卵巢癌细胞集落形成数少于Blank组和siRNA-NC组(P<0.05),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低于Blank组和siRNA-NC组(P<0.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catenin、Cyclin-D1和MMP-7表达水平均低于siRNA-NC组和Blank组(P<0.05)。结论沉默wee1基因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及细胞中miR-505-3p 表达,并探究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实验(qRT-PCR)检测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胃癌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细胞中miR-505-3p 相对表达;构建miR-505-3p 过表达、c-MYC 过表达和敲低表达细胞系,通过CCK-8 法,克隆斑点形成实验、Transwell 侵袭/ 迁移实验检测miR-505-3p 和c-MYC 对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侵袭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miR-505-3p 对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双荧光素报告实验验证miR-505-3p 和c-MYC 的靶向关系,并探究其两者间的表达调控作用;Western blot 检测miR-505-3p 和c-MYC 对Wnt/β-catenin 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临床胃癌组织中miR-505-3p 表达水平较正常癌旁组织显著下调(0.92±0.37 vs 1.74±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3,P < 0.01)。胃癌细胞系MGC803(1.12±0.35),AZ521(2.31±0.24)和HGC-27(2.28±0.43)中miR-505-3p 相对表达较人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4.62±0.7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09,P < 0.001)。miR-505-3p 过表达组细胞增殖(0.92±0.27)、克隆形成(51.67±21.75)、迁移(43.25±15.47 )、侵袭(38.53±14.76)能力较NC组(1.85±0.34,128.36±36.42,100.08±2.12,100.12±1.9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1 ~ 7.166,均P < 0.05);miR-505-3p 过表达抑制了裸鼠生长。c-MYC 是miR-505-3p 的靶基因,miR-505-3p 靶向负调控c-MYC。c-MYC 过表达组细胞增殖(2.72±0.68)、迁移(147.15±20.36)、侵袭(145.46±22.73)能力较NC 组(1.85±0.34,100.08±2.12,100.12±1.94)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5 ~ 4.456,均P < 0.05);c-MYC 过表达可逆转miR-505-3p 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miR-505-3p 过表达组Wnt(0.46±0.07 ),β-catenin(0.50±0.0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 组(1.01±0.02,1.02±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39,7.342,均P < 0.001);过表达c-MYC 能够逆转miR-505-3p 对Wnt 和β-catenin 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胃癌中miR-505-3p 显著低表达,其可通过靶向调控c-MYC 表达介导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激活进而发挥作用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GK3基因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P-N1-SGK3重组质粒,用载体质粒pEGFP-N1和重组质粒pEGFP-N1-SGK3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MTT法观察转染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SGK3过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影响,RT-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GK3过表达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影响。结果利用pEGFP-N1-SGK3质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表达SGK3蛋白的细胞系;细胞增殖实验发现,SGK3的过表达使MCF7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迁移实验发现过表达SGK3的细胞运动迁移能力增强,其可使mmp9的表达增强,而brms1表达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GK3过表达可增加乳腺癌细胞磷酸化的GSK3β水平。结论 SGK3的过表达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GSK3β磷酸化而增强细胞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对人结肠癌细胞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检测HNK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和Caspase-3蛋白表达观察HNK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HNK对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Tcf4转录活性的影响;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HNK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结果显示,HNK在10.0μmol/L时就能明显降低LoVo细胞中β-catenin/Tcf4转录活性(P0.05)。结论 HNK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HNK抑制Wnt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间质干细胞(gastric-cancer-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GC-MSCs)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从胃癌组织中分离GC-MSCs,成骨、成脂培养基诱导GC-MSCs分化。收集GC-MSC上清,胃癌细胞系HGC-27分别经L-DMEM培养液(Control组)、GC-MSC上清(GC-MSC组)、GC-MSC上清及20μmol/L ICG001(GC-MSC+ICG001组)处理24 h,克隆形成试验和Transwell迁移试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或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相关蛋白(β-catenin、CD44、CyclinD3)的表达水平。结果 GC-MSC上清处理组HGC-27细胞增殖形成的克隆数[(203.700±8.762)个]显著高于Control组[(33.670±1.856)个](t=18.98,P0.01),且其迁移细胞数[(349.700±7.881)个]较Control组[(145.000±3.712)个]亦显著增多(t=23.46,P0.01)。GC-MSC上清可促进HGC-27细胞β-catenin入核,诱导Wnt/β-catenin信号下游蛋白CD44、CyclinD3的表达。Wnt/β-catenin信号抑制剂ICG001可下调上述分子的表达,逆转GC-MSC上清对HGC-27细胞的促增殖、促迁移作用。与GC-MSC组[(203.000±3.606)个]相比,GC-MSC+ICG001组的克隆细胞数[(70.667±2.603)个]显著减少(q=39.24,P0.01),且迁移细胞数[(166.000±3.215)个]较GC-MSC组[(352.700±4.096)个]显著降低(q=47.73,P0.01)。结论 GC-MSCs活化Wnt/β-catenin信号并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irc KRT17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对circ KRT17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生物学功能及内在机制进行评价。方法 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获得67例临床胃癌样本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并采用qRTPCR检测circ KRT17在胃癌组织和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irc KRT17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CK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circ KRT17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circ KRT17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检测circ KRT17对胃癌细胞肿瘤异种移植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circ KRT17与miR-485-5p以及miR-485-5p与Wnt3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circ KRT1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肿瘤分期、转移及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此外,降低circ KRT17表达显著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了细胞凋亡。体内实验显示,敲低circ KRT17表达抑制肿瘤生长。机制上,研究发现circ KRT17作为miR-485-5p的海绵,增加Wnt3a的表达,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结论 circ KRT17/miR-485-5p/Wnt3a/β-catenin信号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促进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凋亡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HPV阳性宫颈癌细胞SiHa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10μmol/L 5-氟尿嘧啶)、高剂量组(40μmol/L 5-氟尿嘧啶)和Wnt抑制剂(ICG-001)组(10μmol/L ICG-001),除对照组给予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对应剂量的药物。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凋亡率和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5-氟尿嘧啶能明显抑制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水平(P<0.05);5-氟尿嘧啶处理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和β-catenin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上述效果越明显(P<0.05)。【结论】5-氟尿嘧啶促进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下调结直肠癌细胞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的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ZEB2 shRNA组、ZEB2 shRNA+氯化锂(LiCl)组细胞用感染ZEB2 shRNA慢病毒之后的SW48细胞,shRNA-NC组细胞用感染shRNA-control慢病毒之后的SW48细胞,ZEB2 shRNA+Li Cl组细胞在实验开始时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0 mmol/L的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对照组细胞不作任何处理。以实时荧光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细胞中ZEB2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下调ZEB2后的结直肠癌细胞中Wnt信号通路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表达水平。用Wnt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下调ZEB2后的结直肠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剪切型Caspase-9(c-caspase-9)、剪切型Caspase-3(ccaspase-3)水平。结果 ZEB2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肠细胞。ZEB2 shRNA慢病毒感染可以下调结直肠癌细胞中ZEB2的表达。沉默ZEB2后的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多,细胞中c-caspase-9、c-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降低。Wnt信号通路激活剂可以逆转沉默ZEB2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沉默ZEB2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而Wnt信号通路激活剂可以逆转沉默ZEB2的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β-catenin 是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组织自我修复的平衡。
  目的: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β-catenin基因的大鼠间充质干细胞株,观察β-catenin基因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构建靶向过表达β-cateni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LV-catenin-RFP,采用人胚肾上皮细胞293T进行包装,收集、浓缩病毒,感染间充质干细胞株,经过嘌呤霉素加压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β-catenin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细胞生长曲线、MTT 实验、Transwel 体外细胞迁移实验研究稳定过表达β-catenin基因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成功包装靶向过表达β-cateni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LV-catenin-RFP,建立稳定过表达β-catenin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空载对照pLV-RFP组和正常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实时荧光定量PCR证实,慢病毒pLV-catenin-RFP组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MTT和生长曲线显示pLV-catenin-RFP组使细胞倍增时间缩短(P<0.05),增殖能力增加;细胞迁移实验显示pLV-catenin-RFP组使细胞迁移能力增加(P<0.01)。结果可见慢病毒介导稳定过表达β-catenin基因能使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 miRNA, miR)-203a-3p 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HCC 细胞、人正常肝细胞以及临床HCC 组织中miR-203a-3p 相对表达;采用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实验分别检测miR-203a-3p 对HCC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203a-3p 的潜在靶基因(GLS1),双荧光素酶实验进行验证;探究HCC 细胞对谷氨酰胺的依赖性及抑制谷氨酰胺酶1(glutaminase 1,GLS1) 对HCC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p-GSK-3β 和c-Myc 表达。结果 HCC 癌组织中miR-203a-3p(0.32±0.07)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105,P < 0.001);HCC 细胞HepG2(0.34±0.05),HCCLM3(0.58±0.06),Huh7(0.43±0.05),Hep3B(0.29±0.04)中miR-203a-3p 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人正常肝细胞LO2(1.01±0.02)中miR-203a-3p 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19.080,P < 0.001)。与Blank 组相比,miR-203a-3p 过表达组HCC细胞增殖(0.61±0.05 vs 1.24±0.06), 迁移率(21.43%±2.01% vs 60.22%±3.14%) 及侵袭能力(76.54±13.56 vs221.06±16.54)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4.849,13.900,10.562,均P < 0.001)。GLS1 是miR-203a-3p的靶基因,miR-203a-3p 靶向负调控GLS1 表达。HCC 细胞中GLS1 高表达呈现高酶活性,HCC 细胞对谷氨酰胺存在明显依赖性。GLS1 抑制组α-KG,谷氨酸水平均较Blank 组和siRNA-NC 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4.754,35.627,均P < 0.001)。GLS1 抑制组细胞增殖(0.59±0.04)、迁移率(30.15%±1.02%)和侵袭能力(69.59±15.74)较Blank 组明显降低(1.29±0.07,59.67%±1.45%,202.14±1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6.499,16.278,11.215,均P < 0.001)。miR-203a-3p 过表达和GLS1 表达抑制明显抑制了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p-GSK-3β 和c-Myc 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1.129 ~ 28.213,均P < 0.001)。转染GLS1 可逆转miR-203a-3p 对HCC 细胞生物学行为及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HCC 中miR-203a-3p 显著低表达,其过表达能够抑制HCC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GLS1 调控谷氨酰胺代谢及miR-203a-3p 靶向GLS1调控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七氟醚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七氟醚处理MDA-MB-231细胞6 h,分为对照组、1.7%给药组、3.4%给药组、5.1%给药组,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观察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ase-2,MMP-2)、MMP-9、钙黏蛋白E(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七氟醚处理MDA-MB-231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MDA-MB-231细胞经七氟醚干预后,细胞中MMP-2,MMP-9,E-cadherin,β-caten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作用于5.1%七氟醚干预6h的细胞,细胞中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增加,侵袭、迁移能力显著提高。结论:七氟醚可能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MMP-2,MMP-9蛋白水平,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该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探讨熊果酸联合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熊果酸作用急性白血病细胞U937后,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半数抑制浓度。U937细胞分为对照组、熊果酸组、抑制剂组和联合组,联合组细胞用半数抑制浓度的熊果酸和Wnt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共同处理,熊果酸组用半数抑制浓度的熊果酸处理,抑制剂组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处理,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β-连环蛋白(β-catenin)、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蛋白水平。结果 0、4、8、16、32μmol/L的熊果酸作用后的U937细胞存活率依次降低。熊果酸组、抑制剂组、联合组细胞存活率、β-catenin和c-my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细胞存活率、β-catenin和c-my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熊果酸组和抑制剂组,而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明显高于熊果酸组和抑制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使用熊果酸或者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均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并且熊果酸和Wnt信号通路抑制剂联合使用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β-连环素(β-catenin)是一种由CTNNB1基因编码的具有介导细胞间黏附及信号转导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分子,其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肝癌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现对β-catenin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作用及目前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综述,为进一步阐明肝癌中β-catenin及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靶点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KK1 siRNA干扰的DKK1低表达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瞬时转染DKK1 siRNA至培养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DKK1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活性β-catenin、MMP14表达情况。结果转染DKK1 siRNA至Ishikawa细胞使细胞中DKK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21.00%(t=3.05,P<0.05), DKK1蛋白表达降低39.35%(t=40.97,P<0.01)。侵袭实验中DKK1 RNAi组的细胞均数140.8±4.733,高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均数123.7±6.700,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13.82%。迁移实验中DKK1 RNAi组细胞均数(152.0±3.528)高于空白对照组(130.6±4.061),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16.39%。DKK1 siRNA处理后,细胞中活性β-catenin、MMP14荧光增强,提示表达水平上升。结论 DKK1具有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DKK1这一作用过程。DKK1不失为抑制子宫内膜癌转移的有效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实验检测对照组(二甲基亚砜)、20μg/ml、40μg/ml的白藜芦醇和阳性对照组(40μg/ml顺铂)作用于SKOV3细胞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SKOV3细胞法迁移能力的影响; Transwell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SKOV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检测白藜芦醇对SKOV3细胞内Wnt3a、β-catenin蛋白质以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P 0. 05);此外,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迁移距离(P 0. 05),抑制SKOV3细胞侵袭数(P 0. 05); 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抑制SKOV3细胞内Wnt3a、β-catenin蛋白质以及mRNA表达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Wnt3a/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人类异常纺锤体样小头畸形相关蛋白基因(ASPM),位于染色体1q31,全长62528 bp,编码区长10434 bp,由28个外显子构成,最新研究显示,ASPM截断突变是人类2型常染色体隐性原发性小头畸形(MCPH)最常见的病因。ASPM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干细胞标记物,在增殖旺盛的组织及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如胶质母细胞瘤、肝癌、胃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并与其转移及预后相关。敲除ASPM基因可以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过表达能逆转sh ASPM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表明ASPM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上游信号分子。本文主要对ASPM在肿瘤中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miR-142-3p靶向Wnt/β-链蛋白(β-catenin)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6例CRC的肿瘤组织及其相邻正常组织。同时培养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和CRC细胞系(HT29、LoVo、HCT116、Caco2、SW480细胞)。通过qRT-PCR检测CRC肿瘤组织、正常组织、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与CRC细胞系中miR-142-3p表达水平;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CRC细胞系中β-catenin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42-3p过表达后对CRC细胞增殖的影响;经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过表达miR-142-3p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验miR-142-3p与β-catenin编码基因CTNNB1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42-3p在CRC肿瘤组织和CRC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β-catenin在CRC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142-3p可靶向结合CTNNB1,显著抑制Caco2、LoVo和HT29细胞的增殖和Ki67+细胞比例,抑制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结论miR-142-3p可通过靶向调节β-catenin的表达,干扰Wnt/β-catenin通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